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会在日本砍中国人 中共驻日大使馆发警告后反转 (图)

作者:陈静 发表:2025-11-26 10: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阪
日本旅行。(图片来源: chenjing/看中国)

中国航空公司开始“自断臂膀”式被禁飞

每次中日有争端的时候,中共都拿中国人去日本旅游来说事,这一次不仅是说事,而是大面积的停飞。目前已经有12条航线全停,航班取消率飙升21.6%。

11月14日,中共外交部领事司发布“郑重提醒”,敦促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理由包括“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及“中日人员交流氛围恶化”。

这看起来是老生常谈。早在今年上半年,总共就说:日本国内针对华人的袭击事件频发,比如6月6日京都中国游客互殴案,叠加福岛核废水排放的余波,中国官方已多次发出警示。那么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年6月日本的“排华”事件吧。

京都街头的“同乡相残”

事情的来由是怎么回事呢?2025年,日本作为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迎来了疫情后的旅游复苏高峰。根据日本观光厅数据,上半年赴日中国游客人数已超过500万人次,占外国游客总量的近四成。京都作为文化古都,更是吸引了无数中国游客前来赏樱、逛寺庙。

然而,在这片看似安全的景点中,一起突如其来的袭击事件,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不仅引发中国官方的“赴日警示”,还暴露了海外华人社区内部的复杂矛盾。

事件的经过和细节:2025年6月6日,京都街头出现了的血腥一幕,6月6日那天的中午时分,阳光普照的京都伏见区,一名30岁出头的中国游客李某(化名,来自广东省),正独自沿着鸭川河畔的步行道散步。他刚结束一场寺庙导览游,正计划下午前往附近的清水寺继续行程。突然,一名身穿灰色T恤的男子从后方冲出,手持一把约15厘米长的折叠刀,直刺李某的左侧腰部。李某回忆当时情景:“我只觉得后背一凉,转身就看到那人挥刀,又砍了我手臂一下。血流得满地都是,我大喊救命,但周围游客都吓呆了。”

袭击仅持续不到10秒,凶手随即逃离现场。李某倒地不起,鲜血染红了河边的石板路。路过的日本当地居民及游客迅速报警,京都府警方赶到后,将李某紧急送往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医检显示,他腰部刺伤深达5厘米,伴随失血性休克,手臂伤口需缝合12针。幸运的是,伤及内脏的风险不大,但李某至少需休养两周才能出院。

警方初步调查显示,袭击发生在鸭川河畔的一条热门观光步道,当时周边有约20名游客,包括几名中国团客。监视器画面捕捉到凶手逃跑路线:他沿小巷奔向附近的商业街,丢弃了沾血的刀具后消失在人群中。警方推测,这并非随机抢劫,因为李某身上仅有少量现金和手机,也未被抢劫。相反,目击者描述凶手与受害者有过短暂“争执”,似乎涉及口角。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香港特区政府旅游事务署都发布“赴日旅游警示”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事件发生后数小时内即发布紧急通报:“近日,日本部分地区发生针对中国游客的恶性伤害事件,大使馆提醒广大同胞提高警惕,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夜间独行。”这则通报迅速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配以“日本排华情绪上升”的标题,引发国内舆论热议。许多网友留言:“本来想去赏樱,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太危险了!”官方反应:从香港到北京的“安全警示”连锁事件曝光后,中国官方的反应如潮水般涌来。

6月7日,香港特区政府旅游事务署罕见发布“赴日旅游警示”,称“近期日本街头针对华人游客的暴力事件增多,建议市民暂缓非必要旅行”。这是自2023年福岛核废水事件后,香港官方第二次对日本发出类似警告。随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跟进,于6月10日在官网发布“日本旅游安全提示”,强调“注意防范排外袭击,选择团体出行”。这些警示不仅影响了个人游客,更波及旅行社。多家中国大型旅行社如中青旅、携程等,纷纷下调日本团线报价,甚至暂停部分热门路线。

据估计,仅6月下旬,日本旅游业因中国游客取消订单而损失逾5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0万元)。网上讨论区充斥着“日本人排华”的标签,微博热搜“日本袭击中国游客”一度冲上前三,阅读量破亿。一些人甚至趁机呼吁“抵制日货”,将事件与历史恩怨挂钩。中国驻日大使馆的声明尤为引人注目。他们不仅慰问受害者李某,还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彻查“针对华人的系统性歧视”。大使馆官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我们已多次提醒日本政府加强对外国游客的保护,但类似事件仍频发,这反映出日本社会的深层问题。”这番言论被部分日本媒体解读为“政治化”,引发双边外交小摩擦。

不过事情最后出现了反转真相大白

2025年8月18日,凶手落网。原来是中国人砍中国人然而,故事的转折来得如此戏剧性。

经过两个多月的追查,2025年8月18日,京都府警方在位于大阪的一家小型旅游咨询公司内,逮捕了36岁的中国籍男子谭超(音译)。谭超不仅是事件凶手,还早在6月因“非法滞留”罪名被捕,并于7月被起诉。原来,他持旅游签证逾期居留日本超过一年,靠经营一家针对中国游客的“导游中介”公司维生。

警方调查显示,谭超与李某的冲突源于“同乡纠纷”。两人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早在中国国内就因生意往来相识。李某抵达京都后,曾透过谭超的公司预订私人导游服务,但因导游迟到且服务不满,李某当场退款并扬言投诉。这激怒了谭超,他尾随李某至鸭川河畔,双方发生口角后动手。谭超在审讯中供认:“我只是想吓唬他,没想到下手重了。”警方从他的公司电脑中找到相关聊天记录,证实这是私人恩怨,而非“排华”事件。

这一真相曝光后,舆论瞬间反转。日本媒体如《产经新闻》头版标题直指:“中国游客袭击案真相:同胞内斗,非日本排外。”中国网络上则涌现无数吐槽:“原来日本这么危险,是因为中国人在那儿打中国人?”“大使馆话说一半,害大家白担心!”微博热搜迅速转向“中国人在日互殴”,阅读量同样破亿。更有网友调侃:“下次去日本,防日本人不如防老乡!”。

荒谬的警示后 中国驻日大使馆不澄清还继续搞事

荒谬的警示后,中国驻日大使馆未对先前通报作出正式澄清,但内部已调整警示语调,从“排外风险”转向“注意海外华人纠纷”。

李某康复出院后,返回中国,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日本医生救命,事情纯属误会,大家别被假新闻骗了。”谭超则面临企图谋杀罪起诉,可能被遣返回国。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海外华人社区的内部冲突(如签证问题、生意纠纷),

8月后,中国游客赴日人数虽在小幅回升,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梗已成为网络热词。正如网友所言——“去日本最危险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你可能遇到的老乡。”

没想到2个月后,中共又开始了各种警告甚至断航,而这一次打脸的是什么呢?在中共经济严重下滑的今天,针对日本的制裁,相反会更多地让中共的经济下滑甚至见底,一方面禁止国人来日本旅游,一方面禁止农民返乡,由原来的“恶意返乡”,到今天的禁止农民“返乡滞乡”,对老百姓来说,中产不能去日本旅行,农民连家都不允许回了。其邪恶的本质可见一斑,如果再不清醒对中共的认知,真的很危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