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取消「農民工」稱呼

發表:2007-03-08 09: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農民工」一詞特指從農村到城市打工的農民。有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全國人大年會上建議,在新聞媒體和政府文件上取消農民工這一稱呼,代之以「外來務工人員」。

全國人大代表呂雷和一些來自廣東的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取消「農民工」的稱謂,統一稱為「工人」或者「外來務工人員」。廣東的《南方日報》報導說,呂雷認為農民工這個稱呼經常在政府公文中使用,不利於對憲法的正確理解和遵守。

原深圳市長,現任全國政協常委的厲有為則認為,農民工的叫法是界定農民的叫法,建議取消農民工的稱謂,改為「外來勞務工」,或者「新型合同制工人」。

在中國,農民工的稱呼專指戶口在農村人在城市打工的人,被認為帶有歧視含義。然而,居住在美國的社會學者劉曉竹表示,改變稱呼,對改善對農民工的歧視作用不大---

劉曉竹:「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不是一視同仁的。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權利、福利和享受。農民工或者農民階層是在中國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權利,他們的經濟利益與其他族群比起來都相對低,所以說從名稱上改不如從制度上改。把農民工變成社會主人翁,他們的社會地位就會有所改變嗎?還是改變不了。政治和經濟的結構因素在那裡。」

美國爵碩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謝田也認為,關鍵問題是中國目前不合理的城鄉分隔的戶口制度,不解決這個問題,農民工受壓迫和歧視的問題無法解決---

謝田:「這個稱呼的產生有它的社會背景,為什麼叫他農民工?實際上就是他有別於城市工。他實際上已經是工人了,還加上‘農民’,這就是中國社會的不公平,他的勞保、福利什麼的都不如城市工人。」

全國政協常委厲有為建議說,對外來勞務工人員在城市享受的福利待遇應給予高度重視。劉曉竹分析說,中國目前貧富懸殊加劇,社會矛盾突出,本質上是制度造成的階級或者階層矛盾,而不是稱呼的問題。他認為,人大和政協關注這個問題,希望採取措施,提高農民工的社會地位,當然比什麼都不作好,但允許農民工享受與城市工人同等的福利待遇才能真正改善農民工的社會地位---

劉曉竹:「共產黨說法是‘貧富矛盾激化’,實際上是‘階級矛盾激化’,或者‘階層矛盾激化’,裡面有收入差距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權利的不能一視同仁。城鄉區別實在沒有必要,特別是在現代經濟市場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實在沒有必要。」

困擾中國農民工的一大問題是子女就學。農民工子女因為是農村戶口,無法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正常就學,必須繳納數額巨大的借讀費。廣東江門市副市長李崴提出一個建議,農民工在戶口所在地政府領取教育券,然後向就業地城市「買」義務教育。這樣就業城市可用教育券向農民工戶口地政府結算。他認為,中國教育經費以戶籍人數計算,使用教育券對各地政府比較公平。

美國爵碩大學的謝田教授認為,如果務工人員在當地納稅,自然應該享有義務教育的權利。他認為,教育券的方法過於複雜,不容易實行---

謝田:「還是要把農民工從社會的某個層次分出來。還是要把他們當成另外一種工人,所謂第二等級的工人。實際上很簡單,在做人口統計的時候,取消戶籍制度,教育經費按所有人來計算,而不是光以城市人口計算。」

廣東是農民工人數最多的省份。最近兩年,許多農民工轉往其他地區打工,而廣東出現了民工荒,企業無法找到足夠的工人,當地政府開始關注農民工待遇等問題。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報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