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傳奇 無影腳一生只傳三人(圖)

發表:2007-04-02 11: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關於黃飛鴻的影片我們或多或少可能都看過一些,像《王者之風》、《少年黃飛鴻》、《獅王爭霸》、《男兒當自強》等等。90年代末香港導演徐克拍攝的《西域雄獅》,正好成就了黃飛鴻題材的第100部影片,有誰的電影題材能達到100部呢,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和美國的「007」系列是比較多的電影劇集了,但都遠不及黃飛鴻電影系列,這也因此創下了吉尼斯世界記錄集數最多的電影。其實我們一般瞭解的中華武林都是以金庸、古龍、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家筆下的武林為依據的,在這些人的筆下,黃飛鴻並不存在。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如果他不是小說中的人物,那他的武林技藝真有那麼出神入化嗎?我們將和您一起去探尋他的傳奇人生。

黃飛鴻

這裡是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嶺祿舟村,距離廣州市大約30多公里。驅車半小時就可以到達。古老的青石路鋪成的狹窄小巷,依然保持著20世紀初期廣東民居的樣子。沒走多遠,就有一棟兩層樓的紅磚房,村民說,這裡就是一代武術大師黃飛鴻的故居所在地。

1847年黃飛鴻出生於廣東佛山,這張照片是黃飛鴻生前惟一留存的一張,現被佛山黃飛鴻紀念館收藏。其父黃麒英是清朝末年的「廣東十虎」之一。五歲開始黃飛鴻就隨父習武,自小就跟隨父親在街頭賣藝售藥 ,盡得一身家傳的洪拳功夫。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當地有一個很出名的拳師,他看到黃飛鴻那些表演的時候,說你的功夫這麼厲害,能不能跟我比一比這個棍法,那時候用的是五郎八卦棍,兩下子一聽棍響,這個棍已經脫手,把它打掉了,14歲人家封他叫少年黃飛鴻,少年英雄,16歲他就開武館了。

影片《少年黃飛鴻》專門講述了黃飛鴻的少年經歷,其中有些事實也是確有其事。少年時期的黃飛鴻之所以聲名鵲起,主要是由於一次和洋狗打擂臺的故事。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有一個洋人帶了一頭洋狗,很會打架的那個狗,那個時候你給多少錢,能夠打贏它回去有獎金多少錢,那個時候我們中國有很多武士、很多拳師去打都失敗了,有些拳師還掉了性命,有人講黃師傅你為什麼不想去試試,為我們中國功夫爭一口氣。他就用這個手一仰,這個狗就看這個手就跳上去,他一腳用腿打住這個狗下陰,這個手一跳的時候就打到狗的鼻樑,這個狗一翻兩下就死掉了,後來黃飛鴻把他的經驗,把「猴形拐腿」編進無影腳中的一招。

■ 無影腳

既然確有黃飛鴻其人,那人們就會想到他的武功絕技無影腳,就像說到李尋歡就想起小李飛刀一樣。無影腳顧名思義有點兒來無影去無蹤的味道,那無影腳到底是怎樣一個來歷,它究竟是怎樣一種武功絕技呢?

佛山黃飛鴻紀念館學員:南方的拳種全都是以手、腰為主要的,而忽略了腳下的功夫,而黃飛鴻比較創新一點兒吧,把北方的一些腳的套路,也融入到南方拳裡面,所以南方拳武術師傅看見他的腳比較突出,所以可能慢慢慢慢地把他誇張了一點兒吧。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 但是我們打的時候可以打到腳打……這個力度可以發揮我們八分之一可以打出去,因為我們打地,怕抓我的腿,一抓我們就把這個馬步一站就打他,所以我們腳法要快、要猛、要沉、要穩。

確切地說,無影腳是一種聲東擊西的做法。在武術上這應該不算什麼獨門絕技,但特殊的地方就是,突出了攻擊身體下盤的技巧。在眾多影片中,無影腳被刻畫得出神入化,扣人心弦。這樣的武打場面當然帶來的是強烈的視覺衝擊,但影視劇畢竟都有藝術加工的成分,真實的無影腳果真有如此大的威力,真有那麼神奇嗎?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這個無影腳不是像一般電影、小說那樣,在空中跳幾十下,打打打,看著很漂亮,這個無影腳是一個紮紮實實、真真正正的功夫,並不是這麼漂亮的,它打出的時候聲東擊西,擾亂敵人的目標以後,發腿攻擊對方,所以叫做無影腳。

余志偉是黃飛鴻無影腳功夫的正宗嫡傳弟子,屬於黃飛鴻的第三代傳人,他在國外傳授武術時,無影腳的功夫曾令北美習武者眼界大開。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我還在加拿大教拳的時候,有一個老外跑進來,他說我是學空手道的,我要跟你比武,這時我還知道他伸了一腿一腳(演示),就是一個很意外的,我就是一閃他,就往他的臉上一撥他,一撥他他一退,我一捶打過去,當時我沒有打他的下陰,我打他旁邊這裡,啪一腳,他就不能動了,厲害的時候他就麻痺了,整個腿跪在地上。

無影腳強調的是腳法,在以快制敵的同時,保證腳下方寸不亂,只有腳下沉穩才能出手敏捷,才能抵擋和消解外來的攻擊。因此紮實的馬步功底是這項絕技的根本。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我師傅跟我說黃飛鴻這個無影腳很厲害,但是你基本功做不好的時候,不能打出來。那個時候師傅也跟我說,為什麼我等12年後才教你無影腳因為12年前教你沒有用的,你站了12年的馬你現在馬步可以有一個「穩」字,所以可以教我無影腳的基本功。

無影腳發招前先以手使出快招,讓人眼花繚亂,待其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上盤,再忽然起腳攻其下部,此招凶狠異常,因此在傳授這項絕技時,一定會選擇性情比較好的弟子傳授。因為習武之人要講武德。「武」這個字是由「止和戊」兩個字組成的,意思是停止戰爭,而不是挑起爭鬥。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有一次師傅叫我進去,叫我跪下拜,他說今天我要傳授你無影腳,為什麼我要叫你拜呢,就是因為無影腳是很毒辣的,是很風險的。我們學武功的人,為了維護正義,為了維護自己的性命,逼不得已的時候才用這個武功,但是前提還是不要傷害對方。

黃飛鴻一生只將無影腳傳給了三個人,梁寬、陳殿鏢和林世榮。余志偉就是林世榮這一脈傳承下來的第三代弟子。幾十年過去了,由於沒有關於無影腳的全面記載,基本上都屬於口耳相傳,所以至今關於無影腳還有一個有趣的爭論,那就是無影腳究竟是百試不爽的一招腳法,還是多招組合的一套腳功呢?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我師傅教我無影腳的時候,他說有進攻的無影腳,有防守的無影腳。那個時候我就想到可能這個無影腳不是一腳兩腳,應該是360度腳。每一個方位來我都可以用,好像我現在右腿前左腿後,就是這個方位,從後面來怎麼辦,從這裡來怎麼辦,已經有一套方案了。我認為黃飛鴻這個無影腳這麼出名,不應該是單單是一腳,應該是整套的腳法。

■ 「寶芝林」

從小習武賣藥的黃飛鴻在父親黃麒英的影響下,不僅武功高強,醫術也很是了得。1882年,也就是黃飛鴻35歲那年,因治好了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多年的腳疾,被贈予「醫藝精通」的木匾,加上武藝精湛,深得劉永福賞識,特聘請他為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

1895年,由於父親去世,黃飛鴻繼承了父親在廣州仁安街的跌打醫館,這就是他一生中行醫濟世、廣收門徒的重要場所 「寶芝林」。

寶芝林是取寶劍出鞘,芝草成林之意,然而黃飛鴻並沒有看到芝草成林的那一天。1924年10月,廣州國民政府鎮壓商團暴亂,「寶芝林」受到牽連而被燒燬。經營了數十年的寶芝林就這樣付之一炬。這是2001年佛山市政府為了紀念黃飛鴻的醫學武德專門修建的黃飛鴻紀念館,館內力求還原黃飛鴻當年在「寶芝林」行醫治病的原貌。這一位正在取藥的文弱女子就是影片中經常被戲說的十三姨——莫桂蘭。

■ 十三姨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十三姨這個人物,但是莫桂蘭卻真有其人,她就是黃飛鴻的第四任妻子。莫桂蘭也是廣東人,自幼喜好練武,性格有些像男孩,有人給她提親,要麼別人認為她沒有女人味,要麼就是她嫌對方沒有男人味,然而在一次舞獅表演大會上,19歲的莫桂蘭邂逅了比她大45歲的黃飛鴻。

1911年,已經64歲的黃飛鴻仍然熱衷於舞獅表演,但在一次表演中不小心將布鞋舞掉,飛出身外,正好擊中了在台下觀看的19歲的莫桂蘭,為表達歉意,黃飛鴻事後專門登門道歉,卻因此成就了一樁老少姻緣。沒想到舞獅成就了黃飛鴻與莫桂蘭的這樁老少姻緣。在南方有句諺語叫「有祠堂處,必有舞獅」,說的是只要在節假日,在祠堂、集 會的地方都會有獅子表演。在這種傳統民俗的熏陶下,黃飛鴻小時候在街頭賣藝時,就經常做舞獅表演,這就是黃飛鴻少年時在街頭舞獅賣藝的圖片。在舞獅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採青。採青是什麼意思呢,青就是獅子要吃的那個東西,它可以是青菜,也可以是水果。只要是能吃的就行。採青就是要把青咬下來。然後把這個青送給別人,以表示送福。那這個青是怎麼摘下來的呢?我這有一個真實的獅子頭,現在我來表演一下。眨眼睛時把這根線一按,表演嘴唇的開啟,拉線,最後把青採到。

■ 舞獅

1840年鴉片戰爭前,有人曾比喻中國是一頭熟睡百年的雄獅,為了喚醒沉睡的雄獅,於是就有了醒獅這一說法。在南方的許多建築中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獅子的形象,門上,屋前,檐角,都有各具形態的獅子把守,神態萬千、威武莊嚴。但它們畢竟是靜止的,怎麼能夠讓獅子活起來呢?於是有人想到做一個獅子形狀的外套,通過人的表演來實現。剛開始是一個人來舞動獅子,但氣勢不夠,顧了獅頭顧不了獅尾,於是發展為兩個人一起舞獅。當獅子騰空躍起時,舞獅尾的人要把舞獅頭的人舉過頭頂,而且還要求氣力十足,行動矯捷,而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因此習武之人在這點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佛山醒獅會秘書長張傑奎:以前很多武館它都有舞獅子,武館大家互相交往,也不一定都拿手出來大家進行較量,但是通過舞獅子,可以看到你的武館,你的功架是怎麼樣的,舞獅子很講究,特別是南派,要求腰,橋,馬、肩、胯、腕,比如說你舞獅子的時候用你的腕力,用腰力所以都很講究的。

舞獅者的著力點是腳,支撐點是手,雙腳控制身體的平衡,雙手控制獅頭的平衡。而保持兩個平衡的關鍵就在於中間的用力點——腰部。如果用兩個三角形來表示,那就是在兩腳和獅頭與腰部之間形成了兩個類似三角的支撐。三角形的穩定性是最好的,掌握了用力點這個技巧,舞獅才能應付自如。而這個三角支撐其實就是馬步功夫在舞獅中的運用,武藝高強的人在舞獅時就能充分地發揮三角支撐的作用而顯得舉重若輕,從容不迫。作為廣東武林高手的黃飛鴻是怎樣把拳腳功夫和舞獅技藝巧妙結合,一代獅王果真名不虛傳嗎?

佛山醒獅會秘書長張傑奎:黃飛鴻也是喜歡舞獅,而且黃飛鴻他是最大特點是叫飛陀,好像是一個繩鏢式的東西,前面有一塊東西,後面就是繩子,高青很高,沒辦法拿得到的時候,他就用飛陀把那個青給勾下來了,所以按照這個說法他應該是一個舞獅的高手。

■ 高徒

被譽為一代獅王、嶺南名醫、武林高手的黃飛鴻,一生只有兩個高徒,一個是英年早逝的梁寬,25歲因病去世。另一個就是林世榮,因為以賣豬肉為生,人稱豬肉榮。林世榮不僅秉承了黃飛鴻的習武精神,將黃氏武功傳承下去,而且還著書立說,整理了黃飛鴻的掌門功夫鐵線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等多種南方拳法,其中還摒棄了以往南派拳法中一些重複且笨拙的動作,獨樹一幟,成為黃飛鴻一脈的代表拳法。一時風行全省,並遠傳至港澳、東南亞甚至北美等地,歷久不衰。

朱愚齋,林世榮的弟子,20世紀30年代,他首次撰寫了《黃飛鴻別傳》一書,從此關於黃飛鴻題材的文藝作品便層出不窮。1949年,由粵劇名伶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傳》在香港大獲成功。兩年後《黃飛鴻傳》又被搬上了粵劇舞臺,同時把南派武打以及精彩的獅藝表演融入其中。從關德興到成龍、李連杰、趙文卓,黃飛鴻的銀幕形象可謂長盛不衰,堪稱文化史的一段傳奇。這些影視作品的問世,不僅宣傳了中華武術,更重要的是傳播了武術精神。

黃飛鴻第三代傳人余志偉:黃飛鴻在美國很厲害的,在李小龍之後,他是其中一個外國人都知道的功夫,要不然黃飛鴻的電影在外面很厲害嗎,很多人看嘛,所以我們很多黃家的師兄弟、同門啦,在外面發揚洪拳,要打出一個名堂出來,所以我們黃家功夫在外面可以算髮揚光大。

20世紀60年代,號稱香港播音皇帝,同時也是黃飛鴻第四代門徒的鐘偉明在電臺播講黃飛鴻的小說時,只要「話說黃飛鴻」一起,人人都往家裡趕,如果有人沒來得及趕上,一路走過去,情節一點也不會錯過,因為家家戶戶都在收聽。也正是有了各種小說、廣播、影視劇的傳播,黃飛鴻的影響越來越大,再加上黃飛鴻的門徒在世界各地傳授武藝,使黃飛鴻聲名遠揚。

黃飛鴻從16歲開始設館授徒,到寶芝林懸壺濟世,廣收門徒,發揚中國武術,縱橫江湖幾十年,到最後成為一代武林大師,然而最終的結局卻令人感到意外。1924年,寶芝林醫館被燒燬後不久,次子又遭遇不幸被人槍殺,黃飛鴻從此一蹶不振,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77歲。出身貧寒,一生節儉的黃飛鴻,死時竟沒錢下葬 ,在其弟子的幫助下,才葬在了廣州白雲山麓。這和黃飛鴻身後名揚海內外的情形比較起來可以說是大相逕庭。後來,莫桂蘭帶著黃飛鴻的兩個兒子移居香港設館授徒,繼續傳授黃飛鴻遺技,直到1982年在香港去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