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街头(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尹华综合报道)进入2025年岁末,中国经济已不再是“增速放缓”四个字可以概括的温和叙事,而是呈现出系统性、结构性、长期性的全面衰败特征。多位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海内外学者与前企业家,几乎同时用“奇迹永久性终结”“倒退40年”“三信危机全面爆发”等最严厉的措辞,向社会发出警讯。
房地产死亡螺旋:家庭资产负值 断供潮席卷全国
“很多人以为中国人有钱,其实是中国人有房子,但房子早已资不抵债。”旅美经济学家程晓农博士在最新音频节目中直言。
据他观察,2021年以来中国房价累计跌幅已远超官方承认的20%。北京东部部分区域挂牌价仅相当于2016—2017年买入价的30%—40%,个别楼盘甚至跌到1%—5%。上海核心区跌幅稍小,但二手房成交价普遍较高峰期腰斩。
“房贷是按高峰期价格贷的,现在房子市值只剩原来一半甚至更低,等于家庭资产瞬间变成负值。”程晓农说,大量业主选择“战略性违约”——干脆停供,让银行把自己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反正今后也不打算再贷款买房、买车、坐高铁了。
断供潮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链条断裂,进而拖垮地方财政,形成“房价下跌→断供→银行坏账→地方财政枯竭→更多楼盘烂尾→房价再跌”的死亡螺旋。
高盛最新报告预测:未来2年中国新房需求将较2017年高峰期下降75%,未来5—10年房价仍将持续大幅下跌。程晓农判断,“只要房价再跌5—8年,中国经济就彻底坠入深渊。”
全国性裁员降薪潮:互联网制造业公务员无一幸免
“今天的中国,无论科技产业、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公职部门,都在降薪裁员。”程晓农形容,“大家普遍感觉: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危险。”
2025年以来,互联网大厂裁员已成常态;传统制造业因订单锐减、外资撤离而大面积停产;连一度被视为铁饭碗的体制内,也开始变相降薪、取消绩效、优化编制。
深圳龙华、龙岗两大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曾经聚集800万产业工人,如今工厂大门紧闭,工业园区荒草丛生。富士康龙华园区今年4月一次裁员上万,失业的工人拿不到补偿金,也领不到失业救济,只能瞬间沦为城市流浪者。
“中国城市流浪汉突然多起来,这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程晓农说。
5000万大学毕业生长期失业 青年与中年陷绝境
官方早已停止公布青年失业率,但民间估算触目惊心:过去十年累计约1.2亿大学毕业生,其中至少5000万人长期找不到对口工作,部分人已失业6—10年。
“投简历几千份都没人理,扩就业就是一句笑话。”程晓农痛陈。
与此同时,上亿农民工因工厂倒闭被迫返乡。返乡不是因为家乡更好,而是城市已无工作可做。吃父母养老钱、耗尽最后储蓄,成为无数“回流青年”和中年失业者的生存常态。
新华社泄露真相:中国经济正“全面倒退40年”
前中国企业家胡力任对新华社11月24日一篇题为《新业态强县域谱写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的通稿进行了逐字剖析,得出令人震惊的结论:中国经济正在从城市化、全球化、高端制造,急速倒退到“县域经济”“乡镇企业”时代。
“一个正常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会不断强化都市圈、全球产业链、创新科技。”胡力任说,“但新华社突然把县域、乡镇捧上天,恰恰说明城市经济已经崩盘,国家只能向下层退回,用县镇来承接失业人口。”
他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上升的每一步——乡镇企业起步→城市化→吸引外资→民企崛起→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工厂,如今在短短7年内被全部逆转:
.外资用脚投票:日韩欧企业集体撤离,生产线直接搬到越南、印度、墨西哥;
.高端产业链断裂:台积电、ASML等核心供应链彻底“去中国化”;
.民企大面积倒闭或躺平,企业家移民潮方兴未艾;
.农民工返乡潮席卷全国——这正是经济温度计的归零。
“40年改革成果,被7年时间推回1978年的原点。”胡力任说,“唯一的区别是,1978年中国充满希望,今天却充满恐惧。”
“三信危机”再现
程晓农将当前中国社会心态与1974—1978年的毛时代末期相类比,提出“三信危机”已全面浮现:
1.政治信仰危机:官方意识形态宣传越来越空洞,民众内心早已不信;
2.政权信任危机:因全面监控与高压,民众不敢表达,但对政策的不满已达极点;
3.个人信心危机:对明天只会比今天更糟形成普遍共识。
“老百姓不再相信政府能救经济,连银行存款利率都降到1%,民众照样不敢花钱,企业照样不敢投资。”程晓农说,这不是流动性问题,而是信心彻底崩盘。
救经济“黔驴技穷”
过去三年,西方媒体反复呼吁“中国政府为什么不救市”“应该更大力度救市”。程晓农反问:它不是没救,而是所有能用的招都用完了——
降息、降准、发专项债、棚改货币化、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城中村改造、房地产白名单、消费券、汽车家电下乡……能想的都想了,结果是“花钱的人不敢花,想投资的人不敢投”。
“扩就业?国有部门自己在裁员,私营企业倒闭潮汹涌,谁来扩?”
“提高社会福利?连失业救济金都不发,财政早已捉襟见肘,谈何增加福利?”
程晓农判断:中国经济已进入“日本式平衡陷阱”与“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的叠加状态,但比日本更糟的是,中国连老龄化红利都没有耗尽就提前衰败,比拉美更糟的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市场机制可言。
政治选择压倒经济规律
胡力任把根本原因归结为“政治选择凌驾于经济规律之上”:
.战狼外交摧毁国际信任;
.国进民退扼杀民营经济活力;
.动态清零、重工业优先、共同富裕运动接连吓跑资本;
.用意识形态代替市场、以忠诚代替效率、以政治安全代替经济安全。
“一个与世界脱钩的国家,最后只能在内部循环里打转,而内循环的尽头就是县域经济、乡镇企业。”胡力任说。
深重危机短期无解,民众需做好最坏准备
两位学者不约而同给出悲观结论:
程晓农表示:“中国经济奇迹已永久性终结,未来复苏可能性微乎其微。民众应做好长期低迷甚至活不下去的心理准备。”
胡力任认为:“中国不是在迈向未来,而是在走向过去。唯有彻底回归法治、自由、谦卑的道路,才有可能止损;否则,文明倒退将不可避免。”
在2025年的寒冬,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仍在继续下沉。官方宣传仍在歌舞升平,但民间已普遍弥漫“明天只会更糟”的绝望情绪。房地产死亡螺旋、产业链断裂、青年中年双重失业潮、“三信危机”——所有指标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一场系统性、长期性、不可逆的经济衰败,已全面到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