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國特色一起經常出鏡的四個字則是國際慣例。本來,國際慣例是個好事情,對中國社會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會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但是,正像中國特色的庸俗化一樣,國際慣例在中國竟然被綁架成了一種替不要臉行為辯護的最好藉口。比如說,漲價時候,收錢時候,制約、折騰、忽悠人民的時候,絕對可以拿出很漂亮的國際慣例來張目;當然,在用國際慣例掠奪人民、欺騙人民的同時,服務和思維卻永遠是中國特色的。用一句被我篡改了的2007流行語來說,就是:扯國際慣例的淡,讓中國特色來解釋後果吧。
在我看來,特色是一種標籤而不是一個藉口,中國特色的含義應該是中國本身的特點特徵特質,而不應該成為落後、不思進取、巧取豪奪甚至愚昧的理所當然的藉口和擋箭牌。可惜的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特色卻往往混淆了這些,所以成了笑柄並且為人詬病和憎惡,以至於被我扇一巴掌,也就不是什麼委屈的事情了。(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