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平台。(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看中国2025年8月26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近日,美团平台因退款问题陷入舆论风波,一场信任危机正在发酵。多名用户爆料,通过美团购买商品或服务后申请退款,款项迟迟未到账,但系统显示已退款。
8月25日,多名用户在社交媒体爆料称,通过美团购买商品或服务后申请退款,款项迟迟未到账。当用户向平台客服询问时,得到的回复却是“系统显示已退款”,但用户银行卡和支付平台却查无此款。
这场风波最早可追溯到8月中旬,北京朝阳区的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在美团外卖下单后因商家缺货取消订单,平台承诺在1-3个工作日内退款,但一周后仍未见款项到账。她说:“客服坚称已经退款成功,还给我发了系统截图,但我查遍所有账户都没有这笔钱。”
张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在黑猫投诉平台,近一个月关于美团退款的投诉量激增,截至8月25日已达1276条,其中“退款未到账”类投诉占比超过六成。
后来,有些用户发现,部分退款订单存在“时间差”问题。上海用户李先生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他在8月18日申请的38元退款,平台系统显示8月20日已完成退款,但银行流水显示这笔款项实际到账时间是8月23日。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从业者对此分析:“三天的延迟看似不长,但如果乘以庞大的用户基数,这笔资金的沉淀量就相当可观了。”
杭州某奶茶店店主王先生表示,近期他在美团平台上的店铺收到多起顾客投诉,都是关于退款未到账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一个月内出现了十多次。他说:“我们确认已经操作了退款,但顾客就是说没收到。这严重影响了店铺信誉,我们也很无奈。”
近日,一位用户表示,2015年7月她去大连旅游时,在美团上买了好几张门票,后来申请了退款。多张门票的退款在银行流水都能够查到,只有一张价值295元的门票没有查到退回的流水。后来,她联系了美团客服,对方告知用户需要向上级反映。
该用户提供的截图显示,该笔订单的退款进度停留在2015年的 “美团审核通过”状态,迟迟未完成退款。这类夸张案例不在少数,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
针对广大用户的质疑,美团官方在8月25日下午发布声明称:“近期因银行通道处理延迟,可能导致部分用户退款到账时间延长。我们已与支付机构成立专项小组,加速处理积压退款订单。”
上述声明并未具体说明受影响订单数量及延迟退款的总金额,而且在声明发布后,仍有大量用户在社交媒体反映退款问题未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退款延迟背后可能涉及复杂的资金流转机制。一般情况下,平台收到用户退款申请后,需要经过商户确认、平台审核、支付机构处理等多个环节。
某第三方支付机构技术负责人透露:“在促销活动后或系统升级期间,退款延迟确实会发生。但如果持续大规模出现,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资金池操作或系统漏洞。”
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25日发布的网络消费提示中特别强调:“经营者应当确保退款流程透明、及时,不得无故拖延或设置不合理障碍。”
法律专家表示,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平台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或服务款项,故意拖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金融学者王教授指出,平台需平衡效率与风险:“美团的‘系统升级’暴露了技术架构的脆弱性。在追求交易效率的同时,必须建立冗余备份机制,比如多通道退款、紧急人工介入等。”
用户张先生直言,平台应少一些套路:“我们不在乎那10块钱红包,要的是被尊重的感觉。客服能不能别总说‘银行问题’?美团自己就不能先垫付吗?”
美团退款事件看似小事一桩,实际上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与用户关系之间的矛盾。当技术故障成为借口,当客服话术掩盖真相,用户的信任必将悄然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