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滥竽充数”(组图)

作者:清浅整理 发表:2023-12-15 10: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滥竽充数”的故事,引人深思。
“滥竽充数”的故事,引人深思。(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犹记小时候家中有购买几部中国经典动画影片,例如:《九色鹿》、《金色的海螺》、《南郭先生》、《崂山道士》等等。其中引人深思的《南郭先生》正是根据典出《韩非子·内储说》的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所改编的。

成语“滥竽充数”中的竽,是指古代一种笙类的乐器名称;至于“滥”字,是指跟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之意;充数是指凑数,意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其实,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表达在不同层次或在不同层面中的状况,也就是人的真实水平或实际能力,根本达不到所处的层级要求。

齐宣王像,取自1916年修《浙江东浦陈氏怀十房宗谱》。
齐宣王像,取自1916年修《浙江东浦陈氏怀十房宗谱》。(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滥竽充数”的典故原文为: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一曰,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

据悉,战国时代的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奏竽,特别是喜爱欣赏三百吹竽人的大合奏。因此,他供养了不少吹竽好手。但这时出现了一位自称是南郭处士的人,要求加入齐宣王的吹竽团队。齐宣王得知此事后,十分欣喜的同意了他的加入,并允诺给予他很好的待遇。

后来齐宣王死后,换他的儿子齐泯王继位。齐涽王与他的父亲一样,都喜爱听人吹竽,但不同的一点是,齐涽王只喜欢听吹竽人独奏。当见到君王要求吹竽手依次第来吹奏后,南郭处士开始心慌意乱了起来。他明白形势已经改变了,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选择一走了之,以免露出马脚,惹祸上身。

因此,成语“滥竽充数”是指不会吹竽的人,混杂在众位乐工中凑数。

后来人们也开始引用这一成语,将没有真才实学,但在某工作领域上混日的人,或是混入行家中充数的人,甚至是拿不好的东西来充场面的状况,通通都可称作“滥竽充数”,而亦可称作“滥竽齐门”、“南郭滥竽”。至于那一位投机取巧的“南郭处士”也成为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不过,“滥竽充数”并非都是用来讽刺他人的。一个人拥有真实本领或在工作领域上做出具体贡献的人,也可以为了表示谦虚,而以“滥竽充数”来比喻自己是才德不足的。简而言之,若拿“滥竽充数”这句成语来形容别人,即有讥讽无能之意,若是拿来形容自己,则具有自谦之意。在此,举个例子:这个团队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一则故事,始终被民间流传着。它同时在告诫民众,像南郭处士那样的行径或许能瞒骗得了他人一时,却瞒骗不了一世。毕竟弄虚作假绝对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在无人知晓真相的时候,的确能够装装样子蒙混一段日子,但最终仍会因真相大白而露出马脚,并招致人们的唾弃。因此,我们理应勤奋学习、苦练,好让自己具备扎实的真才实学,而不是成为一位只懂得造假、伪装的人。唯有自己真正的历经磨练,方能让能力获得提升,保持水准,成为专才。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与南郭处士共事的乐手们,难道都没有发现南郭处士其实不具吹竽本领吗?莫非他们平日里从不互相交流音乐之事?亦或是,有吹竽好手早就发现了南郭处士只不过是一个装模作样的胆大骗子,但却选择冷眼旁观,不去劝说对方早日醒悟,回头是岸,亦为了明哲保身而不去向君王汇报。如果你身处那样的情境中,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举措呢?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