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层出不穷(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26日讯】(看中国记者孟浩综合报道)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如影随形,从“三聚氰胺”毒奶粉重现,到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学校食堂腐肉,再到食用油罐车混装煤油,这些骇人听闻的案例不断挑战公众底线,国人无奈发出“还有什么能吃?”的叹息。多位自媒体大V、时评人直指问题并非“个案”,分析了为何中国毒食品层出不穷的根源。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老电影”到公众麻木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老生常谈”,却屡禁不止。早在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三聚氰胺导致数万婴幼儿肾结石,震惊世界。时隔多年,类似问题卷土重来。8月稍早,一位母亲在为孩子购买知名连锁品牌“来一份”粽子时,竟从粽子中吃出带血创可贴。她在社交平台愤怒表示:“买的就是大品牌,结果吃出人血,真是气炸了!”投诉后,相关部门竟称“拆开吃到的东西不是店面问题”,令人寒心。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安徽亳州,作为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被曝光“养生茶包”内无任何药材,全是树叶木渣。成本仅1元多的产品卖30多元,利润暴利。记者暗访发现,商家肆无忌惮,甚至自曝黑幕。举报道市场监督管理局时,执法人员非但不调查,反而安排“私了”协商赔款。时评人老周指出:“他们早就知道这些事,处理手法很熟练。”据统计,2023年亳州中药材抽检不合格达551批次,同比上升20%,涉及208种品类。但315晚会曝光后,仅罚款了事,一年后一切照旧。
学校食堂问题更令人痛心。2024年昆明长逢学校臭肉事件中,多名家长因孩子长期腹泻,冲进厨房发现发臭煮肉准备下锅。校方推厨师“背锅”,副校长冷笑旁观,教育局局长傲慢离场。最终,校长免职(本已临近退休)、学校罚款10万、食堂承包公司停业。但知情人透露,该公司系物业转行,成立半年即中标,背后猫腻明显。无一人刑事追责,家长感叹:“这在西方国家,有人要坐牢。”
近期,又爆出三万桶劣质奶粉流向市场,成本仅2.3元/桶,全是米粉冒充。销售方直言:“冲泡气味不对,就加奶香精。”从生产到零售,多环节本应监管,却一路绿灯。老王补充:“牛奶兑尿、化肥,三聚氰胺超标后加增稠剂。母牛乳头浓肿,挤出的奶加抗生素消杀,保证吃不死人。”
外卖食品与预制菜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中国食品安全隐患的一大焦点。外卖厨房环境堪忧,如老王揭露,炒饭、牛蛙煲等外卖常在脏乱环境中制作,甚至厕所旁解冻食材,卫生难以保障。预制菜则因长期冷链储存、添加防腐剂和增味剂,营养流失且存在化学残留风险。部分商家为降成本,使用劣质原料或过期食材,监管形同虚设。公众无奈感叹:“外卖不敢点,预制菜不敢吃。”食品安全乱象亟需严管,保障民众健康。
其他事件包括:邯郸生猪转运站强行灌水、注射“阿索本”让猪体重暴增;屠宰场死猪发红发臭;地沟油、瘦肉精反复出现;大闸蟹高密度养殖喂抗生素,吃完“感冒就好”;淀粉肠不用肉,只用胶凝剂模拟口感;韭菜用剧毒666粉灌根,长得壮却致癌。
这些事件并非孤立。央视315晚会年年曝光,企业“猛如虎”操作后罚款250,公众渐忘,下一起又来。老周比喻:“像一部不断循环的老电影,结尾总是‘个案’,大环境没问题,国家很棒,党很伟大。”公众已麻木,评论区常见:“别告诉我什么不能吃,告诉我什么能吃。”
老王透露,他曾亲历果汁行业黑幕,汇源果汁用烂水果、蟑螂老鼠“加蛋白”,加香精防腐剂掩盖霉味。他考察后“再也不喝果汁”。另一企业“九棵橙子”自动售汁机,看似新鲜,却满是蟑螂钻入橙子。他感叹:“你算准橙子是真的,没算准蟑螂也知道。”
乳业更惨。蒙牛外包养牛给农户,农户兑水、加牛尿、化肥提高蛋白含量,后发明三聚氰胺“既便宜又无味”。老王说:“后来是往三聚氰胺里兑牛奶。”水产养殖喂抗生素超标百倍,他笑称:“发烧吃大闸蟹,退烧快。”
食用油罐车混装煤油不洗罐,残渣直接倒油;淀粉肠连淀粉省,用空气“拼成本”。老王小时候知韭菜用666粉:“特别干净的别买。”如今,他不吃鸭肠、牛蛙、黄鳝、猪血鸭血:“全是假的。”
监管失灵:不想查、不愿抓的深层逻辑
为何问题屡禁不止?老周和老王一致认为,根源在于监管部门“不想查、不愿抓”。亳州案中,执法人员安排私了;长逢学校案,官方通报道歉、整改,却无实质惩罚。知情人透露:“商家不怕查,下架换名继续干。”
监管为何失灵?老周分析:“不是不知道、查不到,而是根本不想查。”地方政府与企业利益绑定。亳州GDP 2500亿,中药材贸易1553亿,占60%。打假死企业,GDP税下降,官员政绩受损。
深层根源在于中共官员考核体系。老周强调:“官员KPI由上级决定,非人民选票。”改革以来,最重要指标是GDP增长和税收。企业是“衣食父母”,贡献经济活动和利润税。
在小地方,大企业影响力大。亳州书记若严打药材造假,企业倒闭,GDP税锐减,如何向上级交代?“人民算老几?人民能决定升官发财吗?”老周说:“权力不受人民约束,人民利益不优先。”
对比西方,官员KPI是选票,人民利益第一。老王举例: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买有机食品,被议员质询“搞特殊化”,吓得改买普通牛奶。民主倒逼政府负责,若油罐车事件爆出,部长引咎辞职。
老王批评道:“独裁体制下,无执法动力。” 政府就是要“年轻人多病,老年人早死”,减轻社保负担。
特供制度:隔离风险的“隐形壁垒”
最讽刺的是“中南海特供”。这一制度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放大镜,更是其无法根除的“隐形壁垒”。特供制度的本质是“隔离”:领导享无毒食品,民众暴露风险。这直接导致监管失灵。老周说,领导无法“呼吸特供空气”,故空气污染能改善(北京AQI从2013年1249降至2019年85以下);但食品安全“事不关己”,故顽疾难除。
特供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延安时期。早在延安时代,中共领导就享有专属供应,如毛泽东的专属厨师和食材来源。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迅速制度化。毛泽东在苏联指导下,建立北京香山农场,后扩展为巨山农场和玉泉山农场。这三大农场由中央警卫局管理,四周围墙戒备森严,种植无农药蔬菜,养殖优质畜禽,仅供中南海领导、家人及子女学校使用。
60年代,“34号供应部”在北京东华门设立,专供副部级以上官员烟酒、糕点、副食品,甚至进口奢侈品如俄罗斯鱼子酱、法国鹅肝酱、手表、香水等。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这些特供品堪称“极致奢华”。据前警卫局副局长回忆录,供应部产品应有尽有,远超普通民众想象。文革结束后,胡耀邦、赵紫阳曾试图取消特供,但触及高层面子,最终不了了之。1989年“六四”事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文件要求取消食品特供,却至今未落实。相反,特供蔓延至省市县乡,形成多级网络。
进入21世纪,特供制度更隐秘高效。十七级以上干部每月定量供应糖、豆、肉、蛋等。现代特供强调“无毒”,包括空气净化、水源过滤,甚至医疗器官特供。网友于2025年8月25日发帖称:“中南海特供食品,看谁找茬。”另一网友于7月31日指出:“中南海官邸空气、食品、饮用水、医疗都是特供,最顶级资源。”这些帖子反映公众对特供的愤慨。
2025年,特供制度仍活跃。高层有“特供证”,如小户口本,定量供应并记录。澳洲新闻网2024年文章提到,污染油甚至进入特供链,习近平曾言“食品安全做不好,民众会怀疑执政资格”,却成谶言。人权观察组织和海外媒体估算,特供覆盖副省级以上官员及其家属,成本由财政负担。
特供如何加剧危机?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中,三聚氰胺毒害婴幼儿,领导享特供引发不满。美国之音报道,中国公众批评政府体制。近期事件印证:三万桶劣质奶粉流入市场;亳州茶包树叶木渣卖30元;昆明学校臭肉,物业公司半年中标食堂。监管部门“不想查”:亳州抽检不合格551批,罚款后照旧。
网友吐槽:“职能部门死狗,只有中南海吃特供!”官员考核机制放大问题:KPI重GDP税收,非选票。企业贡献政绩,故地方保护造假。亳州中药贸易占GDP60%,打假伤税基。
特供助长互害:底层企业无底线,毒奶粉伤婴幼儿;隐性危害如致癌、免疫损。2024报告称合格率97%,粉饰太平。老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人癌症将爆发,4亿人将患癌。据最新数据,中国癌症发病率在年轻人中确实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相关癌症。从2007年至2021年,肥胖相关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每年上升3.6%,特别是在25-29岁群体中,年变化率高达15.28%,而非肥胖相关癌症保持稳定。这一趋势在1964年后出生世代中尤为明显,显示年轻成人癌症风险显著增加。然而,人均寿命近几年并未下降,而是持续上升:2024年平均寿命达79岁,比2023年增加0.4年;从2020年的78.08年到2022年继续微升。这表明,尽管癌症年轻化问题突出,但整体寿命受医疗进步等因素影响仍在延长。
特供不仅是食品,还扩展空气、水、医疗。网友于7月23日称:“中南海有特供食品、空气、器官。”这制造“二元社会”:领导无忧,民众互害。网友于8月14日建议:“中南海卖门票,特供改制承包食堂,提升食品安全赚民望。”
公众麻木绝望:评论区常问“什么能吃”。老王自救:农村熟人养猪羊,吃粮食猪(皮厚一倍);买本地应季蔬果,避免淡水鱼虾、外卖。但土壤水污染难避,河北地下水灌污水20年,全污染。淡水养殖鱼虾别吃,海水鱼养一周再吃;瓜果买本地应季,光鲜的别买;外卖别点,厨房脏如炒饭牛蛙煲。
“十四五”规划中的矛盾与制度改革的呼声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强调食品安全全链监管。但特供存在,规划成空。习近平2013年言食品安全关执政资格,2024污染油入特供链,民众质疑加剧。
老周建议,废特供,让领导吃同源食品,如校长吃食堂饭。否则,循环继续。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于体制:监管失灵、官员逐利、“特供”隔离。事件频发,非“害群之马”,而系统危机。老周结语:“奸商哪都有,但食品伤儿童最泯灭人性。”老王呼吁:“解决独裁,民主倒逼负责。无民主万万不能。”废除特供、改革考核、人民监督,方能根治。否则,孩子一口安心饭仍是奢望。希望更多国人觉醒,推动变革。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