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期》中,男女主角骑着伟士牌机车的经典画面。
1953年上映的好莱坞经典电影《罗马假期》(Roman Holiday)风靡全球,历久不衰。老电影风韵迷人,高贵公主与落魄记者浪漫破表的短暂邂逅,精彩隽永,感动无数人。
《罗马假期》由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导演,剧情简洁流畅,诙谐逗趣,获奖无数。传奇巨星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初试啼声担纲女主角,纯真烂漫、气质优雅,演技浑然天成,一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男主角则是超级巨星葛雷哥莱‧毕克(Gregory Peck),英挺帅气、风度翩翩,与饰演摄影记者的喜剧演员艾迪‧亚伯特(Eddie Albert)互动自然,笑点不断。义气相挺的“哥们儿”好交情,感人至深。电影中有许多意大利罗马的取景地,后来都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
《罗马假期》中三位主角乔伊、公主、欧文在罗马街头碰面聊天。
公主半夜出走 结缘落魄记者
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年轻貌美,身负外交使命出访欧洲,来到罗马。因无法承受大量按表操课的公务活动,临睡前情绪失控。在医师注射的镇静剂尚未起作用前,她从大使馆偷溜出去,想要自在体验罗马风情。
深夜,公主终因镇静剂药效昏睡在路边,被葛雷哥莱‧毕克所饰演的高大英俊美国记者乔伊发现。乔伊担心眼前神智不清的妙龄女子出事,勉为其难将她带回家安置。隔天发现自己房里的清秀佳人正是报载突然“生病”的公主,这让当时正好阮囊羞涩的乔伊大吃一惊!立刻联络好友欧文,打算联手发表一篇轰动的独家报导,大赚一笔横财。
终于品尝自由滋味的公主好似放飞的笼中鸟,兴奋不已。她拒绝乔伊共游罗马的“好意”,独自在大街上闲逛,不知乔伊其实尾随在后。公主心血来潮剪了一头清爽俏丽的短发,买了一双造型典雅的平底鞋,惬意地在著名的“西班牙广场”阶梯上大啖冰淇淋,没想到竟“意外”巧遇乔伊,开启惊险刺激的一天。
畅游罗马景点 情愫迅速滋长
公主喝香槟、抽了生平第一支烟,然后玩性大发,冒险骑上意大利的代表品牌“伟士牌”机车闯荡街头,将路边摊车、咖啡座、街头艺人等撞得一团乱,结果被送进警局审讯,最后靠乔伊的机智才化险为夷。
三人穿梭于罗马知名景点——许愿池“特雷维喷泉”、据说会咬掉说谎者之手的石雕“真理之口”、古罗马时期最大的椭圆形角斗场“罗马竞技场”……一路上,公主开怀大笑,尽情玩乐;乔伊旁敲侧击,探索其内心世界、皇室内幕,搜集写作素材;欧文则发挥偷拍本领,暗中捕捉公主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当晚,公主参加理发师邀约的船上舞会。不料,翩翩起舞之际,被一群盯梢的特情人员发现,想强行带走公主。混乱中,乔伊落水,公主也跳水脱身。两人浑身湿透,回到乔伊住处更衣。一整日相处下来,双方情愫迅速滋长,深情拥吻中,明白彼此间横亘着跨越不了的鸿沟。
午夜将近,公主黯然神伤。她知道自己必须回去了,肩负的家国重任是此生无法摆脱的宿命,也是必须勇敢承担的使命。夜幕低垂,离愁万千,真相说不出口。公主请乔伊开车送她回去,并忍痛叮嘱:“我会在街角转身走开,你开车离去,我们各走各路……”
经历勇闯罗马,释放压力,毕生难忘的24小时,安妮公主蜕变成长。
释放情绪压力 公主蜕变成长
经历勇闯罗马,释放压力,毕生难忘的24小时,安妮公主不一样了。她自信、坚决、果断,勇于表达意见,回绝了每晚临睡前必吃的饼干、牛奶,也不再唯唯诺诺,听任管家的安排。
隔天,公主以一贯高贵优雅的形象出席记者会,应对从容得体,她惊讶地发现乔伊和欧文也在场。欧文再度以打火机造型的袖珍照相机为公主拍照,并将同游罗马的一叠照片送给她,公主瞬间明白了一切。
当一位记者提问:“公主殿下,旅途中最欣赏哪一个城市?”她真情流露地说道:“罗马,当然是罗马。这里的一切记忆我都会珍惜,直到永远。”
接着,公主以“会见新闻界朋友”为名,迳直走向记者区。她耐心握遍每一位记者的手,直到与乔伊最后一次握手,深情凝视,简短交谈后怅然而别。记者会结束了,公主泪眼回眸,再会无期。空荡荡的大厅只剩落寞的乔伊踽踽独行。
自由伴随责任 道德胜过利益
《罗马假期》为什么这么好看?除了俊男美女的组合、妙趣横生的剧情以外,还让观众饱览罗马古城风光,一窥当时意大利的社会风貌,包括:建筑、时尚、币值、交通工具等,并透过剧中人物对自由、责任、爱情、友谊等的思索和选择,反思自己对生命的体悟。
身为王位继承人,集权势、财富、美貌、宠爱于一身的安妮公主,是无数目光欣羡的焦点。但一出生就背负国家民族重任,在皇室繁文缛节、种种规范下成长的她,其实还是个活泼、纯真、俏皮可爱的青春少女。她也向往自由,渴望能够无拘无束,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短暂出走,释放情绪,并意外和乔伊擦出绚丽的初恋火花后,公主体认到“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贵为公主,她不得不割舍一日罗马短暂的爱情,因为在追求个人的自由以外,她还有与生俱来、摆脱不了的责任。否则,她获得的自由就只是个人任性的放纵。
而生活捉襟见肘的乔伊,原本陪伴公主畅游罗马是为了大捞一笔,拿到和报社主编约定好的5,000美金。钜额利益和道德良心,如何抉择?
尽管拖欠房租、借贷度日,主编还扬言若不交稿要倒扣他500元,但动了真情的乔伊为保护公主不受伤害,毫不犹豫放弃了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欧文则百般挣扎,最后一刻交出价值不斐的珍贵照片,成全好友和公主的一场爱恋。
乐观勇敢勤奋 赫本善心善行
全球最大的时尚杂志《Elle》曾评选出历史上最美丽的女人。《罗马假期》中永远的公主奥黛丽‧赫本艳冠群芳,排名第一。《Elle》杂志形容她是“落入凡间的天使,身上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美丽”。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奥黛丽‧赫本并非童话中备受呵护的公主。她经历过父母离婚、被父亲遗弃、战争、贫困、饥饿、丈夫背叛、离婚、流产、疾病等诸多磨难。那么,她的美丽与气质从何而来?
二战期间,纳粹侵占荷兰。奥黛丽‧赫本透过举行“地下音乐会”帮助荷兰游击队筹集资金、传递情报、运送地下报纸等;她曾在抵抗活动中心的一家医院做志愿者;多次亲眼目睹荷兰犹太人被运送到集中营的情景;饥寒交迫中,靠吃郁金香球茎维生;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她体重过轻,被迫中断芭蕾舞明星之路。即使举步维艰、考验不断,奥黛丽‧赫本仍然乐观、勤奋,充满勇气和爱心,全力以赴,没有向命运低过头。
晚年,她致力于慈善事业。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亲赴非洲、拉丁美洲等20多个国家,呼吁救助弱势孩童。凭借自身广大的影响力,让全世界关注数以百万贫童的困境。正因这份善心善行,赫本标致优雅的身影永远被世人怀念。
葛雷哥莱‧毕克眼光精准,在拍摄《罗马假期》时看出赫本潜力无穷,将在影坛大放光芒。(以上图片来源皆为公有领域)
毕克提携后进 绅士风范永存
《罗马假期》拍摄时,葛雷哥莱‧毕克已是鼎鼎大名的当红巨星,而奥黛丽‧赫本则是默默无闻、经由试镜才获得演出机会的小演员。
原本,葛雷哥莱‧毕克是唯一在片头单独显示名字的演员。但在拍摄过程中,眼光精准的他看出赫本潜力无穷,将在影坛大放光芒。他致电经纪人,要求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一并挂在电影片名前。
经纪人悍然拒绝地说:“你努力这么多年,才得到首位出场的机会,怎么可以还有别人?”葛雷哥莱‧毕克却坚持道:“如果我不这么做,会让自己成为笑柄——因为这个女孩靠这部首次演出的作品,就会赢得奥斯卡奖。”深具绅士风范的葛雷哥莱‧毕克预言成真,奥黛丽‧赫本真的赢得奥斯卡奖,从此一飞冲天。
1970年代,无数影迷建议拍摄续集,让公主和记者重逢,但心愿落空。《罗马假期》已成无法超越的经典名片,就让最美的爱情停格在罗马,最深的遗憾收藏在观众心里吧!
影视圈新人辈出,俊男美女多如过江之鲫。青春易老,容颜会变,高贵的人格却永不褪色。奥黛丽‧赫本的纯真善良、葛雷哥莱‧毕克的成人之美,戏里戏外,共谱永恒的人性光辉。
原标题:自由无价 真爱永恒 好莱坞电影经典名作《罗马假期》
(转载自《看杂志》第2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