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庵

發表:2006-05-27 04: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現存的松筠庵正門

  現存的諫草亭


松筠庵東北門

  達智橋胡同照片

  松筠庵也叫楊椒山祠,位於宣武門外達智橋胡同坐南朝北,它是明嘉靖年間楊繼盛的故居,松筠庵為原名,在一些文獻中也有寫作「松雲庵」或「松鶴庵」的。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丁未科(1546年)進士。他是明朝有名的愛國誌士、文學家和書法家。
  故宅中的西側有楊繼盛起草文章的書房,他就是在這裡寫就了抨擊、彈劾權貴的奏章。清代道光的時候僧心泉募集資金在這裡建了諫草亭,此亭修建後並在牆壁上鑲嵌了楊繼盛彈劾嚴嵩奏章的石刻。石刻是請海鹽人著名石刻大家張辛製作的。張辛一直就十分仰慕楊繼盛的為人,於是就住在庵中臨摹椒山真跡,精勒於石。刻完之後,張辛心竭力盡死於松筠庵內。
  著名筆記《籐陰雜記》對於松筠庵的變遷說得更加詳細。從書中可以知道,松筠庵的主人死後,人雖然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平反和嘉獎,並得到「忠愍」的稱號,但是他的故居卻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維護,致使本來很有名的一處故居日益變得很寂寞,竟至有人將這座名人故居私下裡賣了出去,此後可能就沒有人知道這原是楊繼盛的故居了,至少到了清代的時候才有人出來「訪知」,並確定為「忠愍故宅」,仍號松筠。有的地方寫作「雲」,還有寫作「鶴」的,《天府廣志》對此作了訂正,認為寫作「鶴」字是錯誤的。著名文學家王漁洋集中 「筠」寫作「雲」,而其所撰《高公墓誌》,「雲」寫作「筠」。可見兩字可以相通。徐干學題忠愍書畫詩中說:「從此馨香輝鼎俎,至今岩谷鎖松筠。」
  楊繼盛,出身貧苦。在七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後來有了繼母,待他又不很好。每天只讓他去放牛,不讓他讀書。楊繼盛在放牛的途中,常常從私塾路過,他看到村子裡面上學的孩子們能讀書,心裏十分羨慕。於是他就求哥哥,說自己也要去唸書。哥哥對他說:「你的年紀還太小,哪有這麼小年紀讀書的。」楊繼盛則回答說:「我現在這麼小年紀就能夠放牛,為什麼就不能讀書?」
  楊繼盛的父親知道這事後,認為他很有志氣,就說:「好吧,你一邊放牛,一邊讀書。」楊繼盛就這樣一邊讀書,一邊放牛,學業上進步很快。後來應科舉考試,果然中了進士,許多有條件的人讀了一輩子的書,都沒有實現的願望,在一個放牛娃的身上實現了,就連京城里許多有見識的大臣都很佩服他。從一個放牛娃到朝廷大臣,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楊繼盛是在嘉靖三十年 (1551)住進北京達智橋的,這一年也正好趕上北方俺答率軍圍攻北京,而負責保衛北京的咸寧侯仇鸞則上疏主張向其求和,昏庸的嘉靖皇帝竟然也同意了這種賣國的主張。楊繼盛認為這樣做「有辱國體」,不顧一切上疏彈劾仇鸞,主張堅決抵抗。仇鸞對其懷恨在心,並對他進行誣陷,結果楊繼盛被投入獄中。出獄後被貶官,到後來俺答違約,仇鸞被誅,皇上才又想起楊繼盛,於是在一年之中提拔了他四次,最後任命他為兵部武選司員外郎。依舊住達智橋胡同。
  到任剛剛一個月的楊繼盛,開始向當時的權貴嚴嵩宣戰。他的夫人張氏和親友都勸他不要再冒這個風險了,但他認為嚴嵩之誤國甚於仇鸞,「為百姓興利除害,雖叢怨冒罪亦有可不暇顧」,他要冒死上《請誅賊臣疏》,歷數嚴嵩的「十大罪」和「五姦」,請求朝廷誅嚴嵩,皇上大怒,又將楊繼盛下獄。嚴嵩這下可逮著機會了,於是命令他的死黨刑部侍郎王學益,詐傳親王的命令,要絞死楊繼盛,刑部郎中史朝賓是個正直的官員,對於這個假命令加以抵制。嚴嵩大怒把他貶到泰州去做了通判。接著又命令刑部尚書何鰲要他判楊繼盛死刑,但沒有獲得皇上的通過。楊繼盛在監獄裡被關了整整三年,此時有一些正直的官員想營救他。而嚴嵩的同黨則對嚴嵩說: 「今天你不殺他,到頭來必受其害。」最後嚴嵩利用其他案件的朝審機會,將楊繼盛的名字一同報了上去。
  臨刑的時候有人給他送來了蛇膽,讓他服用,以壯其膽,他說我自己有膽,用不著這玩意。最後口佔一絕:「浩然還大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成千古絕唱。他的夫人張氏在楊繼盛被行刑前就上書請求:「願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嚴嵩怕楊繼盛死不了跟他沒完,於是把遞上來的請求書扣了起來。當張氏聽到其夫被害後當天自縊身亡。楊繼盛死時年僅40歲。12年後,隆慶皇帝繼位為其平反昭雪,並追封其為太常寺少卿,賜謚忠愍。
  松筠庵還是「公車上書」的發起地。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消息傳到京城,全國各地來京城參加會試的舉人們聽說以後群情激憤,康有為、梁啟超先在廣東籍的舉人中進行聯繫,接著湖南籍的舉人也跟著行動起來。1895年4月22日,兩省舉人聯合起來到都察院上書,其他10餘省的舉人聞風響應。5月1日這一天,康有為聯合當時在北京的所有舉人,把19個省約有1000多人,邀集到北京宣武門外達智橋的松筠庵集會,大家一起商量向清廷請願的事情。參加會議的人們一致推舉由康有為起草奏書。此時的康有為心情激動、熱血沸騰,他在諫草堂內奮筆疾書,僅用了一天兩夜的時間,就寫出了1.8萬多字的《上皇帝書》,上書中明確提出了拒絕批准中日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的三項主張。梁啟超等人把這份上書分別抄寫了許多份,散發出去以供大家傳閱,前來參加簽名的舉人多達1200多人。5月2日各省的舉人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前往都察院遞交《上皇帝書》,歷史上就稱這一事件為「公車上書」(因為各地的舉人進京參加會試,都要乘公車而來,所以叫「公車」)。這一活動為3年後的戊戌變法運動打下了基礎。
  康有為在其自己撰寫的《康南海自編年譜》中對於「公車上書」的全過程有這樣的描述:4月 15日「電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啟超)鼓動各省,並先鼓動粵中公車,上折拒和議,湖南人和之,……各直省莫不發憤,連日並遞,章滿(都)察院。……時以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筠庵會議,與名者千二百餘人,以一晝二夜草萬言書,請拒和、遷都、變法三者,……遍傳都下,士氣憤湧。」
  在十年動亂中,這裡的楊椒山彩塑像被砸毀,香爐,祭器及石碑「楊椒山先生故宅」、「松筠庵」、「景賢堂」、「諫草堂」等均被毀壞。唯有景賢堂、諫草堂牆壁上的刻石僥倖得以保留了下來。北京市人民政府1984年5月24日將這裡列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