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中國高中生性開放態度令人吃驚

發表:2007-01-13 01: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教育機構所做的一個調查顯示,中國當代中學生對待性的開放態度遠遠超出他們父母的想像。有人認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偷嘗禁果是整個社會經歷30年改革帶來的後果,也給中國性教育現狀提出了挑戰。

*調查結果*

超過半數的受訪高中生可以接受一夜情;6.2%的受訪學生已經有過性經歷;幾乎所有的受訪女學生都表示會同意男方提出的發生關係的要求。這些數字就是北京的教育機構在2300名高中生中所做調查的結果。這份星期四發表在中國官方的中國日報上的調查顯示,學生們初次發生性行為的平均年齡是15歲。

參與調查的2千300名高中生來自北京市宣武區,他們中的3成人說,只要雙方願意,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沒什麼大不了;而55%的學生說,是否發生關係要看雙方是否相愛。在被問到如果男方提出性要求自己是否會滿足他們時,接受問卷調查的1千300名女生中只有6個人說「不」,很多人回答說,「只要他愛我,我可以同意。」

*社會幾十年變革轉型結果*

對於在傳統上一向崇尚貞操的中國社會來講,高中生這種對性的開放態度讓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吃驚。但是,有學者指出,這種反叛的城市青少年文化正是中國社會30年轉型的結果。

與他們父輩不同的是,現在的青少年擁有很多渠道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由於未成年人佔網路用戶的20%,充斥在網站上和垃圾郵件裡的煽情與色情內容都某種程度影響青少年,使他們在青春期原本很正常的對性的好奇得不到恰當的引導。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張梅梅說:「新的一代對性持開放的態度,我們得出結論只能是,這是社會快速變化的結果。」

*缺乏適當性教育及引導*

同時,學校和家長對於越來越早熟的孩子們似乎缺乏足夠的準備和引導。比如,很多人覺得偷嘗禁果是不愛學習的「壞孩子」才會做的事情,但是,2004年出版的一本名為《藏在書包裡的玫瑰》的調查報告採訪了13名有過性經歷的北京中學生。調查者發現,這13個人裡,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三分之一來自重點中學,甚至是名聲顯赫的學校;再者,生理上已經開始出現性特徵的青少年往往無法從老師和家長那裡得到關於性、異性和安全性行為等問題的指導。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的調查報告發現,13個孩子初次性交時都不用安全套;他們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父母與教師都不知道他們有過性交經歷。

由於性在中國的主流文化中一直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地位,青少年很難得到一個健康公開的討論性問題的環境,在學校和家庭這道「官方」的大門被關上之後,他們只能通過「地下」渠道偷偷摸摸地去揭開性的神秘。而很多人通過網路、遊戲、電影、書刊瞭解來的東西往往只能刺激他們對性行為的嚮往,而對於與之相關的安全措施、性心理等卻沒有足夠的準備。

比如,在受訪的2千300名宣武區高中生中,超過40%的有過性交行為的人說,他們初次性交時沒有使用避孕措施。《藏在書包裡的玫瑰》一書中所訪問的女學生說,偷嘗禁果後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認為自己和妓女沒有太大區別。

*各界對性教育現狀擔憂*

越來越普遍的中學生性行為引起各界對中國性教育現狀,特別是缺乏避孕和防治性病教育的擔憂。目前,中國大陸每年的150萬墮胎婦女中,有四分之一是未成年少女,少女懷孕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據大洋網報導,廣州市各大醫院的婦科門診都記錄很多未成年少女墮胎的病例。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04年3月未成年少女人流的有10人,藥流8人,年齡介於16到20歲。據醫生介紹,來做人流的未成年少女中,最小的只有13歲,而以17歲的最多。

雖然流產帶給未成年人身體和心理的傷害不言而喻,然而諸如在街頭宣傳使用避孕套,向青少年發放避孕知識和避孕工具一類的做法,還是很難得到家長和學校的完全認同。

*應改變社會談性色變現狀*

據北京晨報報導,北京市性教育協會理事宗春山說,完整的性教育教材內容應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律4個方面。目前北京基本沒有這種專門的性教育教材,中學裡雖然開設生理衛生課,但是一些青春期性教育知識常常被當作「敏感內容」而被跳過去不講。

宗春山認為,應該從幼兒園開始就有性教育,因為這時候孩子們還沒有進入性敏感階段。他還說,教育青少年的責任在老師和家長身上,而推行完善的性教育的關鍵之處和難處也在於教師和家長總是提「性」色變,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和障礙。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