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青壮年学者密集离世。示意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9月2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木子综合报导)中国大陆高校圈可谓噩耗频传,青壮年学者密集离世。近日,43岁的安徽大学教授胡大乔正在讲课时突发疾病,最终去世;53岁的浙江大学副教授朱大星因病离世;38岁的浙江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张为艳因病去世。有学者不完全统计:不到半年时间,有40位青年学者不幸去世。
43岁的安徽大学教授胡大乔因突发疾病去世
澎湃新闻消息,中共党员、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胡大乔,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1日在合肥不幸去世,年仅43岁。她2024年12月晋升教授,生前曾培养研究生20余人。
胡大乔,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后留校工作至今,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赴美国公派访学一年。她生前担任安徽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国际期刊审稿人,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网易消息指,关于胡大乔去世的原因,据学生透露,胡大乔是在给新生讲课中突发意外,因为脑溢血不幸离世。当时胡大乔正在上课,课堂上有100多位学生。还有学生告知,胡大乔有2个儿子,小儿子才4岁,大儿子7岁,丈夫同是高校教授。
53岁的浙江大学副教授朱大星因病离世
网易9月23日消息,浙江大学文学院发布讣告,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大星因病治疗无效,于2025年9月有22日在杭州去世,享年53岁。
消息指,朱大星早年在浙大古籍研究所学习,接连拿到硕士与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朱大星主要从事敦煌学与道教文献研究,早年曾被派往早稻田大学访问学习,曾在《文史》与《文献》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57岁的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敬病逝
澎湃新闻报导,中共党员、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敬,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1日在上海逝世,年仅57岁。
张敬曾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1部,申请专利2项,科研成果丰硕。她主要研究非编码RNA在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等,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等众多科研项目。
38岁的浙江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张为艳因病去世,后期无钱医治
九派新闻8月14日消息,日前从宁波大学医学部获悉,该校医学部特聘副研究员张为艳因病去世,年仅38岁。据悉,张为艳生前罹患低位直肠腺癌并肝转移等重疾,1年多后离世。
32岁的湖南医专体育老师闵宁锋猝死
9月23日,网易消息指,近日,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布一则悼念公告,年仅32岁的安保宿管科负责人闵宁锋老师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令人扼腕。其妹妹始终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哥哥身高一米八、平日健壮有力,怎么说走就走了?
消息称,在大家的印象里,闵老师体格健硕、神采奕奕。就在他离开的前几天,仍坚持带领学生们做晨间操。看他和同学们的合影,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竟在32岁这一年永远告别了世界。
2025年刚刚过半,青年学者去世已超40位
知乎“蔚青学者”6月20日发文《刺痛人心!2025年过半,青年学者逝世已超40位》指,近期,又有多位青年教师去世的消息。据已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5年才过半,去世的中青年学者已达40位”。这些学者,有因疾病医治无效、突发疾病,还有的倒在出差在外的会议中,最年轻的才30岁出头。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蔚青学者)
对此,有大陆网友认为是接种新冠(COVID-19)疫苗所致:“肯定是带头打疫苗了。”“应该问是不是打了三针。”“打了新冠病毒疫苗后,我是活一天赚一天的想法。”
还有网友感叹:“一天连续爆出3位英年早逝的教授!”“大学教授不是年年体检的吗?看来体检也没啥用。”“现在有这么多高级知识分子年纪轻轻就离世!”“这两年心梗猝死的人感觉好多。”“今年去世的人特别多。”“大家保重,更要深思为什么会这样?”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