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和彭麗媛在中南海接見柬埔寨國王。(看中国合成图)
【看中国2025年11月7日讯】(看中国记者金言综合报道)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军队高层掀起一场空前的反腐风暴,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何卫东、原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等高级将领接连落马,揭开了中南海权力斗争的复杂内幕。自媒体大V、时评人老灯爆料,苗华自辩书将矛头指向习近平的军事秘书钟绍军和中央军委干部考评委员会主任彭丽媛,凸显了“第一夫人”在军中人事任免中的巨大影响力。时评人石山和李军进一步指出,四中全会后习近平的亲信遭到全面清洗,其军权、党权和人事权大幅失衡,彭丽媛的山东系势力也明显受挫,习近平或已成为“政治符号”。与此同时,军事评论家姚诚的分析揭示了中共仍以2027年建军百年为目标加速推进台海统一的战略部署,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策略,通过认知战和军事准备动摇台湾民心。
军队反腐风暴
高层将领落马与权力博弈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后,军方高层迎来剧烈震荡。老灯爆料,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何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军籍,其在军事法庭上发表的长篇陈述披露了与习近平、张又侠的复杂关系,点明中南海“两个党中央”的权力分裂。原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的自辩书进一步揭露军队内部贪腐与权力斗争的内幕,称自己仅是“执行者”,行贿行为主要针对钟绍军和彭丽媛,因他们掌控影响习近平决策的实权。
时评人石山和李军指出,四中全会后习近平的亲信遭到系统性清洗。例如,航天系大佬许达哲在神舟321号飞船发射前三天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马兴瑞被调离新疆后去向不明。彭丽媛的山东系势力也受到重创,重庆市副市长江敦涛、中组部副部长张建春等山东籍官员接连落马。石山认为,习近平的军权已旁落,新提拔的将领缺乏“习派”色彩,显示其权力基础正在“血崩”。李军进一步分析,中组部部长石泰峰(团派背景)取代习近平亲信李干杰,掌控人事任命权,标志着习近平的党权和人事权也大幅失衡。
习近平的“华国锋时刻”
石山和李军提出,习近平正步入“华国锋时刻”,成为被架空的“政治符号”。在2025年11月韩国釜山的中美会晤中,习近平表现木讷,仅照本宣科念稿,与特朗普的互动充满尴尬。白宫公布的中美经贸协议显示,中方在农产品购买、芬太尼控制、关税减免等方面做出重大让步,远超特朗普预期。这与习近平过去的战狼外交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其决策权已受限。石山认为,这不是习近平主动决定,而是被迫执行,反映了党内集体领导的复活,类似1976年华国锋被叶剑英等人架空的历史重演。中共为保党,保留习近平的表面地位,但这种“假稳定”难以持续,一旦经济或社会矛盾加剧,政权可能面临崩盘风险。
姚诚:军委班子成型与建军百年目标
军事评论家姚诚指出,四中全会后军委班子基本成型,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宣讲会上明确提出建军100周年(2027年)的奋斗目标,即实现国家统一,特别是解决台湾问题。他分析,张又侠的讲话表明习近平与张又侠在台海战略上达成一致,这不仅是个人意志,而是中共的既定方向。姚诚强调,中共之所以锁定2027年,是因为2028年台湾将举行大选,中共绝不希望赖清德连任。此外,美国国内的动荡削弱了其干预台海的能力,为中共提供了战略窗口。
姚诚进一步指出,军委班子调整后,新提拔的九名中将多为新面孔,与“习家军”或反习派均无明显关联,显示军权分布更趋平衡。军委现有四名上将(张又侠、张圣明、刘正丽、董军),还需补齐政治工作部主任和纪委书记等关键职位。各军兵种领导班子预计在2025年底前配齐,为明年的战备训练和“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姚诚认为,这种调整旨在为建军百年目标服务,核心是通过军事准备和认知战加速统一进程。
彭丽媛的军中角色:从软实力到实权核心
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以其文艺成就和优雅形象长期被视为中共的“软实力名片”。然而,苗华自辩书揭示了她在军中的第三个权力——中央军委干部考评委员会主任。自2016年军改以来,彭丽媛担任该职务,直接对习近平负责,掌控军级以上干部的考评、任免和晋升大权。该委员会负责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军事能力和廉洁自律,直接影响军队高层的命运。
苗华强调,自己的政治工作部仅提供材料和协助落实,关键决策由彭丽媛和她的委员会拍板。例如,2023年军队干部调整中,彭丽媛亲自主持考评会议,审阅包括银行流水、通讯记录等证据,强调“政治标准第一”,导致原国防部长李尚福等多位上将被逮捕。苗华还提到,原东部战区司令员林向阳和原火箭军司令员王厚斌通过行贿钟绍军和彭丽媛的亲信助手试图保住职位,凸显彭丽媛“一句话定生死”的影响力。
尽管彭丽媛在军中权力显赫,石山和李军指出,其山东系势力在四中全会后显著受挫。江敦涛、张建春等山东籍官员的落马,标志着彭丽媛的家乡势力被系统性清理。石山认为,这不仅是针对习近平亲信的清洗,也可能反映彭丽媛军中影响力的削弱。姚诚进一步补充,山东系的倾覆与军委班子的重新调整有关,新提拔的将领多为专业化、年轻化的“新面孔”,与传统派系关联较少,显示中共试图通过人事调整平衡权力,减少对特定派系的依赖。
彭丽媛的公开露面频率也在下降。2023年,她出席13次公开活动,包括随习近平参加“一带一路”论坛。2024年和2025年,她的活动大幅减少,习近平近期出访越南、俄罗斯等地均未见其身影。2025年6月,她虽出席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的家庭晚宴,但国内媒体未予报道。石山认为,这可能是中共为淡化彭丽媛军中角色的敏感性,避免引发过多关注。姚诚则指出,彭丽媛低调化的背后,可能与军委班子的重新配置和习近平权力弱化有关。
彭丽媛的角色在中共权力结构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她通过文艺界的软实力和军中的实权,为习近平的执政提供了重要支持;另一方面,其巨大影响力可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焦点。苗华自辩中对其权力的描述,凸显了其特殊地位,但山东系的倾覆和公开露面的减少,预示其军中角色可能面临不确定性。姚诚认为,军委班子的调整和反腐行动,旨在削弱习近平的亲信网络,彭丽媛的角色可能因此受到间接冲击。
台海局势与建军百年目标
1.中共的统一战略:胡萝卜加大棒
姚诚指出,中共已将2027年建军百年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节点,军事准备正在加速。他分析,中共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策略,通过认知战和军事威慑动摇台湾民心。在认知战方面,中共通过电视剧(如《澎湖海战》)、地下党历史宣传等,强化统一叙事,同时向台湾民众提供大陆身份证和优惠政策,吸引年轻人前往大陆就业。姚诚提到,王沪宁在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提出“七大好处”,试图以和平统一的愿景拉拢台湾民心。然而,台湾民众对中共承诺的兑现能力普遍存疑,香港“一国两制”的失败案例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信任。
在军事方面,姚诚透露,中共已明确海军陆战队扩编至十个旅(包括188旅和200旅),加上五个集团军(71至74军及83军战略预备队),总兵力约30万人,武器装备和训练强度均显著提升。海军陆战队司令朱传僧升任联合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显示中共在为登陆作战做指挥层面的准备。姚诚强调,中共的军事部署不仅针对台湾本岛,金门、马祖、东沙岛等外围岛屿可由海警和海上民兵解决,主力部队则专注于渡海作战。
- 台湾的应对与外部力量
姚诚认为,台湾统一并非一蹴而就,国民党新主席郑立文虽在统一问题上态度积极,但需提出条件并征求民意,可能涉及安全保障或对等谈判,甚至要求大陆民主化。这些条件恐难被中共接受,导致和平统一前景渺茫。他预测,即便国民党上台,统一问题仍需艰难谈判,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在外部力量方面,姚诚指出,美国因内外交困(国内失业、医保危机、2026年中期选举失利可能性)无力有效干预台海局势。相比之下,日本成为支持台湾的重要力量。日本高市早苗在韩国IPAC会议上明确表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并关注新疆人权、南海自由航行等问题。姚诚认为,日本对台湾的50年殖民历史和部分台湾人的“亲日”情绪,使其在台海局势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台湾对日本的依赖也可能加剧谈判复杂性。
3.统一前景与军事风险
姚诚警告,中共下定决心在2027年前解决台湾问题,军事准备已进入高强度阶段。他估计,中共登陆作战将动用海空军、海军陆战队及空降兵,总兵力不超过50万人,远超台湾不到20万的军队规模。无人艇、无人坦克等新装备的部署,进一步增强了中共的作战能力。姚诚认为,尽管希望避免战争,但台海和平的愿望难以实现,中共可能通过军事行动庆祝建军百年。他呼吁密切关注台海局势,做好应对准备。
军队反腐与社会变革的交织
- 军队反腐的深层背景
军队反腐风暴的背后,是中共内部权力格局的深刻调整。习近平通过军改和反腐试图打造“绝对忠诚”的军队,但苗华自辩和石山、李军的分析显示,习军权已大幅旁落。张又侠主导的“清军策”清洗了习近平亲信,新提拔的将领多为专业化、年轻化的“新面孔”。姚诚补充,军委班子的调整和各军兵种领导班子的配齐,旨在为建军百年目标服务,但也反映了习近平对军权的控制力减弱。石泰峰掌控中组部,进一步削弱了习近平的人事权。
- 情绪经济的兴起
与军队高层的权力斗争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苗华自辩书中提到的“情绪经济”现象,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人际关系的解体。据统计,中国单身人口达2.4亿,预计2026年突破3亿;60岁以上人口超过3.11亿。这6亿人构成了情绪经济的主体,创造了宠物经济(2793亿元)、银发经济(12万亿元)等新兴产业。
情绪经济的核心在于“情绪价值”,即商品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年轻人为盲盒、宠物花费巨资,中老年人热衷短剧、线上课程,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疏离。石山分析,这种现象源于传统家庭、村庄、单位安全网的瓦解,个体在都市丛林中越发孤独。姚诚补充,中共通过认知战吸引台湾年轻人,实际上也在利用情绪经济逻辑,试图以经济诱惑填补台湾民心的情感空白。然而,香港“一国两制”的失败,使这种策略的效果受到质疑。
- 习近平的“政治符号”化
石山和李军认为,习近平已被架空为“政治符号”,类似1976年的华国锋。中共为保党,保留其表面地位,但实际决策权已转移至幕后力量。姚诚则从军事角度分析,军委班子的调整和张又侠的强势表明,习近平在台海战略上可能更多是“配合”而非主导。这种权力失衡与军队反腐、社会变革交织,凸显了中共统治基础的脆弱性。
未来的观察重点
未来的观察重点有:
-习近平的权力走向:其是否彻底被架空,以及幕后力量如何主导决策,将决定中共政局的稳定性。
-彭丽媛的角色变化:其军中影响力的消长和公开露面的频率,是观察高层权力斗争的指标。
-台海局势的演变:中共的军事准备、认知战效果以及台湾和日本的应对,将决定统一进程的走向。
-情绪经济的潜力:随着城市化和智能化深入,情绪经济或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但其背后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政权稳定的挑战:经济崩盘、年轻人失业、地方破产等矛盾,可能引发中共统治基础的裂缝,甚至导致政权终结。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