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语;“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究竟是三种什么样的东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俗语?“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究竟是三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何会家败?其实,古代和当今所说的“三不借”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
古人的“三不借”
1、房子
房子在人们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其他物品无法替代的。中国人看重“落叶归根”,而房子就意味着人们的“根”。
古代,对于房子尤为看重,几乎不会出现把房子借给别人的情况,把房子借给别人,也就是把“根”借给了别人,对原本家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刀具
在中国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用刀的。至于用刀、古代法律拥有着非常细致的规定,对于刀具等铁制品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古代,随便把刀借给别人,很有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倘若别人用刀伤人,借刀之人也会受到牵连。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刀具代表着一种责任,把刀借给别人,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3、药罐子
在古人看来,药罐子就是治愈瘟神以及众多不好象征的器具。所以不会把自己的药罐子借给别人。
其实,古人不想因为自己的药罐子给别人带来不好的东西,也不想因此把别人不好的东西带回来。客观来说,这一不借实则是为双方共同的利益着想,对双方都有好处。

碗筷。(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现代人的“三不借”
1、钱
当今社会,金钱是最为敏感的话题,不管是亲朋还是好友,只有和钱沾上关系,便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无数人因为金钱闹翻,交情化为乌有,甚者反目成仇。
有人说:“借钱的时候有多难,还钱的时候就有多难。”后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干脆不提钱,所以现在人们的在交往之中,都尽可能地避开了“借钱”这件事情。
2、锅碗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锅碗也是从不外借的。其实很容易理解,谁也不想丢失自己饭碗,所以都不会把锅碗借出去。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对于卫生安全要求是非常高的。出于食品卫生安全考虑,也不会把自己的锅碗借出去。
3、车子
生活中,一些人借了朋友的车子,并对车子造成轻微的剐蹭,等到下次借车,朋友便婉言拒绝,却被说成“不讲人情”。
所以,现代人也把车子作为“三不借”之一,其实也是不想制造尴尬情况。为了车子,弄得双方不愉快,也挺不好的。
总的来说,现代人的“三不借”更加现实一点,主要因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