佛山爆发基孔肯雅病 美国发布旅行警告(图)

发表:2025-08-06 20: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总部入口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总部入口(图片来源:Daniel Mayer/Wikimedia/CC BY-SA 3.0)

【看中国2025年8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中国南部城市佛山市近日爆发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官方报告的病例数已超过7000例,促使中国政府迅速采取防控措施。由于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传播,且常伴随发烧和严重关节疼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据美联社报道,截至周三,佛山市已累计报告超过7000例基孔肯雅病病例,是此次疫情的中心区域。南方持续的高温与暴雨为蚊虫繁殖提供了温床,加速病毒传播。为遏制疫情,中国政府已展开大规模灭蚊行动,包括分发蚊帐、喷洒杀虫剂,并对未清理积水容器的居民处以最高1万元人民币的罚款,甚至断电处理。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7月底发布通告称,仅7月20日至26日,广东省就新增2940例本土病例。幸运的是,目前报告的病例均为轻症,尚无重症或死亡记录。

蚊媒病毒全球蔓延 气候变化加剧风险

基孔肯雅病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其名称来自马孔德语,意为“弯曲的东西”,形容感染者因关节疼痛而弯腰驼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介绍,大多数患者可在一到两周内自然康复,但部分个案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助理教授罗伯特·琼斯(Robert Jones)表示,自2000年以来,类似登革热和寨卡等蚊媒病毒的疫情明显增加,基孔肯雅病的传播范围也持续扩大。琼斯指出,2013年病毒首次传入加勒比地区的圣马丁岛,随后三年内扩散至美洲近50个国家,累计疑似病例超过100万。他警告称,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正在提升疫情在中国南方等潮湿、人口稠密地区爆发的风险。

美国发出旅行警告 疫苗接种建议出台

据NBC新闻报道,美国卫生官员向公众发布旅行警告,提醒勿前往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以及其他商业重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大多数感染者在被叮咬后三至七天内会出现发烧、关节痛、头痛、皮疹等症状,虽然多为轻症,但严重者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年,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病者。

美国目前已批准两款疫苗,建议准备前往疫区的旅行者接种。尽管这些疫苗尚未在疫情最严重国家广泛普及,但专家建议公众采取防蚊措施,如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并避免积水滋生蚊虫。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数据,截至7月,全球已有16个国家报告了约24万例确诊病例,其中90人死亡,主要集中在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和秘鲁。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