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将八年抗战改十四年 学者:还是中华民国在抗日(图)

发表:2025-08-17 05: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图为1945年9月3日时代周刊,封面为故总统蒋中正。
图为1945年9月3日时代周刊,封面为故总统蒋中正。(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8月17日讯】今年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 80 周年,中国举办大规模纪念活动,并持续推动将“八年抗战”改称“十四年抗战”。台湾党政人士与学者指出,中共借机强化“一中”叙事、矮化中华民国,但事实上,对日抗战的主体始终是中华民国政府,纪念的真正意义应回归“珍视和平、拒绝侵略”。

党政人士批评,中国将抗战胜利与“一中原则”连结,甚至滥用联合国第 2758 号决议,企图制造台湾归属的假象,这是对历史的扭曲。他们强调,二战胜利的核心价值在于民主与团结,而非威权侵略,唯有自由与民主才能带来国家发展。

据中央社报导,中国教育部自 2017 年起,将中小学教材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将起点提前至 1931 年“九一八事变”。针对中共争夺抗战话语权,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李福钟受访表示,“战争获得胜利”是民族主义(Nationalism)兴奋剂,可说已刻划在人类各民族的DNA里,所以世界各国都会庆祝历史上的战争胜利,例如法国人至今仍纪念拿破仑,美国人仍会庆祝二战胜利,且持续有影视作品呈显当年美军在欧陆、太平洋战区的故事。

李福钟说明,当二战像美俄等战胜国至今仍在庆祝二战胜利,他对中国庆祝抗战胜利不感讶异,况且,目前统治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是经联合国认证的中国合法政府;即便中共在对日抗战期间,是采“一面抗日,一面壮大自己”,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也没有理由驳斥中共没有抗战。

对于中共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李福钟认为,历史学角度从不相信“上一代讲的就是对的”,八年抗战是以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角度,从1937年卢沟桥事件到淞沪会战开始,确实是八年抗战;但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计算起点,确实是十四年抗战,而他并不反对这种表述方式。

李福钟提到,从中国人角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日本占领是“天大地大的事情”,且从1931年起中日就已开始局部热战,像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3年长城战役,都是中华民国国军在跟日本作战,“中国共产党没有那么早抗日,只不过是口头抗日喊得很大声”,所以若要说十四年抗战,也还是中华民国政府在抗日。

二战结束80周年,台湾内部也掀起“抗战”与“终战”用词讨论。国史馆近日举办多项纪念终战80周年活动,馆长陈仪深15日在座谈会指出,活动消息见报后,立刻遭到特定人士批评使用“终战”是一种媚日的态度,不直接使用“抗战胜利”,是在回避或曲解历史。

陈仪深说明,只看标题就攻击,虽然反映社会分歧、政治对立的现实,但却是不必要、也是不公平的过度解读,“终战”字面意义就是战争结束,具有中性的意涵。

抗战与终战涉及定义,李福钟认为,已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要如何定义二战结束80周年比较尴尬,因为现今约3/4本省人的祖先或仍在世长辈,对于二战的历史记忆和外省人与其后代是截然不同的。

李福钟说明,台湾人在二战期间的记忆是20万名台湾人担任台籍日本兵,台湾在1944年至1945年间密集遭受美国军机空袭,台湾人对于太平洋战争的记忆是相当悲惨的,固然也有李友邦等台籍人士赴中国投身抗战,但所占比率不到当时台湾人口的0.1%。

李福钟进一步解释,当蒋介石、蒋经国2位蒋总统到台湾后,仍认为国民党政府是中国正统政府,将一整套包含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带到台湾,并透过教育灌输给不分族群背景的台湾人,特别是在三军官校以灌输片面及高压式的历史教育给军校生,形塑数个世代台湾军人的历史记忆。

如何处理台湾内部存在的历史记忆差异,李福钟认为,务实做法是中华民国台湾的官方历史叙事要以“Y”字型处理,Y字的上半部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上溯自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及北伐、抗战的中华民国史,另一条线则以台湾岛与台湾人的历史为主轴,然后在Y字下半部,也就是1945年二战结束时合而为一,让不同族群的历史记忆都能兼顾。



责任编辑:立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