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5年7月16日,英特尔的标志出现在加州圣克拉拉英特尔总部前的一块招牌上。作为新任执行长陈立武(Lip-Bu Tan)领导的全公司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英特尔将在未来几周内在美国各地的办事处裁员近4000人。(图片来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川普周四8月7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出震撼声明,公开要求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执行长陈立武“立即”辞职,指控这位今年3月才上任的新执行长与中国存在“高度利益冲突”。川普的指控主要针对陈立武过往投资于美国政府认定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企业。美国总统直接要求私人企业高层辞职的情况极为罕见,此举不仅震撼科技界,也引发外界对美中科技战进一步升级以及英特尔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
川普罕见公开施压 直接要求私企CEO下台
川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写道:“英特尔执行长有高度利益冲突,必须立即辞职。这个问题没有其他解决方案。”这是川普担任总统以来,极少数直接要求私人企业领导人辞职的案例,凸显其对国家安全议题的高度重视程度。
虽然川普以公开批评企业领导人闻名,程度远超其他美国总统,但即使以他的标准来看,要求一家私人企业的领导人辞职仍属相当罕见的举动。产业专家指出,过往曾被川普点名的科技业高层通常会采取“表忠心”策略,例如苹果与OpenAI等公司承诺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来化解争议。
面对外界质疑总统做法过于强硬的声音,白宫向BBC表示:“川普总统仍然坚定致力于维护我国的国家与经济安全。这包括确保在尖端领域的美国代表性企业由值得美国人信任的人领导。”这一表态显示,川普政府将持续以国家安全为由,对科技业高层进行严格审视。
利益冲突指控核心 聚焦中国投资关联
川普对陈立武“高度利益冲突”的指控并非凭空而来,背后有着详实的调查依据。路透社今年四月的深度调查揭露,陈立武自2012年至2024年12月间,透过个人或其基金投资了数百家中国企业,投资金额至少达2亿美元,其中部分企业被美国政府认定与中国军方存在关联。
这些投资记录在2024年国会报告中也曾被提及,该报告专门调查美国投资公司与中国企业的联系。在当前美中科技战持续升级的敏感时期,任何与中国军方相关企业的商业往来都可能被视为国家安全风险,陈立武的投资历史因此成为政治攻击的焦点。
陈立武是马来西亚出生、在新加坡成长的美国归化公民,是半导体产业中颇具声望的创投家。他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英特尔执行长,肩负重振这家曾是美国芯片产业先驱、但近年在竞争中逐渐落后的科技巨头的重任。英特尔作为重建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关键企业,已获得美国政府数十亿美元的资助,其领导层的忠诚度自然成为华府关注的焦点。
共和党议员施压加码 Cadence罚款成导火线
川普的批评呼应了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本周提出的严厉质疑。科顿在致英特尔董事会的信中明确表示,陈立武的“关系引发对英特尔是否能负责任地管理美国纳税人资金并遵守相关安全法规的质疑”。
科顿特别指出一个关键事件:陈立武曾长期担任科技公司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执行长,该公司今年七月承认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罪名,并同意支付1.4亿美元罚款。违规原因是其中国子公司多次与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进行业务往来,这一事件被视为陈立武与中国军方相关实体存在潜在联系的重要证据。
川普盟友、共和党参议员伯尼·莫雷诺周四也加入批评行列,指责英特尔在美国芯片制造计划方面出现延迟。共和党内部对陈立武质疑声浪的扩大,显示这已不仅是川普个人的立场,而是形成了对英特尔的系统性政治压力。
英特尔强硬回应辩护 坚持美国优先承诺
面对川普的公开点名攻击,英特尔公司迅速作出强硬回应。公司在周四发表声明表示,正在美国进行重大投资,与川普的“美国优先”议程保持一致。声明强调:“英特尔、董事会以及陈立武对推动美国的国家与经济安全利益有郑重承诺,我们期待与政府持续合作。”
英特尔本周稍早也曾发表声明为陈立武辩护,表示他与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我们在美国国防体系中的角色的诚信有郑重承诺”。公司试图透过这些声明,将焦点从针对个人的指控转移到公司整体对美国利益的忠诚上,以缓和政治压力并安抚市场情绪。
然而,英特尔目前正面临经营挑战。陈立武在最近向投资人的报告中表示,公司将缩减包括美国在内的制造业投资,以配合客户需求,并已裁员数千人作为“调整规模”的一部分。这些决策在当前政治环境下显得格外敏感,可能被解读为对美国制造业承诺的退缩。
市场反应与股价波动 投资者信心受冲击
川普发表批评后,英特尔股价在中午前下跌逾3%,反映市场对政治风险的担忧。川普过去也曾多次批评英特尔,目前正准备对芯片产业加征关税,这些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焦虑情绪。
股价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短期政治风险的担忧,也显示投资者对英特尔长期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作为接受政府数十亿美元补贴的企业,英特尔的任何政治争议都可能影响其获得持续政府支持的能力,进而影响其重振计划的实施。
市场分析师指出,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的环境下,科技企业的政治风险已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英特尔作为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旗舰企业,其领导层的稳定性对整个产业的信心都具有重要影响。
专家分析政治动机 疑似谈判施压手段
产业专家对川普此次罕见行动提供了深入分析。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创办人帕特里克·穆尔黑德认为,川普可能是借用陈立武与中国相关联系的争议,对英特尔施加压力,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政治和商业考量。
穆尔黑德指出,这可能与英特尔在美国的投资计划,以及白宫支持的与台湾企业台积电合作的相关报导有关。他分析:“在我看来,双方之间似乎有某种谈判,而川普不喜欢这个结果。川普可能认为:‘好,我有机会对英特尔施加更多压力了。’”
这一分析暗示,川普对陈立武的攻击可能不仅仅基于国家安全考量,也可能涉及更广泛的产业政策博弈。川普政府可能希望英特尔加大在美国的投资力度,或者调整其与海外合作伙伴的关系策略。
穆尔黑德还指出:“英特尔可能误判了局势,低估了与白宫保持可见度的重要性。”这提醒企业在当前美国政治环境下,需要更积极地展示对国家战略利益的配合与贡献。
美中科技战大背景 两党对华共识日益强化
此次争议发生在美中科技战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自川普第一任期开始,美国政府就加强了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要求美国企业切断与中国军方相关实体的商业联系。拜登政府延续了这一政策方向,而川普重新执政后,这些限制措施进一步强化。
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与中国有商业往来的美国企业高层都可能面临政治审查。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对华科技政策上已形成跨党派共识,即必须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保护美国的技术优势和国家安全。
陈立武的案例显示,即使是归化的美国公民,如果过去与中国企业有投资关系,也可能成为政治攻击的目标。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其他有类似背景的科技业领袖产生寒蝉效应,迫使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和商业关系。
产业稳定性受挑战 美国芯片复兴面临变数
川普的公开施压将进一步加剧英特尔及美国芯片产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珍妮特·伊根表示:“英特尔一直被视为美国扩大芯片产能的希望,但至今仍面临困难。确保领导层的稳定性,对于推动产能扩张至关重要。”
英特尔肩负着美国政府重振本土半导体制造的重任,数十亿美元的政府补贴正是为了鼓励其在美国大规模投资设厂、扩大产能。然而,如果领导层因政治压力而频繁变动,或公司策略因外部干预而摇摆不定,势必会影响其长期规划和执行能力。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美国政府在推动国家战略时,对企业的期望与施压手段日益多元化。在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的名义下,企业高层的个人背景、投资行为乃至经营策略,都可能成为政治审视的对象。这将迫使美国企业在制定全球战略时,必须更全面地考量地缘政治风险。
川普此次罕见要求英特尔执行长陈立武辞职,标志着美中科技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政治因素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起事件不仅考验着英特尔的危机处理能力,也将深刻影响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轨迹。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都将成为观察川普政府如何平衡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与企业自主权的重要指标,并对全球科技供应链的重构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