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在中国经济疲软,出现通货紧缩和房地产危机等情况下,股市却逆势上涨,更创下十年来新高,但散户们不敢贸然进场。国际投行及策略师也已发出警告:中国股市泡沫化加剧,非理性繁荣无法长久持续。
近期,中国股市不断震荡上行,8月22日上证综指收于 3825.76点,这是自2015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初以来,A股已累计上涨14%;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也上涨了近29%。
彭博社24日报导称,仅过去一个月,中国股市值就增加了近一兆美元,沪深300指数也从今年的低点上涨了超过20%。然而,中国经济在关税战和房地产危机等重压下举步维艰,而近期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从消费趋势、房价到通膨,都在向投资者敲警钟。
对于中国股市的这种脱离经济基本面的反常上涨能否持续,国际金融机构的分析师纷纷提出质疑。
日本最大的投资银行野村控股公司已发出警告,中国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股市泡沫正在加剧形成。野村证券进一步指出,中国股市的反常上涨,让北京在应对经济放缓时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因为出台促进成长的措施可能会加剧股市的泡沫。
今年7月份,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虽然持平,生产者物价指数却连续第34个月下降,GDP平减指数也持续负增长。通货紧缩的螺旋式上升,削弱了中国企业的定价权。这是金融分析师们对当前中国股市反弹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的最大原因之一。
瑞士隆奥银行(Lombard Odier)驻新加坡高级宏观策略师李浩民分析:“市场可能预期宏观经济基本面将会改善,无论这种预期是否正确。但如果通胀率保持在接近0%的水平,且企业定价能力因国内需求疲软而面临严重阻力,牛市将难以持续。”
台湾财经新闻Finews的一篇题为《中国股市泡沫警示:面对非理性繁荣该如何应对?》的评论文章指出,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结构性转变”。
文章指出,北京当局从今年8月8日起恢复了征收政府及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的利息收入增值税,明显加大了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的压力,彭博因此大幅调降了中国国债的总回报指数。但在债市承受压力的同时,中国股市却表现得“异常强劲”,这种巨大的反差背后,可能意味著有大量资金正从债市涌入股市,导致出现热钱追逐下的“非理性繁荣”,而历史告诉我们,“过度的狂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文中谈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频频暴雷的现象,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经济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基础“可能正在逐渐崩塌”。中美科技战的升级造成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高科技产业发展受限,创新能力下降,全球供应链也开始重新调整。
其结论是,此刻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内部结构性问题与外部地缘政治挑战相互交织。而这一切都在提醒投资者,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可能无法持续。
格隆汇新闻报导,8月19日,知名经济分析师、莲华资管首席投资官洪灏在一场对话中谈及,8月份A股的这波上涨行情主要是由机构资金推动,目前还没看到散户大规模进场。
洪灏认为,目前市场仍然缺乏基本面支撑,要让涨势持续得更久,需要看到一些政策支持。
消息传到海外社交平台上,网民纷纷嘲讽:“韭菜不上当了”、“引诱散户进场接盘失败”、“问题是散户没钱去投资了,全是负债”、“这是中共的镰刀和收割机、另类的旁氏骗局,自觉头硬的可以进去试试看”。
大陆财经自媒体也发文调侃称,“全网都在等散户进场”。相比去年10月的那波上涨行情,当前的热度更高,但远远没有调动散户的热情。
散户不敢进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股民看不清方向,新散户心怀恐惧,根本不敢进。当前国家队在高度控盘,官方机构持股比例暴增,可以随意操控股市。大家经常看到早上跳水下午拉回;早上暴涨下午跳水的剧情。在盘面大起大落中,散户被反复收割。
二是老百姓对风险极致厌恶。目前,房子、车子等都在不断降价,只要手中攥着现金,远比把钱投进股市保险得多。守住银行里的存款,是一种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本能。
去年,中国股市突然开始暴涨,中共操控舆论,鼓动大量散户进场,结果股市再次大跌。许多被收割的股民痛定思痛,决定不再上当了。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