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失利,朱立伦吁释放柯文哲,赖清德强调司法独立。(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8月24日讯】台湾政坛与能源议题近日同时成为焦点。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涉案遭收押,引发朝野高度关注;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呼吁应予释放,并质疑司法过程;总统赖清德则重申司法必须独立,吁各界尊重制度。同日,攸关核能政策的“核三厂重启公投”结果出炉,最终未达法定门槛而不通过,工商团体对结果表示遗憾,并强调若缺乏核电,台湾难以维持稳定供电。
柯文哲遭收押 朝野反应两极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近日因涉贪案遭法院裁定收押禁见,震动政坛。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公开呼吁应释放柯文哲,认为司法不应沦为政治斗争工具,强调社会期待的是“公平正义”而非“选择性办案”。朱立伦指出,柯文哲身为在野党重要领袖,其遭遇不仅影响个人,更牵动政治生态的平衡。
对此,总统赖清德在出席活动时回应表示,台湾是民主国家,司法独立是宪政核心价值。他呼吁朝野各界应理性面对,避免对司法过度干预或施压,“政府会尊重司法专业判断,也希望社会大众给予司法机关空间”。赖清德并强调,无论任何人涉案,都应依法侦办,这是确保社会公正的必要程序。
政治观察人士分析,此案正值各政党积极布局未来选举之际,牵动在野整合与朝野攻防。朱立伦强硬表态,意在巩固蓝营支持者,并吸引部分对司法不信任的选民;赖清德则选择重申司法独立,以展现执政党的稳健立场。柯文哲是否能脱身,及其对民众党后续发展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核三重启公投未过 同意票未达门槛
与政治风暴同时进行的,还有牵动产业界的能源政策。8月23日举行的“核三厂重启公投”结果出炉,最终同意票434万多、不同意票151万多,虽然同意票数明显高于反对,但未达投票权人总数四分之一的法定门槛,因此判定不通过。
对此,工商团体表达尊重公投结果,但对未能通过深感忧虑。工商界代表表示,台湾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激烈的关键时刻,企业最迫切的需求是“稳定供电”与“合理电价”。他们直言,若完全排除核电,台湾能源结构将更加依赖天然气与再生能源,恐难以在短期内满足产业需求,“没有核电做不到”。
工商界呼吁政府重新检视能源政策,在确保供电稳定与降低碳排放之间找到平衡。他们认为,无论是延役既有核电厂、发展再生能源,或强化电网建设,都需要更明确、务实的规划,以免能源不确定性拖累台湾的经济发展。
政治与能源课题交织 考验执政
外界观察,司法风暴与能源争议虽属不同领域,却共同考验政府治理能力。一方面,柯文哲案凸显在野党与执政党对司法公正的认知差距,若处理不当,可能加剧社会撕裂;另一方面,公投结果虽显示多数投票者倾向支持核能,但门槛限制使得政策未能改变,工商界对能源稳定的焦虑仍待回应。
赖清德总统在两大议题中皆扮演关键角色。对于司法,他需维持制度公信力;对于能源,他必须在环保诉求、社会期待与产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分析人士指出,这将成为赖政府下阶段最艰钜的挑战之一。
责任编辑:立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