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5年9月10日,波兰东部维里基沃拉村,警方和军队正在检查被击落的俄罗斯无人机残骸摧毁的房屋受损情况。北约发言人表示,北约防空部队协助拦截了夜间进入波兰领空的无人机,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已与华沙方面取得联系。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表示,数架俄罗斯无人机在夜间侵犯波兰领空是对欧盟和北约成员国的重大挑衅。(图片来源:WOJTEK RADWAN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9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波兰当局日前指控,19架疑似俄罗斯无人机9月10日闯入波兰领空,在波兰与北约盟友的联合军事行动中,至少4架无人机遭到击落。这起事件创下了多项历史先例:这是俄罗斯无人机首次在波兰空域被击落,更是北约史上第一次出动战机在成员国领空攻击敌方目标,标志着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北约的首次直接军事介入。
军事行动的执行过程展现了北约的快速反应能力。波兰F-16战斗机与荷兰F-35战斗机、意大利预警机以及北约空中加油机在9日晚间至10日清晨紧急升空,执行联合拦截任务。波兰军方最终确认了9个无人机坠落地点,其中部分距离边界数百公里,显示了入侵的深度和严重性。
北约首次开火与国际反应分歧 川普首度公开表态:“可能是个错误”
波兰政府对此次事件采取了强硬立场。总理图斯克将其定性为“大规模挑衅”,并在议会中表示这是“二战以来波兰最接近公开冲突的一次”。尽管如此,他也谨慎地强调“没有理由相信我们正处于战争边缘”。基于事态的严重性,波兰政府启动了北约条约第四条,要求与盟友进行紧急磋商,并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俄罗斯的侵犯行为。
欧洲各国领袖展现了罕见的一致性,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北约成员国都对俄罗斯这一疑似扩大战争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多位欧洲官员将此事件认定为“蓄意挑衅”,并警告这是欧洲战事的危险升级,可能导致冲突的进一步蔓延。
然而,美国总统川普的反应却与欧洲盟友形成了鲜明对比。9月11日,川普首次就此事件公开表态时表示:“这可能是个错误啦,但不管怎么说,我对整个事情一点都不高兴,只希望这事能结束。”
外界评论,这种避免直接谴责的表态,与欧洲领袖的强硬立场形成了明显的政策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事发约半天后曾在社群媒体上发文询问“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又来了!”但始终未明确谴责俄罗斯的行为。
俄罗斯否认入侵
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莫斯科采取了否认和解释并行的策略。俄罗斯国防部坚决否认需要为此事件负责,声称其无人机的攻击目标是乌克兰西部的军事设施,并未计划袭击波兰境内的任何目标。更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国防部罕见地释出积极信号,表示已准备好与波兰国防部进行咨询,这可能暗示莫斯科希望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俄罗斯的亲密盟友白俄罗斯则提供了技术性解释,声称他们追踪到一些因受到电子干扰而“迷失方向”的无人机。
俄乌战争重要转折点?
这起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俄乌战争可能向北约领土蔓延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对北约集体防御机制实际运作能力的重要测试。虽然波兰启动的是第四条磋商机制而非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但这次事件已经触及了北约最敏感的红线之一。
从战略层面来看,此次无人机入侵事件提高了误判与冲突外溢的风险。北约在盟国领空的直接军事行动虽然展现了威慑能力和快速反应机制,但也可能促使各国重新评估和调整防空、电子战以及拦截交战规则。
跨大西洋关系中出现的政策分歧也值得关注。川普相对保守的表态与欧洲领袖的强硬立场之间的差异,可能影响未来西方阵营在对俄政策上的协调一致性,特别是在川普可能重返政坛的背景下。
经济制裁与外交动向
在军事对抗之外,经济制裁仍然是西方对俄施压的重要工具。据报导,美国正考虑施压七大工业国集团对印度和中国大陆加征更高额关税,以惩罚这些国家采购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并试图迫使莫斯科重返和谈桌。然而,美方迄今仍拒绝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更严厉的直接制裁,这反映了美国在对俄政策上的复杂考量。
联合国安理会方面,斯洛伐尼亚、丹麦、希腊、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已共同请求于1月12日就俄罗斯侵犯波兰领空行为召开紧急会议。这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正式讨论和回应此事件的重要平台。
后续发展观察重点
这起事件的后续发展值得密切关注。首先是联合国安理会的讨论结果,包括是否能够产生具体的行动方案或谴责决议。其次是北约第四条磋商可能带来的防务强化措施,如边境空防加强、常态化空中巡逻以及交战规则的调整。
从更广泛的战略角度来看,需要观察俄罗斯是否会继续在边境空域采取高风险航路,以及“迷航”叙事是否会成为俄方的常用解释。同时,G7对印度和中国的关税措施以及对俄能源制裁的进一步发展,也将影响整体的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