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前)8日下午应邀前往台北市马场町纪念公园,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灵大会,现场献花致意。(图片来源: 中央社图fl11fl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看中国2025年11月14日讯】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仅几天,到处点火头,言行出位,“慌死人唔知”她的媚共。先是接受访问公然声称普京不是独裁者,又称俄乌战争起因是北约东扩,完全照抄中共的论述。近日,她又借出席白色恐怖受害者纪念仪式,拜祭中共特务,引起台湾舆论大哗。
拜祭吴石的事件曝光后,郑丽文说她问过主办机构,并没有吴石这回事,但台湾媒体却公开了主办机构发出的邀请函,内文已声明纪念共谍吴石等人,郑丽文的谎言又被揭穿。
从这一连串的事件中可以发现,此人媚共无底线,性格浮躁冲动,自以为是,她对重大政治问题缺乏深思熟虑,又性喜出位招惹是非,她根本不像国民党的主席,倒像一个四处钻营的政治小爬虫。
作为一个初上任的党主席,对党的高层运作仍旧陌生,又正处政治风云突变的关键时刻,郑丽文本应如履薄冰,深思熟虑,遵循党的总方针总路线,平衡党内不同派系的利益,更重要的,应该绝对站在台湾人民的立场上去应对现实政治的挑战。郑丽文反其道而行之,一味张扬个人的政治主张,胡乱操弄现实政治,完全不顾及党的基本共识,更无视台湾基本民意,这种轻浮而独断的个性,对国民党绝对是一个灾难。
郑丽文拜祭共谍,已引起国民党内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感,党内主流派都公开与其割席,有党的基层干部甚至直闯党中央抗议,国民党名嘴也纷纷公开谴责,郑丽文上任仅一周,已经陷入社会舆论的包围之中。
党主席在党内的政治立场,应该取长补短,平衡左右,谨言慎行,瞻前顾后,这都是起码的政治素质。因为党不是一个人的党,党有百年传承的政治文化,有不同派系的利益要照顾,有歴史光谱要小心审视。党不是主席的玩具,更不是达到个人野心的工具。
郑丽文的问题是她根本不了解一个党的运作,既不观照国民党的歴史,也不理会国民党的政治文化,更不知道国民党政治路线的来龙去脉。做了党主席,好像党就只是她的私家园林,可以让她在里面悠游指点,任意挥霍。她根本不具备一个党主席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刚上任没几天,就招呼人少得罪人多,试问何以完成漫长任期?
现在最麻烦的还不是郑丽文,而是国民党,国民党将拿郑丽文怎么办?显而易见,郑丽文的政治取态,与国民党基层民意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很远的距离,郑丽文是党内少数极左派的代表,她不但与中间派缺乏共同语言,更与右派有势不两立之势。那么,是郑丽文从此改造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有办法纠正郑丽文的危险倾向?
现在矛盾刚刚出现,党内不满她的人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最极端的是,国民党有没有可能启动弹阂机制,把刚选出来的主席赶下台?如果这样,那倒也是一了百了,大家松一口气。
可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机制去结束郑丽文的胡搞,那么究竟是国民党被郑丽文裹胁,走到中共怀抱中去,走到被全体台湾人唾弃的地步,还是郑丽文背不动国民党,被党内政治势力收服了呢?是她的政治狂想绑架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正统的政治势力把她抛弃?
如果郑丽文与国民党主流无法取得妥协,那么国民党将面临新一波的分裂。国民党分裂已不是头一回了,当年赵少康和宋楚瑜两次离家出走,削弱国民党的实力,虽然分裂出去的后来都没有好结果,但分裂已经成国民党的慢性病。郑丽文正在制造国民党第三次分裂的契机。
如此劣质的人可以当选国民党主席,证明国民党早已元气大伤,气息奄奄,连郑丽文都拚不过,证明党内真的缺乏有真本事的领袖人才。郑丽文急于以出位表现来取得中共的认可,必然变本加厉操弄国民党,而党内反弹的政治势力,也必然会加紧对她实行钳制和围堵,压制她的胡作非为。如此势不两立的对峙下去,分裂便是大概率的事。
比起民进党和民间民主人士对国民党的口诛笔伐,郑丽文对国民党的实际伤害更深重,她是带着一种对党内主流骨干和基层本土利益维护者的极度反感而上台的。她要真正执掌权力,只有驱逐主流思想和骨干们,才能完成她与中共合谋夺取台湾的统一大业。
蓝营名嘴沈富雄建议郑丽文主动请辞党主席职位,这是太天真的想法。郑丽文全身每个毛孔都发出战斗叫嚣,她不会收歛自己,更不会认输,她只会在她的预定政治道路上越走越远。国民党内斗将进一步升级,鹿死谁手,还看未来较量,不管如何,国民党将陷入长期内乱,在县巿长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上,都将遭到台湾人民唾弃,更不必提来日的总统大选了。
郑丽文刚上台,习近平如获至宝,赶紧发文祝贺,他根本没摸清郑丽文的品性。现在刚上任几天,已经“倒泻箩蟹”,搞出一堆“苏州屎”,都唔知点收科?习近平在中南海遥望台湾,又要后悔自己高兴得太早。现在国台办将如何下指示?是保郑丽文,还是倒郑丽文?
稍有政治头脑的国民党人,都会明白郑丽文走的是一条死路,她与多数台湾人的政治诉求背道而驰,而且走极端,不讲策略,她将损耗国民党所剩无几的基层民意。国民党内斗,将破坏党的团结,削弱党的战斗力,除非国民党主流派再集结力量,一举扳倒郑丽文,否则国民党将慢慢走出歴史。
(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自颜纯钩facebook脸书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