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在西方工作的華人記者:年薪高者可達百萬元

發表:2005-02-07 20: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他們是一群很特別的人,黃皮膚,黑眼睛,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外語,他們的身影有的出現在外交部在北京的發布會上,有的出現在CNN或者其他知名的電視節目中,更多的是可以在國際媒體上看到他們的英文文章。這就是一群在西方主流媒體工作的中國從業人員。

  西方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從業人員可謂少之又少。據瞭解,目前在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亞特蘭大全球總部直接從事新聞製作的中國大陸僱員,只有黃天波一人。即使是在西方

  著名媒體的駐華分支機構,中國僱員也很少。據記者統計,在京的西方媒體中大約只有10位中國僱員。

  雖然在西方主流媒體的中國從業人員不是很多,但他們所起的作用卻不容小覷。可以說,中國人走進西方主流媒體,為世界輿論客觀評價中國起到了積極作用。

  門檻

  實習期間寫財經稿件 跑遍所有經濟衙門

  美國可以說是集聚華人記者或者編輯最多的地方,包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和彭博新聞社等主流媒體。

  但中國人要想進入西方主流媒體,要麼參加正式競聘,要麼通過實習留用轉正,但更多的是憑藉實力。黃天波的崗位職責是全球編輯協調人,他在1996年和 2000年是新華社的記者,後來在密蘇里新聞學院學習。2002年初他在CNN總部實習時,得知CNN要招聘3名研究員。他找到CNN國際的總編毛遂自薦。3個月的研究員項目之後被正式錄用。

  如今在馬里蘭大學新聞系讀博士學位的鐘布也曾是CNN的僱員。2000年他進入CNN華盛頓分社實習。為了給CNN財經頻道供稿,鐘布幾乎跑遍了華盛頓跟經濟有關的所有政府衙門。實習結束,鐘布被正式錄用。

  趙軼璐的經歷跟鐘布差不多。2001年夏天進入《紐約時報》實習。不久就發生了「9.11」事件。趙軼璐單槍匹馬,一口氣採訪了60多個遇難者家庭。2002年1月,趙軼璐被轉為《紐約時報》的正式記者。

  與進入西方媒體總部相比,進入駐華分支機構則要簡單得多了。曾經在路透社北京記者站工作過的凱西說,1995年從中國新聞學院畢業後,她參加了路透社北京記者站的招聘。考試很簡單,就是把當天《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改寫成英文新聞。記者站的首席記者看過之後,跟她聊了幾句,就讓她上班了。

  工作

  因為太累 下班時沒力把車直接開回家

  西方媒體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都比較大。作為CNN的編輯,3年來,黃天波幾乎參與報導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而他感覺最累的一段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他每天要從晚上11點工作到第二天上午11點。

  他的工作就是協調世界各地尤其是伊拉克前線發生的突發新聞,在最快的時間內處理各種資料和信息,保證整點新聞的順利進行。「既要在最短時間內把新聞播出去,又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作為編輯協調人,這根弦我必須時刻緊繃著。」他說,「那時每次下夜班,我都不能一口氣把車開回家。因為太累了,必須停下來歇一會兒。」

  趙軼璐主要負責報導教育新聞。她經常出差,時間可以自由掌握,但她必須寫出能登上《紐約時報》頭版和其他重要版面的文章。

  在德國《時代週報》駐華記者站任新聞助理的強朝暉說,由於《時代週報》駐京記者幾乎不會說漢語,所以幾乎所有的外出採訪她都要隨同。

  優勢

  用中國成語成特色

  《紐約時報》記者趙軼璐說,她喜歡在寫稿時使用中國的成語和方言,這已成為她的報導特色。

  另外,在涉及中國的報導中,他們還有比較大的發言權。在加拿大電視臺駐北京記者處工作的珍妮表示,有些外國記者在報導中國時存在一些偏見,每到這個時候,她就會盡量向他們解釋事實的真相,以此糾正他們的錯誤看法。

  陳戴維,他曾經報導了一件18年的華人冤案。由於他持續在《紐約時報》的報導,最終引起美國主流社會的關注,此案終於在2004年年底昭雪。為此,美國亞裔記者協會授予陳戴維民權與正義獎。

  紀律

  一支鉛筆也不能拿

  西方主流媒體普遍待遇優厚,但紀律也相當嚴明。鐘布說,為了防止記者有「隱性收入」,CNN規定,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連一支鉛筆也不能從被採訪對象手裡拿。《紐約時報》也有一些避免報導不公正的措施。例如,報社規定:報導航空新聞的記者不能購買航空公司的股票。

  除了職業道德,媒體還非常重視員工個人品質。在CNN的辦公場合,不要說異性之間動手動腳,就是講黃色笑話也不行。

  福利

  年薪高者可達百萬元

  趙軼璐告訴記者,美國記者的平均年薪大約在4.5萬美元(約36萬人民幣)左右,但《紐約時報》的記者薪水普遍較高,剛到報社的記者就能夠拿到約6萬美元的年薪。如果是資深記者,則可以拿到10萬到20萬美元的年薪。

  另外,西方媒體除了給記者上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以外,《紐約時報》還為經常外出採訪的記者提供手機和車輛,手機話費和汽車的保險、維修及油錢,都由報社支付。

  尷尬

  有時被視為「間諜」

  在彭博新聞社工作的鄭天任說,他20多歲在美國做新聞時,新聞行業的華人非常少,有一些遭到歧視的現象,比如華人不能在電視上出鏡,有些職位也不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