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26日,江苏省淮安市一场招聘会。(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2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木子综合报导)中共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不含在校生的青年失业率为17.7%,较8月份的18.9%回落。引发网民质疑、嘲讽。
《联合早报》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岁至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7%,较8月的18.9%微降1.2%。不包含在校生的25岁至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2%,与8月持平;30岁至59岁维持在3.9%。
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每年7月至9月的青年失业率往往升至年内新高。今年8月16岁至24岁年龄段人群18.9%的失业率就创下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市场持续承压。
中国16岁至24岁劳动力的失业率在2023年6月达到创纪录的21.3%。此后,中共官方以需要进一步健全优化劳动力调查统计为由,暂停发布青年失业数据数月。同年12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改变统计方法,将在校生排除在外后,恢复公布这一备受关注的数据。
中共官方公布的9月失业率数据,引发大陆网友嘲讽声、质疑声一片。
在大陆社交媒体平台上很多网友称自己“在家”、“失业”,表示不相信官方数据,有人说:“我信你个鬼”、“25届本科生未就业”、“中科院it硕士,6月底被裁,躺到现在了,所以,究竟是谁在工作?”
还有人嘲讽:“40以上都有工作,外卖,快递,摆摊,网约车,上有老下有小,怎么敢闲着!”“农村户口已经在职种地了。”“我是被遗漏的嘛!”“就是说年轻人不好找工作,年纪老的就好找。”“还好有外卖、快递、网约车兜底”。



也有X网民讥讽:“天气预报都要造假!中共还有什么不造假?”“党妈想忽悠韮菜没那么容易。”“感谢四中全会的对比,比上将的失业率强太多了。”“共产党的数据从来是编出来为政治服务的。”“谎话连篇的共产党”。
中国失业浪潮下,大批年轻人“假装上班”。
BBC中文报导,上班不拿薪水还倒贴钱给老板,恐怕没人愿意这么做,但“付费上班”却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发展出一众“假装上班公司”,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就业市场低迷情况下,年轻人对职场环境的最新抵抗和探索。
广东30岁的周先生去年创业失败,转型做跨境电商,今年4月开始到东莞一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上班,每天付给老板30元。他和5位“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他们大多没有全职工作,靠副业赚钱或从事自由职业,都是来这“付费上班”。
这类型公司在深圳、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昆明等多地出现。外观上与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无异,配备电脑、网络、会议室、茶水间等等。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每天拎着电脑去图书馆、咖啡馆投简历,或发展副业,嘲讽自己在“假装上班”。
近几年,中国还兴起了一种新职业—“全职乖孙”,就是一些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被迫选择回家“尽孝”,照顾爷爷奶奶。老人们也认为,反正都得请护工,找外人终究不放心,还不如自己的亲孙来打这份工。实际上,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中国年轻人当前的就业困境,为了生存已经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