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 民俗专家为何说这“5人要躲秋”?(组图)

发表:2025-08-07 06: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俗语 立秋 习俗 躲秋 闰月 智慧 禁忌 双春年
俗语:“闰月双春年,五人要躲秋”。(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闰月双春年往往被视为特殊的年份,蕴含着民间智慧禁忌。2025年恰逢闰六月,又是个双春年,民间流传着“闰月双春年,五人要躲秋”的说法。那么,这“五人”究竟指的是哪些人?又为何要“躲秋”呢?

俗语:“闰月双春年 五人要躲秋”

“躲秋”是指在立秋这一天,特定属相或年龄的人要避免外出,避免参加红白喜事等重大活动,以躲避可能的不利影响。

2025年闰六月,按照黄历计算,立秋在8月7日左右到来。根据民俗专家的说法,这一年需要“躲秋”的五类人主要包括:

第一类:属龙的人

2025年是乙巳蛇年,蛇与龙在十二地支中相刑,称为“龙蛇相斗”。民间认为属龙者在蛇年立秋时容易遭遇口舌是非或健康波动。特别是1952年(壬辰)、1964年(甲辰)、1976年(丙辰)、1988年(戊辰)、2000年(庚辰)出生的属龙人,更需注意避免在立秋当日进行重要决策或远行。

第二类:属虎的人

虎与蛇在生肖关系中构成“寅巳相害”,传统命理学认为这种组合会带来隐性的能量冲突。2025年立秋时节,属虎者(特别是1962年壬寅、1974年甲寅、1986年丙寅、1998年戊寅、2010年庚寅年出生)容易感到情绪烦躁或精力不济,建议减少应酬,保持心态平和。

第三类:年龄逢“九”之人

民间有“明九暗九”之说,即虚岁带九(如29、39、49岁)或九的倍数(如27、36、45岁)被视为运势转折点。2025年虚岁27、36、45、54等年龄者,在闰六月这个特殊月份里,立秋当天气场转换剧烈,传统上建议静养避灾。比如1998年出生的属虎人,2025年虚岁28(暗藏“暗九”),便属于需要关注的群体。

第四类:孕妇

古代医典《黄帝内经》强调“秋刑”对胎元的影响,认为立秋时节自然界阳气收敛,孕妇体质特殊,容易受到季节交替的负面影响。现代科学虽直至现代,许多地区仍保留着孕妇立秋日不外出、不接触丧事的习俗,以求母婴平安。

第五类: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中医理论认为“秋主燥金”,立秋后燥气渐盛,对肺系疾病患者影响较大。2025年闰六月延长了夏季湿热时间,立秋时气候突变可能加重慢性病。因此,65岁以上且患有呼吸系统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传统上建议立秋当日避免晨练和情绪激动。

立秋 习俗 俗语  躲秋 闰月 智慧 禁忌 双春年
今天(8月7日)是“立秋”之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结语

“躲秋”习俗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源于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天干地支的信仰,认为立秋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气场变化剧烈,某些人容易受到冲击。

社交媒体调查显示,约65%的90后认为“躲秋”是文化传承而非必须遵守的禁忌。但这些民俗的确蕴含着“天人相应”理念,对于现代人调节生活节奏仍具有启示意义。

今天就是“立秋”之日。2025年这个特殊的闰月、双春年,我们无论是选择遵循古礼“躲秋”,还是以科学方式应对季节更替,核心都在于对生命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责任编辑:笙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