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曾經披露統計數字表示,一九九四年至今,中國大陸大學學費從每年人民幣數百元一路飆升到每年五千到八千元,十年間學費猛漲二十倍,但期間國民人均收入成長卻不到四倍。
另據統計,二零零四年,中國大陸農民平均純收入為兩千九百三十六元,若要供養一個大學生,即使不吃不喝,也要十三年。
由於收入跟不上學費的上漲,中國大陸許多學生考得上、卻讀不起大學。
據報導,去年八月間,遼寧省遼陽市一名孫姓農村學生考上大學後,他的父親因負擔不起兒子的學費而自殺;陝西省寶雞市一名丁姓學生考上夢寐以求的上海復旦大學,她的父親因借不到人民幣一萬元的學費,最後喝農藥自殺。
與王燕或上述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隨著九月各學校紛紛開學,中國媒體不斷有學生繳不起學費的新聞。
湖北楚天都市報日前一則報導說,武漢一對夫婦為籌兒子的學費,趁夜到漢江對岸搶收農作物,不料碰到上游泄洪,夫妻兩雙雙殞命。
有學者認為,無論將學費降到多低,總會有人繳不起。真正的問題是,中國政府急於實現教育的高速發展,卻不願意出更多的錢,於是以教育產業化的名義將成本轉嫁到國民身上,於是造成許多學生考得上、家長供不起的悲劇。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