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坠楼事件引发全世界关注。(图片来源: 网络图片)
今年夏天发生在浙江金华的一起事件,生动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某种真实缩影。7月2日,K1373次客运列车,在运行途中与一辆货车发生侧面相撞,客车瞬间脱轨并断电。
事发地区正值高温酷暑,车厢门窗紧闭,没有任何通风,空气迅速浑浊,车内气温飙升,乘客们汗流浃背,逐渐感到窒息与不适。
众多乘客一再要求开门透风,乘务员却以“规定不允许”为由,拒绝打开车窗。危急时刻,一名男乘客忍无可忍,拿起紧急碎窗锤砸碎了一扇窗户。
随着破碎的玻璃落地,新鲜空气立刻涌入,闷热的车厢顿时有了喘息之机。瞬间,有人情不自禁地高喊:“英雄!英雄!”这一刻,全车人都清楚,是他的举动让大家免于更严重的危险。
然而,讽刺的是,没多久警方就赶来,将这位“破窗者”带走调查,并进行所谓的“批评教育”。本以为会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然而,包括刚刚还在叫好的人在内,所有乘客却选择了沉默与回避。没有人阻止警察,没有人替这位冒险为众人争取生机的乘客辩护,而是配合了公安的肆意妄为。
满车厢的人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英雄”被带走,表现出一种令人心寒的麻木与冷漠。人们习惯了配合政府的无作为,对生命的漠视,哪怕是关系到自己生命安危的时候,都无动于衷。
配合打疫苗产生严重后遗症
近年来,大陆民众接种新冠疫苗后引发后遗症的事件,可以说层出不穷,从早先被广泛曝出的白血病、糖尿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到近期再度传出疫苗导致类似“免疫缺陷”的状况,令人闻之色变。
这些案例一再提醒人们:表面上号称能保护健康的疫苗,实际上却可能成为摧毁生命的隐患。更令人警醒的是,中共能够将这样的“实验性产品”大规模推广并强制植入百姓体内,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广大民众的被动甚至主动配合。
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这类疫苗并不可靠。但在中共强制手段的压力下,例如不打疫苗就不能上学、不能上班;还有的说不打疫苗不能坐飞机等等,甚至影响日常出行与生活。大部分人没有做更多的思考,就选择了屈服。
若清楚地知道疫苗的风险与危害,即使放弃一时的学业或工作,也不应拿自己的性命去做赌注。
其实中共做什么都是一阵风,过了这一阵风,就没人在意了。后来中共说,它们并没有强制打疫苗,对那些没打疫苗的限制也都取消了。
如果当初有更多的人勇于拒绝,集体抵制强制接种,那么局势就会出现转机。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因为长期以来,深植于自己的思维之中的被洗脑,哪怕明知危险,仍选择跟随命令行事。这种“宁可不要命也要服从”的习惯,正是把自己和家人陷入危险的原因。
事实上,疫情本身就是对人心的一次巨大考验,比如“新冠”有人理解为“心关”,提醒人们这是检验良知的一道大关;“白肺”理解为“白废”,象征没有良知的人就没有未来,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而中国的科技产业在制裁下被外界称为“缺芯少魂”,也恰好揭示出当下中国社会的精神困境:良知缺失、价值崩坏,肉体尚存,灵魂却已死亡。
于朦胧坠楼事件全世界挖真相
特别是最近的于朦胧坠楼事件,当局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试图封死消息、控制舆论,然而,面对亿万网友的火眼金睛般,任何一个细节都无法逃过公众的眼睛。越是官方努力掩盖的线索,越激发了网民的好奇心与调查欲望。
从微博、短视频平台,到海外论坛,网民迅速汇集了大量时间线、细节与疑点,形成一股强大的草根式公开的监督力量。
单个个体的觉醒或许难以撼动现状,但如果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凝聚起民意和集体意志,那将成为改变现状的重要力量。
中国古人早就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孟子.公孙丑下》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决定成败的关键,往往是人心的凝聚与正义的力量。
今天看中共的处境:国际格局急速变化,外部围堵势力日益增强;国内经济下行,社会矛盾丛生,执政合法性不断崩塌。地利同样不在:外交孤立、产业链转移、资金外逃、民心流失,使得其外部环境几乎寸步难行。即便中共再修辞再表演,也难以掩盖这种不利局面。
相反,越来越多觉醒的国人,和在了一起,从前不了解不认识于朦胧的人,都开始站出来发声了,包括台湾人、美国人、世界各地和他素不相识的人。古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尽管中共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但亿万人民非暴力不配合的做法,就是最强大的力量。当民意凝聚,儅民心觉醒,中共再强大的外壳,也将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