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之困:房地產綁架了一個民族

作者:時寒冰 發表:2006-10-09 10: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下,房子不僅成了事兒,而且成了天大的事兒。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政府官員,都不可不關心房事。房事集聚了天下眾多的資金,集聚了天下最會投機和最不會投機、短時間暴富和長期苦大仇深的人群,因而,時刻牽動著普通百姓和決策層的敏感神經。
  
    然而,房事除了帶給少數既得利益者的是快感之外,帶來更多人群的則是索然無味的苦悶、擔憂和痛苦。房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影響乃是左右人們的生活,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給眾多人群心理上留下如此之深的陰影。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房事正在走入一場困局……
  
    住房摧毀了許多人的生活,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房子,等真正擁有房子之後才發現,自己窮得已經只剩下了房子。
  
    4月26日,北京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成為房奴那是活該啊。」他說,解決住房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租房等,如果不理性消費,買不起房的去買房,最後日子難過,那是活該。
  
    開發商這樣說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租房要有房可租,前提是政府提供足夠的廉租房,如果政府不提供廉租房,消費者到市場上租房,必然導致租金的暴漲,將租房者逼入絕境,這種常識何以被漠視?
  
    上世紀七十年代,埃及曾經出現了比我們目前還嚴重得多的住房危機,但是,埃及政府通過建衛星城經濟型住宅、建青年公寓(租、售價格都比較低,以收回成本為原則)、低息貸款等措施,解決了這一問題。本著類似的思路,我國於1998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盡快建立起以經濟適用房為主和租售並舉的住房供應體系。然而,迄今為止,大部分地方走的卻是只售不租的路線。房屋的供應結構就決定了,老百姓除了買房,並沒有更好的選擇。
  
    地方政府不執行中央租售並舉的政策,在事實上剝奪了老百姓租房的權利;開發商藉助權力之手哄抬房價,又剝奪了相當一部分人購房的權利。可笑的是,譏諷公眾一味買房不租房的往往是導致這一局面的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們。房地產市場不僅顛覆了住房供應結構,也顛覆了人們正常的思維和道德觀。強勢者在剝奪了公眾的權利之後,反過來居高臨下地教育他們應該以怎樣的觀念去生活,這是怎樣混亂不堪的一種邏輯?
  
    一對兒青年夫妻為了買房,往往是兩個家庭共同出資繳納首付,從事業心正強的青年到白髮蒼蒼的老者,次第淪為房奴。在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尚且建立的情況下,當無數家庭被操縱房地產市場的既得利益集團敲骨吸髓,這些操勞了一生的人被徹底綁架,誰為他們的未來著想呢?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創造力源於青年人的努力和奮鬥,當這些青年人的目標定位於房產,當他們的理想被住房牢牢束縛,當他們為了住房身心力竭,他們的創造力又將被置於何方呢?因為住房,許多人不得不拚命地工作,甚至不敢往教育上去投資,他們揹負著一個沈重的枷鎖,難以分享生活的快樂,等到還完貸款一生中最好的時光也已經渡過,下一個接力棒由自己的子孫後代來揹負,現狀持續下去,他們同樣難以擺脫因住房帶來的沈重壓力……
  
    在地方政府與開發商獲取巨額暴利的背後,是一個被綁架的民族,是一個民族被壓抑和摧殘的創造力。縱觀當今世界,哪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為了住房而勞作?
  
    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通過媒體(前者用權左右媒體,後者用錢影響媒體)的宣傳,不斷扭曲人們的觀念,告訴人們購買大房子、購買豪華房子生活將是多麼有身份,將是多麼有品位,將是多麼幸福。一些淪為二奶甚至三奶的專家、學者、官員,分析住房投資的重要意義,鼓吹購買第二套、第三套住房。一些地方在城市規劃中,甚至將家家有住房寫入規劃……這種住房觀念的傳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住房幾乎成了生活的全部。而在世界上一些國家,政府是不允許居民購買兩套住房的。
  
    鼓吹住房升級的宣傳對於青年人的誤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觀念影響了中國一代有一代人,但這一觀念止於住房。當今主流的觀念不斷告訴年輕一代,擁有住房,才是最重要的。因而,許多月光一族將目光投向父母——這個操勞一生的群體還沒能喘口氣,又被迫替後輩們背上枷鎖。這注定了一個群體的悲壯。
  
    地方政府與開發商們,試圖通過住房高於一切觀念的灌輸,為自己培養足夠多的房奴,有了足夠多的房奴,就有了足夠豐富的財源。然而,這種做法卻是一種近乎殺雞取卵的瘋狂,它在抑制了一個民族創造力的同時,也綁架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未來。
  
    內需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最持久最穩定的力量,然而,我國內需屢拉不動。為什麼?老百姓被掏空了。去年5月,《福布斯》發布的「全球2005稅務負擔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內地是全球稅負第二重的地方,僅居於法國之後,也是亞洲稅負最重的地區。問題是,世界上許多稅負重的國家,納稅人都享受到了相應的服務,我們得到了什麼?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帶來的壓力,無不由老百姓自己承擔。
  
    企業稅收負擔過重,不利於企業再投資和擴大再生產,而公民稅收負擔過重,則會嚴重抑制消費的釋放,不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正因為這一點,西方國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不斷實施減稅計畫,目的就在於休養生息。
  
    而我們正好相反,除了沈重的稅費,還有居高不下的教育費用、醫療費用。其中,住房更是猶如一個巨大的枷鎖,既綁架了現實中的人,也綁架了人們的未來。人民銀行曾作過一次「儲蓄目的」的調查:居民儲蓄的目的依次是攢教育費、養老、買房裝修。此三項被媒體戲稱為「新三座大山」。「新三座大山」上漲速度越快,人們對未來的擔憂越沈重。尤其是在社會保障體系缺位或者不完善的情況下,人們會本能地將可能面對的風險放大。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預期,成為儲蓄擴張的強大動力,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從長遠來看,這種經濟結構是非常脆弱的。安居樂業,自古都是為政者的目標,住房本身就應該是帶有福利性的,至少,在市場化的同時,一部分帶有福利性質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是不能缺位的。退一步說,即使住房完全市場化,政府也不應該從中獲取巨額利潤,沿著公眾無助的哀嚎堆積財富和虛幻的政績。
  
    由於住房,原本溫情的城市,正因為住房顯出其冷酷的一面。在一座座高樓大廈建起來時,窮人被無情地趕出市中心,趕到交通不便的市郊,在事實上催生了「窮人區」和「富人區」的形成。為什麼有車的富人非得住在擁擠而噪雜的市中心,卻不願意象外國人那樣選擇住在更宜居的郊外?住房觀念的誤導是一個重要因素,仇貧觀念、財富炫耀觀念大行其道也是重要因素。由於資本無所不能,由於財富可以呼風喚雨,窮人的利益被蔑視。在現實的中國,住在市中心的豪宅,代表著身份和財富。在這種標籤下面,則是日漸對立的貧富群體,是可怕的社會隱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