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面具參加北京奧運?(圖)
8月25日, 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在日本大阪舉行,85位參賽的各國好手,竟有1/3的人因天氣潮濕、炎熱而脫水或暫時休克,不得不中途棄權。
由於這幾乎是2008年奧運會前最後一場國際大賽,人們自然而然想起了北京:同樣濕熱的天氣,再加上北京不輕的空氣污染,後果將如何?
自北京取得奧運主辦權以來,其酷暑和空氣質量就一直令各國馬拉松、鐵人三項和自行車等長距離戶外項目運動員和教練員憂心忡忡。
耐力項目的運動員在比賽時一分鐘要吸入高達150立方分米的空氣,10倍於坐在辦公室裡的上班族。污染空氣中的臭氧和粉塵可引發哮喘,但大部分症狀都會在24小時內消失。
為獲得奧運會舉辦權,中國政府在2001年的申奧報告中承諾,到2008年,北京將會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危險污染物的濃度降至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水平。同時許諾,將北京的顆粒物(煙霧成分之一)濃度降至與發達國家主要城市大致相當的水平。
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測算,這些承諾仍沒能兌現,北京大氣污染指數仍比該組織建議的安全標準高出近3倍。臭氧、二氧化氮、硫酸鹽懸浮顆粒物等空氣污染物含量也超標依舊。
戶外項目改期風波
2007年8月8日晚19時,慶祝北京奧運倒數一週年晚會在天安門廣場上演。與此同時,美國cnn在大洋另一側採訪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討論了北京奧運會的準備工作。羅格作為國際奧委會官員,首次公開提到北京奧運會可能因空氣質量差而改變賽會日程。
他說:"我們(國際奧委會)把運動員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和大家有同樣的擔心,那就是北京的天氣和環境,尤其是空氣質量。對於像馬拉松、自行車之類的耐力性項目,如果污染嚴重的話,就需要推遲或改期舉行了。"
如果上述賽程改期計畫成行,2008年奧運會將成為現代奧運歷史上因為舉辦城市環境污染問題而更改日程的第一次奧運會。此前的改期案例都是受天氣因素制約較大的滑雪、帆船、賽艇等項目。
比賽可能改期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受到各參賽隊伍的抗議。耐力運動的訓練非常嚴格,一年的計畫,就是圍繞著預定的比賽時刻進行。臨時改期,所有事前的準備基本作廢。羅格隨後也表示,一些耐力性項目,即使有可能推遲,時間也不會超過數小時。
北京並非第一個受空氣污染困擾的奧運舉辦城市。儘管缺乏準確的原始數據,但人們普遍認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都不同程度存在空氣質量不合格的問題。
關於參賽運動員受到舉辦城市空氣污染干擾而影響競技水平的問題,此前一直是國際奧委會和舉辦國家共同守護、低調處理的秘密,許多披露具體數據的研究成果常常被刻意發表在一些發行量很小的學術刊物上。雅典奧運會所聘請的環境科學家賽後所發表的課題結題報告最初只有德語版本。
美國奧委會(usoc)負責協助運動員適應炎熱天氣、污染和其他艱難環境的專家randy wilber曾在一個小規模學術座談會上透露,由於污染,2004年奧運會上有超過20%的美國運動員呼吸困難。
隨著傳播、通訊手段的進步,北京奧運空氣污染對運動員影響的討論,比以往任何一屆奧運會都更加公開化了。
佩戴面罩參賽?
"你需要尊重比賽條件,不管炎熱、寒冷還是污染,你不應該懼怕它們。唯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將影響程度降到最低,這也是我的團隊前進的方向。"世界女子馬拉松記錄保持者,英國選手paula radcliffe這樣回答媒體。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這位有"馬拉松女皇"稱號的選手因體力不支中途退出比賽,無緣金牌。北京奧運會將可能是這位已經33歲的馬拉松名將為英國奪金的最後舞臺。
paula radcliffe患有運動性哮喘(exercise induced asthma)。一般認為,北京空氣質量對有哮喘病史的運動員可能有嚴重影響。
這位女子馬拉松世界記錄保持者和她的丈夫兼經紀人,近年來為備戰北京奧運四處諮詢世界頂尖的抗污染專家。
radcliffe已根據北京的污染情況,在服用藥物上作出調整。專家還建議她作最壞準備,開始為佩戴空氣過濾面罩參賽作適應性訓練。
儘管北京市一直按舉辦"綠色奧運"的要求,採取大量措施整治環境,到目前為止已經投入1000多億元人民幣用於環境治理,但目前情況並不樂觀。
許多備戰北京奧運的運動員也和paula radcliffe一樣作了各種最壞打算。
2005年春天開始,美國奧組委組織了數場關於運動引起的哮喘和空氣污染關係的知識普及講座。已退役的運動員gale bernhardt在他的博客中回憶,有一次,美國空軍抗污染專家作的"過敏、哮喘、eia運動員應警惕的空氣污染問題"講座使人們意識到,即使從來沒出現過哮喘症狀,在嚴重空氣污染的地區比賽也可能會即時引發運動性哮喘或過敏。
美國體育衛生專家並不認為他們是在危言聳聽。俄亥俄州立大學哮喘中心副主任jonathan parsons的一項最新研究公布,他的實驗室在2006年為107位美國專業選手進行哮喘測試,1/3的人可能在污染環境或粉塵刺激下突發呼吸性哮喘。
美國奧委會公關經理lindsay dewall近日證實,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美國運動員將配備活性炭空氣過濾面罩、消炎用的布洛芬(ibuprofen)和抗哮喘藥物以應對北京污染。 8月,美國奧組委專家randy wilber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北京空氣中高濃度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會使跑步運動員出現呼吸問題,高濃度的二氧化硫會刺激眼睛,給射擊和射箭運動員造成影響。美國奧組委將為運動員配備借鑒軍方設備的活性炭面罩。
儘管佩戴面罩參賽的主意將使東道主北京喪失"面子",並非好客人的作為,但美國奧委會專家從保護運動員健康的角度出發,沒有放棄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試驗。
2006年北京世界青年田徑賽的練習賽上,美國田徑協會運動專家david martin曾負責指導運動員試用面罩。當時的面罩只夠把許多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排除,但無法令運動員自由呼吸。經過一年改進,dr.martin表示,他們的面罩研究取得積極進展。"我不能透露過多的細節,我們仍在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如果到奧運開始,情況仍不夠好,我們將考慮建議運動員帶著裝備出賽。"
美國選手現已開始戴面罩比賽的適應性訓練。9月15日,作為奧運測試賽的 "2007北京bg鐵人三項世界盃"上,25歲的美國選手jarrod shoemaker戰勝hunter kemper和andy potts,取得北京奧運入場券。
他在賽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接受專家建議佩戴面罩可能是其超水平發揮的原因之一。他說,在北京比賽期間,無論是外出還是訓練都會戴上面罩。
儘管他花了一段時間才習慣,但戴面罩呼吸和直接接觸北京空氣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面罩使他呼吸道潔淨,從而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jarrod回憶說,他在去年的北京鐵人三項邀請賽中曾感到呼吸困難。
美國隊並非唯一研究運動性哮喘與空氣污染關係的奧運參賽隊。今年8月澳大利亞宣布,將在50人的醫療隨員編製中,歷史性地添加一名哮喘醫師。
澳大利亞的國際級哮喘專家karen holzer將陪同代表隊前往北京。澳大利亞隊隊醫主管peter baquie表示,在2006年北京世界青年錦標賽上,空氣污染曾嚴重影響澳大利亞水球隊和田徑運動員的表現。dr.holzer的加盟將極大幫助運動員調整訓練時間地點、學習使用面罩、空氣淨化器等設施對抗污染。
"遲到""早退"防污染
好運北京測試賽期間,日本奧委會官員也曾前往北京考察空氣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日本奧委會的杉田正明委員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日本頂級選手中有兩成多患有哮喘,受刺激後容易發作。隊員的身體不可能適應空氣污染,在行動時最好戴上口罩,準備好預防結膜炎的眼鏡、手巾。
除藉助器械,"遲到"和"早退"成為另一種對抗奧運空氣污染的策略。英國奧委會8月初透露,英國隊將在澳門設立北京奧運會大本營。英國奧委會醫生marco cardinale說:"你不會希望你的運動員去適應污染的空氣,你只想在比賽前儘可能避免接觸它。"
挪威運動員、25個世界盃獲得者的gunn-rita dahle則表示:"我將儘可能短的待在北京,儘可能多的待在酒店裡。"她去年在北京參加登山自行車邀請賽後曾感到身體嚴重不適。當時她就指出,北京是她比賽過的地方中污染最嚴重的。
今年2月,美國奧委會秘書長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曾高調簽署一份意向協議書,地處鬧市、地理位置便利的北師大有可能作為美國奧委會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大本營"。而現在看來,美國人可能也"變卦"了。
北師大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自2月簽訂協議後,雙方工作再無進一步具體落實。據報導,美國隊明年將把大本營安在離北京1小時15分鐘飛行時間的韓國釜山。為使運動員儘可能少的接觸污染空氣,部分美國知名選手將無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而是在賽前最後一刻到達北京。
而彭博社8月8日的報導則說,除了面罩,美國奧委會將沿用雅典奧運會上一些對抗空氣污染的措施:馬拉松、鐵人三項、自行車等項目的選手將不住在奧運村。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美國馬拉松隊在克里特島上一直呆到比賽前兩天才飛赴雅典,以免受到更大影響。
可能的博弈
美國馬拉松記錄保持者deena kastor曾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自嘲:"我們(運動員)是如此地充滿力量,又是如此地敏感。床有一點不夠軟、飯有一點不可口,都會影響我們的表現,更何況是像污染這樣的大事。"
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醫院馬醫生則認為,外國代表隊強調空氣污染有可能是一種競技策略。
2005年,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主席阿爾內·永奎斯特在新加坡出席國際奧委會全會時表示,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偽造哮喘病病歷,以躲避奧運會上針對麻醉類藥物的檢查,而抗哮喘藥物中普遍含有可能提高運動員成績的類固醇成分。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就有45名運動員謊稱自己患有哮喘病,佔所有申報患哮喘病運動員的1/10。
儘管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趙建認為,用於幫助哮喘運動員藥物的興奮劑含量,其實遠遠不能達到可以提高比賽成績的目的。但他同時坦言,"興奮劑問題是警察抓小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沒人敢打包票,造假者不會打哮喘抑製藥物的主意。
甚至還有人認為,強調奧運舉辦城市的污染問題有助於提高運動醫學工作者在國際比賽委員會中的地位。目前,國際田徑協會每1到2個月就會收到一份北京奧組委發來的關於城市污染治理情況的報告。醫學和反興奮劑委員會與其聘請的外部專家一道,對北京提交的數據進行分析以衡量污染改善情況。
而國際田徑協會聯合會醫學和反興奮劑委員會主任dr. juan manuel alonso則認為,國際奧委會或其他國際比賽的決定者們在選擇舉辦城市時,應該對申辦城市的環境問題更敏感才對。alonso對媒體說:"他們不該在選好城市後才來問我們的意見,他們應該在選擇申辦城市前就尋求醫學建議。"
来源:鳳凰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 像漸凍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習近平個人(圖)
- 鳳眼果(組圖)
- 如何面對孤獨?夏目漱石給出心靈良藥(圖)
- 穿越時空 焦孟不離 楊六郎智收猛將(組圖)
- 【貫明專欄】金針花飄香在花蓮六十石山(組圖)
- 從星星初心到愛的回歸 永遠的《小王子》(組圖)

- 薄熙來其人:薄熙來與包裝術(圖)
- 溫家寶海外指點江家幫(圖)
- 「嫦娥一號"發回的首張月球探測照片可疑(圖)
- 杜世成腐敗案內幕大曝光後臺竟是吳官正(圖)
- 江胡鬥 薄熙來遲遲不去重慶當書記
- 南京奇聞 雙胞胎同母異父
- 注意周永康近日四川之行的真實目的
- 薄熙來麻煩不斷,趙本山大難臨頭
- 中共肺炎(又称武漢肺炎)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台鐵
- 拜登
- 川普
- 特朗普
- 國安法
- 貿易戰
- 習近平
- 華為
- 三峽大壩
- 新疆棉
- 長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國安法
- 漢光演習
- 國民黨
- 退黨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閻麗夢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賴清德
- 孟晚舟
- 關稅
- 邊境牆
- 彭斯
- 美國
- 貿易談判
- 劉鶴
- 王滬寧
- 江澤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內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貪官
- 情婦
- 腐敗
- 反腐
- 打虎
- 官場
- 看中國
- 一國兩制
- 法廣
- 社交媒體
- 往事微痕
- 出賣國土
- FB
- 六四
- 朝鮮
- 加拿大
- 脫歐
- 央行
- 債務
- 槓桿
- 美元
- 貨幣
- 人民幣
- 歐元
- 日元
- 港幣
- 房地產
- 樓市
- 財政
- 財富
- 中產
- 海參崴
- 台灣
- 蔡英文
- 北京
- 劉強東
- 大媽
- 房價
- 疫苗
- 非洲豬瘟
- 大陸
- P2P
- 霧霾
- 基因編輯
- 防火牆
- 維權
- 709律師
- 上訪
- 法輪功
- 網絡審查
- 活摘器官
- 江東六十四屯
- 唐努烏梁海
- 長白山
- 白龍尾島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勞改營
- 言論自由
- 女主播
- 央視
- 華人
- 移民
- 華人
- 留學
- 海關
- 遣返
- 簽證
- 回國
- 入籍
- 綠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國
- 桂軍
- 抗戰
- 孫中山
- 蔣介石
- 宋美齡
- 鄧小平
- 林彪
- 劉奇
- 中共
- 皇帝
- 諸葛亮
- 易經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機
- 預言
- 奇聞
- UFO
- 外星人
- 壽命
- 文革
- 養生
- 紫鳳
- 貫明
- 李道真
- 軼飛
- 李雲飛
- 雲中君
- 辛思
- 夏聞
- 時代漫談
- 滄海
- 東方縱橫
- 唐柏橋
- 王尚一
- 江楓
- 黃清
- 李唐風
- 園丁
- 今濤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經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馬新宇
- 馬來啟
- 紫君
- 秦山
- 陳破空
- 戴東尼
- 曹長青
- 邢仁濤
- 瑜正
- 簡易
- 肖川
- 伍凡
- 顧言
- 歸瑜
- 乙欣
- 陳泱潮
- 徐沛
- 鄧正梁
- 研究發現:中國人質外交扭曲地緣政治格局(圖)
- 預計9月底香港負資產宗數將升穿1萬宗(圖)
- 送走癌末病患 醫師歌手用音樂安放情緒(組圖)
- 搖一搖搖到美女?國安部籲防5類「間諜」陷阱惹議(圖)
- 【中共高官被死系列】公安部革委會主任李震莫名吊在地溝裡(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