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科研人員自殺引出的話題

發表:2006-08-28 21: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8月4日《三湘都市報》消息,在今年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湖南省農科院先後有3名中青年科研人員自殺身亡。對此,農科院有關負責人解釋為「純屬個人原因,其中兩人精神都有問題」。而據記者調查,年僅39歲的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特種經濟動物部經理李建良(真名),是在搞不到科研經費、「大家一致反對(所裡提出的)合同方案」的情況下,在自己辦公室懸樑自盡的;作為「特殊人才」從西北引進的甜瓜專家、同樣是39歲的副研究員甘博(化名),是在完不成創收任務、「連自己都養不活」(領導說的)的巨大精神壓力下,跳樓自殺的。另一位在實驗室服毒自殺的女性副研究員劉華(化名)則在遺書中寫道「無意說錯了話,得不到寬恕,我願以死來贖罪」。

3位年富力強的科研人員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其中,兩人是在完不成上級下達的部門或個人的創收指標,在與領導協商未果、或受到領導當眾嘲弄的背景下,滿懷委屈,匆匆踏上不歸之路的。儘管我們並不認同他們這種以死抗爭的選擇,但由此折射出的某些科研單位存在的種種流弊,卻不能不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首先,用人機制另類失範。當下,不少科研院所屬於差額撥款單位,科研人員一直存在經費壓力。為此,倡導、鼓勵科研人員將科研成果推向市場,既是科研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自主創收、彌補經費缺口的重要徑途。

問題是,科研人員未必都是做生意的料。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趕鴨子上架,勢必導致其中一些人難以承受創收指標之重,乃至在精神上產生常人意想不到的變異。其結果必然是科研、創收都受影響。即使是陳景潤在世,面對象湖南農科院下屬某些研究所下達的逐年翻番的創收指標,恐怕也只會一籌莫展。因此,科研單位創收,也要揚長避短,因人而異,不能一竿子將一船人都打「下海」。所以,科研主管部門對用人機制的另類失範不能不察。

其次,科研經費監管失控。由於項目評估機制不健全,致使科研經費分配不公,在一些地方早已司空見慣。通常情況下,頭腦「靈活」,既有「門路」又善「公關」的人,不愁拿不到足額的經費;而那些常年埋頭科研、且不屑於按某種「潛規則」辦事的人,就算項目再好,也難以得到上面的全力扶助。

在我看來,一些地方科研經費配置上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由於監管機制所致——上哪一些項目,認可哪幾個課題,該給多少經費,基本上由上級領導和部分專家認定,缺少類似於聽證這樣的「陽光環節」,因此難免不出現暗箱操作,使部分老實人覺得山窮水盡。

第三,人力資源配置失當。據報導,湖南省農科院除離退休人員外,行政後勤人員有450多人,在職處級幹部131人,工人859人,而第一線的科研人員僅400來人。其中,管理人員包括司機都拿全額工資。這樣一來,每年一半以上工資缺口,就靠僅佔在職人員總數25%左右的科研人員領銜創收來解決。創收任務如此之重,所以「科研人員普遍覺得壓力太大」,偌大的農科院簡直成了一家不堪重負的農業公司。在這種環境中,科研的成分究竟還佔幾成?

據報導,有的科研人員每月只能拿七八百元工資。試想,擁有高級職稱,收入卻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們心理上怎會不失衡?又哪有心思去做研究?我認為,行政人員陣容龐大,為官者所佔比例過大,不僅加大了行政運行成本,而且難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極易挫傷一線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恐怕惟有精兵簡政,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才有可能為科研人員「減負」,使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科研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我們這個農業大國來說,這句話顯得尤為重要。但願3位中青年農業科研人員的非正常死亡,能夠震撼我們的心靈,進而從制度設計入手,逐步解決市場化條件下科研與創收之間存在的矛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工人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