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和王毅。(图片来源: 金涛拍岸制图)
近年来,中共外交系统屡屡上演“战狼式表演”,从王毅、赵立坚,到如今惹出巨大风波的驻日公使薛剑,一个又一个“呛声外交”人物不断冒出。这并非偶然,也不是个别外交官的性格问题,而是源自习近平全面“定于一尊”后的制度性结果。
要理解今日薛剑事件,就必须回到战狼外交的开端,王毅在日本的崛起,以及习近平如何把战狼塑造成政治忠诚的“升官捷径”。
战狼外交的真正起点 王毅在日本的“表演式外交”
许多人以为“战狼外交”始于赵立坚,其实不然。真正的战狼始祖,是王毅。
王毅在2004–2007年担任驻日大使期间,正值中日关系紧张。他在日本的强硬表演被北京视为“敢斗善斗”,尤其是几次公开怒怼日本媒体、冷脸翻白眼、摆出“呛声式肢体语言”,恰好符合中共内部对“强硬外交”的期待。
王毅回国后迅速升迁,最终成为外交部长与国务委员。这形成一个极其明确的政治信号:在习近平时代,强硬=忠诚=升官。
从此,外交部内部人人开始模仿王毅的模式:嗓门大、动作猛、表情硬、逢日本必骂、逢美国必怼、逢西方必反击。战狼外交,不是偶然,而是官场竞争的结果。
习近平定于一尊后 战狼外交成为官方路线
战狼外交真正制度化,是在2017年十九大之后。此时习近平全面“定于一尊”:谁敢表现软弱,就是政治不忠;谁敢喊口号、摆硬姿态,就是“维护核心的斗士”。
于是外交系统形成一种恐怖的从众效应:越激进,越安全;越凶狠,越受重用。这也解释了为何从王毅、华春莹、赵立坚,到后来的刘晓明、薛剑,刘沙野全都朝战狼方向竞相表演。
他们不是为了外交,而是为了仕途。他们不是代表国家利益,而是在取悦最高领袖。这些战狼不是“政策制定者”,而是习近平战狼外交的执行者和投机者。
薛剑为何更像“表演过头”?
薛剑此次事件(威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所以引发巨大反弹,有两个特点:他以为自己在表现忠诚,其实踩到了日本的底线,他也错估了中共近期外交路线的变化。
因为在习近平对美“突然大转弯”、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全面示弱后,中南海此刻不希望对美对日同时开战。
但薛剑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他仍照旧上演旧式战狼表演,结果反而成为“体制外溢”的乱流。
中共为何突然在日本问题上“克制”?
中共历来在反日问题上比反美更狂热,多年来煽动仇日、制造反日情绪、鼓动街头打砸日企的从来不是日本,而是中共。
甚至多次在国内掀起一轮又一轮反日高潮,导致社会暴力事件、刺杀日本学生等极端事件层出不穷。
但这一次中共却没有像以往那样大规模煽动反日。原因有三:
其一:面子不能丢,但国际局势也容不得冒进。中共不能公开道歉,不敢承认战狼外交是错误,但也不敢把事情闹到失控。
其二:日本已不再是“好欺负”的日本。高市早苗的强硬立场,与她与美国尤其是川普阵营的密切联系,都让中共感到压力。
其三:中共害怕真正激怒日本,加速日本全面军事正常化。多年来中共天天喊“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结果日本真的开始军事正常化了。这是中共最不愿看到的。所以中共反而不敢再煽动反日情绪,怕让日本更加团结、更加强硬。
中日关系未来走向 都不想挑动真正冲突 但都会利用“对方威胁”
高市早苗不太可能真的驱逐薛剑。原因很简单:中共玩的是人质外交,日本不是对手。中共可以抓日本企业人员、可以扣帽子“间谍”,甚至可以效法孟晚舟事件抓人报复。
日本不愿让情势走向失控。但日本政坛会利用这次事件,让国民意识到:“中共真敢威胁日本首相”;“日本必须军事正常化”;“日本必须摆脱战后的精神枷锁”,这对高市来说,是她推动政策的绝佳契机。这就是战狼外交的反作用力。中共原本想煽动仇日,结果反而把日本推向军事正常化之路。
战狼外交不是偶然 是习近平制造的政治怪物
王毅是战狼雏形;习近平是战狼制度的设计者;外交部是战狼孵化器;薛剑是走火入魔的产物。
战狼外交本质是治理危机下的政治表演。它不会让中国更强大,只会让中国在国际上更孤立,甚至促使周边国家更快武装自己,让中共陷入更大的地缘政治困境。这些战狼,不是保护中国,而是在害中国。但是他们才不想是不是为了国家好,而是自己升官发财,才是第一重要的。
是否驱逐薛剑的考量
失板明夫在他的X账号上,发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政府担心的是,一旦把薛剑赶回去,中国国内舆论很可能立刻把他捧成“抗日英雄”。以目前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氛围,他回国后被媒体推上神坛、继续煽动仇日,是极其现实的剧本,而这正是日本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有一种想法是,让薛剑留在日本,把烫手的山芋交还给中国。也是一招棋。一个被日本社会讨厌、无人愿见的外交官,还能开展什么外事工作?各界活动应不会再邀请他,他无法发挥影响力,反而会被软封印,成为自己战狼姿态的囚徒。”
这个观点也有道理,其实人最怕的就是:谁都不理他,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也无法再兴风作浪了。
至于薛剑会不会被驱逐,还要看事态的发展,如果两国事态进一步发展,到了关系破裂的时候,那就没办法不驱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