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一语成谶”的五个预言(组图)

发表:2025-11-17 14: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唐高祖李渊
中国历史上十大谶语。图为唐高祖李渊。(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重大转折点,都伴随着一个预言,而这个也都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真的是“一语成谶”。

一、桃李子,得天下

隋朝末年,在洛阳城中,流传起了一首民谣名为《桃李章》“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从字面中不难看出一个明显的预示,那就是李姓会得到天下。当时这则谶语流传的很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连传隋炀帝杨广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但是也无可奈何。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权臣宇文述上奏李浑谋反,炀帝立刻藉着这个机会命令宇文述率领一千多宿卫抄了李浑的家,尽管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李浑谋反,但最后还是灭了李浑全家。

除了李浑,李密也是自以为的应谶之人,时人李玄英认为这则谶语为中桃为逃,桃李子为逃跑李姓之人,李密正好因为参与杨玄感的造反而获罪,正是流亡之徒。而勿浪语,不就是在说密么,于是并且千方百计的从东都洛阳逃出来,投靠李密。但是李密所主导的瓦岗寨内讧严重,最终兵败,李密投靠李渊,却又不甘屈居人下,再次谋反,终被唐军所杀。

而得到天下的李渊一脉,是怎么逃过这一劫难的呢?原来李渊听说到这个谶语之后,就开始韬光养晦,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收受贿赂,给人一种糜烂之感,降低了隋炀帝的忌惮,加上李渊和杨广还是表兄弟关系,李渊的母亲是独孤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又有李浑李密等人为其挡枪,也就幸运的逃过了这一劫难。

李渊后来趁着隋炀帝于江都游玩之时,趁机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此后便以此为基,席卷宇内,建立大唐。真的应了那句“桃李子,得天下”的谶语。

李世民和李淳风
李世民和李淳风。(图片来源:手绘插画Winnie Wang)

二、女主昌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长安城中出现了“太白屡昼见”的天象。太史据此占卜得出了一个“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的卜像。

其实在此之前,长安城中民间早就流传着一种“秘记”,说的是:“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由于传言与卜像相合,故李世民得知后极为担心。面对这样的传言、卜像,李世民起了“诛尽武氏”的念头。

李世民秘密召见太史令李淳风,问他:“‘秘记’所云,信有之矣。”李淳风答道:“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李世民听后,道:“疑似者尽杀之,何如?”

李淳风对李世民说道:“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正是由于这次李世民和李淳风之间的对话,使李世民没有诛杀武媚娘。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三、点检作天子

公元959年,柴荣在北伐辽国时,突然在行军途中得到了一只皮口袋,口袋里面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木板上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柴荣觉得这件事非常奇怪。

那么,当时这个点检是谁呢?他就是柴荣养父郭威的女婿,后周大将张永德,当时他担任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职位。按理说,张永德也算忠心耿耿,应该不会出什么状况,但无论如何,一生谨慎小心的柴荣,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免去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的职务,削去兵权。

毕竟在五代这个乱世,有兵权就可以当皇帝,五代之外的十国都是由有实力的军阀节度使所建立的,张永德由此被柴荣,免去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的职务,削去兵权。在五代十国时期并不奇怪。

不久,柴荣染病回京,对行军途中所遇之事倍感蹊跷的他决定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简称为“点检”),用以接替张永德职位。

同年柴荣病逝,临终前传位给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是为后周恭帝,由符太后出面临朝称制。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有人报告说辽国联合北汉进犯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小皇帝和符太后经过和宰相们商量,决定派赵匡胤统领禁军前去迎敌。

几天后,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大军刚刚离开京城,朝廷内外便出现了“点检作天子”的传言。于是,赵匡胤认为这是这是天意,不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后周灭亡,宋朝建立.

明成祖朱棣 永乐帝
明成祖朱棣。(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四、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这一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追逐燕子,逐它必然高飞,这一飞则一鸣惊人,它会飞到皇帝居住的地方。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即位,并着手削藩以巩固自己的实力。在铲除了几个势力较小的藩王后,将矛头指向了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朱棣虽负抵御蒙古之重任,是举足轻重的藩王,但在这一次,却即使装疯都不能幸免被削藩。最后燕王朱棣起兵打败建文帝,攻占南京,做了皇帝。

当时建文帝削藩期间,曾有一疯道士在街头唱道,“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事后人们终于知道此话原来是指不要逼迫燕王,否则燕王必将高飞,最后称帝。

秦始皇
秦始皇。(图片来源:手绘插画Winnie Wang)

五、亡秦者,胡也

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代谶语。秦始皇边让卢生出海寻找蓬莱山,以求得长生之药。卢生回来后,向秦始皇表示未能找到不死之药,却拿到了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看到后,认为谶语中的“胡”是指匈奴。所以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后,修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用来防御外敌。

随着秦始皇病情的加重,一天他猛然想起卢生那本《录图书》上说的“亡秦者,胡也”,难道说的正是这个不肖儿子胡亥……他竭尽最后精力,提笔写下了传位给扶苏的的遗诏……后来的事不必赘述,在赵高的策划下,胡亥篡位,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暴虐无道,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应验了“亡秦者胡”的预言。不过“胡”原来并非是秦始皇所想的“胡”族(匈奴),而是其子“胡”亥。



责任编辑:陈纳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