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5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右)和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特区白宫国宴厅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后离开。川普总统欢迎内塔尼亚胡第四次访问白宫,两位领导人会面讨论了美国支持的最新计划,旨在结束加沙战争并确保释放哈马斯剩余的人质。(图片来源:Alex Won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9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报导)在持续数月的以哈冲突导致人道危机日益加深之际,一道潜在的和平曙光划破了中东的阴霾。美国总统川普于昨(29)日戏剧性地提出了一项详尽的20点和平计划,旨在彻底终结加沙地带的战火。此计划不仅迅速获得了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的公开赞同,更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表与条件,将决策的压力直接施加于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哈马斯身上。
中东战争露曙光…以色列同意川普加沙和平计划
川普所提出的和平计划,其核心架构试图在施压与怀柔之间取得平衡,为冲突双方提供一个明确的行动框架。这份计划的细节涵盖了从立即停火到战后治理的完整路径,其关键条款包括:
立即停火与军事冻结:一旦以色列与哈马斯双方同意计划,所有敌对行动将立即停止。以色列军队会从目前的战线撤退至预先指定的范围内,所有军事行动将暂停,战线将被“冻结”,直到所有和平条件均被满足。此举旨在为后续的外交与人质释放行动创造必要的安全环境。
72小时人质释放最后通牒:计划中最具紧迫性的一环,是要求在以色列公开同意计划后的72小时内,哈马斯必须释放其挟持的所有人质,无论其生死状况。这项条款将人质的命运与和平进程直接挂钩,成为启动整个计划的关键前提。
大规模囚犯交换:作为对哈马斯释放人质的回应,以色列承诺将释放250名被判刑的巴勒斯坦囚犯,以及另外1700名在冲突期间被拘留的加沙民众。这一交换比例显示了以方为换取人质回归所愿意付出的代价,也是对巴勒斯坦方面的一大让步。
哈马斯成员的赦免与离境安排:对于哈马斯组织的未来,计划提出了一项“缴械换取赦免”的方案。同意放下武器并接受和平共存的哈马斯成员将获得赦免,不会受到追究。对于那些不愿留下但希望离开加沙的成员,计划也承诺提供安全的离境通道。此举旨在分化哈马斯内部,为其成员提供一条战争之外的出路。
保障平民留在家园:针对国际社会最为关切的人道问题,该计划特别强调,不会强制要求加沙的平民离开他们的家园。这一点回应了外界对于可能发生大规模人口驱离的担忧。
川普总统在宣布此计划时强调,该方案已获得“所有中东地区国家的共识”,这暗示了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等关键阿拉伯国家可能在幕后给予了支持或默许。他对哈马斯的回应表达了审慎的乐观,但同时也发出了明确的警告:如果哈马斯拒绝这项提议,美国将给予以色列“完成他们任务”所需的全面支持。这番言论无疑是一记重磅的最后通牒,意图让哈马斯在“接受和平”与“面临更毁灭性打击”之间做出抉择。
战后治理蓝图:川普领衔的“和平委员会”构想
除了终止战火,该计划也对战后的加沙治理提出了具体构想,试图填补哈马斯倒台后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
计划提议,在和平达成后,加沙的日常事务将由一个临时性的、非政治化的委员会接管。这个委员会将由“有资格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国际专家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维持社会基本运作。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个临时委员会将受到一个名为“和平委员会”(Board of Peace)的过渡性国际组织监管。根据计划,该委员会将负责管理加沙重建发展的整体框架与资金来源。而这个权力巨大的委员会,将由美国总统川普亲自担任主席。
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对此安排表示欢迎,并感谢川普愿意亲自领导这个国际组织。他描绘的路线图是:一旦哈马斯同意,以军将首先进行小规模撤退,等待72小时内人质获释,随后便启动由国际组织主导的哈马斯缴械及加沙去军事化进程。
然而,这个由川普主导,并传闻可能包含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人物的治理架构,在巴勒斯坦内部引发了巨大的质疑与反弹。资深巴勒斯坦政治家穆斯塔法·巴尔古提(Mustafa Barghouti)的反应极具代表性,他批评:“布莱尔是个战犯,他应该待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所在地),而不是加沙。”这种观点在普遍对美国外交政策持怀疑态度、并对布莱尔参与伊拉克战争记忆犹新的巴勒斯坦民众中,具有广泛的共鸣。由这样的人物来主导战后重建,其合法性与接受度显然面临严峻挑战。
各方反应与潜在障碍:和平之路上的重重阴影
尽管川普的提案看似强势且直接,但来自各方的初步反应显示,其实施前景充满变数。
哈马斯的谨慎与核心诉求:哈马斯方面对此提案的反应极为耐人寻味。一名官员透露,他们是透过媒体才得知计划细节,尚未收到任何正式文本。另一名熟悉谈判的官员则表示,将“秉持善意”审视该计划。然而,哈马斯也释放出一个关键信号:他们不会签署任何“未纳入巴勒斯坦自决权”的协议。川普的计划着重于安全与治理安排,却对“两国方案”或巴勒斯坦建国等最终政治地位问题避而不谈,这恰恰是哈马斯及广大巴勒斯坦人最核心的政治诉求。天空新闻台评论员安迪·帕森斯(Andy Parsons)指出,在未与哈马斯进行任何前期沟通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宣布协议,其有效性令人质疑。他提醒,现实是哈马斯手中握有以色列社会最为敏感的人质牌,只要他们不点头,协议就无法执行。
以色列内部的政治压力:虽然总理内唐亚胡公开表示支持,但他势必将面临来自其执政联盟内部极右翼盟友的巨大压力。这些强硬派政治人物一直主张彻底消灭哈马斯,反对任何形式的妥协,更不可能接受释放大量巴勒斯坦囚犯。内唐亚胡若要推动此计划,必须先克服国内的政治阻力,否则其政府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威胁。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尴尬角色:由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对计划表示欢迎,并承诺进行改革以期重返加沙。然而,自治政府近年来因治理不善、与以色列进行安全合作等问题,在巴勒斯坦民众中声望低落。它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以及在哈马斯被削弱后能否有效接管加沙,都是巨大的未知数。
普遍的怀疑氛围:从匿名军方人士无奈表示“等真的谈定协议我才会相信”,到另一名消息人士承认“相较之前更有信心了”,外界普遍抱持着一种谨慎观望、不敢过早乐观的态度。过去数十年的中东和平进程中,类似的协议曾多次功败垂成,这让所有人都明白,从一份纸面上的计划到真正实现持久和平,中间还有无数的障碍与艰难的让步需要跨越。
一道曙光下的深层挑战
总体而言,川普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是近期以哈冲突中最为具体、也最具强制力的一项外交倡议。它透过美国的强势介入和明确的奖惩机制,打破了持续已久的僵局,为结束战争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以色列的迅速接纳,更为这道“曙光”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然而,这道曙光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挑战与阴影。该计划回避了巴勒斯坦人最为关切的自决权与建国问题;其设计的战后治理架构因领导人选的争议性而缺乏民意基础;哈马斯手握人质王牌,拥有否决协议的实质能力;而以色列政府内部也面临着极右翼势力的掣肘。
内唐亚胡“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或者困难的方法,但无论如何,任务最后都会完成”的表态,既是对哈马斯的威胁,也反映了前路的艰险。未来几天,哈马斯的正式回应将成为决定局势走向的关键。无论结果如何,这份和平计划都已将中东的未来推向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是走向艰难的和平,还是重返更激烈的冲突,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