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古城:遠去的歷史牧歌 (圖)

發表:2008-03-21 01: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浮 梁 古 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使浮梁古城經歷千年風雨,依然讓人追憶、唏噓。歷史的輝煌早已遠逝,古城廢墟上的野草卻依然清香......

  古城繁華隨風而逝

  悠悠歷史古城,三面群山環抱,數不清的古樹古樟蘊成幽深蒼遠之勢。巍峨高大的城門樓上有一個八角亭,亭角有風鈴響,有八角之音,亭中有副對聯氣勢非凡:文照勝朝暉,紫煙連霄漢。只一句就寫出了古城歷史上的輝煌,令人想起那帆船雲集、遊人如織、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觀。這是舊時古城的縮影,離現在已相當久遠了。

  歷史悠久的古城布局形似八卦,城牆高1.6丈,寬丈許,全長20餘里,是歷代浮梁縣治所在。據《浮梁縣誌》記載,它始建於唐朝元十一年(公元817年),歷經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四年,風風雨雨長達1100多年。

  昔日的古城,沉睡在昌江河畔,殘垣斷壁充滿了神秘和悲壯。流連在故事中的古城,企望看見遠逝的歷史輝煌。然而,他們都早已消失在燈火闌珊處,唯有古城廢墟上散發出野草清香和歲月滄桑。古城根下一片片盛開的鮮花,喚醒對昨日奢華的追憶。

  老街上的記憶和傳奇

  原先的古城舊街,那條曾經佈滿李氏家族歷史碎片和李三保深深腳印的古城舊街,還有那條被古代文人白居易、蘇東坡、黃山谷、佛印、顏真卿、柳宗元、王安石、黃庭堅、范仲淹、楊萬里等乘著酒興、騎著毛驢流連忘返的古城舊街,古景依舊,古風依舊,舊街的概念仍屬於那個遙遠的年代。眼前只有無聲無語的河水,西風殘壁,逝者如斯,該有多少俠客和傳奇?該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和傳說?

  走在古城,也許會產生一種錯覺: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處,不知自己走在繁花似錦的盛唐,還是沐浴在宋時雨中,吹拂著元朝的風,抬頭望明時的月。此時一切歷史的古典氣象和神韻已融化在古城的空氣中,彷彿近在眼前,卻似乎可望不可及,歷史的旖旎映像到這座古城的靈魂中,隨手拾一塊殘磚斷瓦,都能感覺到歷史的凝重和幽遠。


    一群白色的鸛鳥從青山處飛來又在古城上空飛翔,順著鳥翅的白,古城像唐詩宋詞一樣古老而深遠,彷彿千年、百年遵循著詩詞韻律,走入五言七絕中,永遠永遠......

  中國第一古縣衙

  黃昏在千年古城裡開放,夕陽艷麗地紅著,像是一杯潑灑的葡萄酒,把整個黃昏都浸在微微的醉意裡。踩著靜靜的有些許落寂的細碎殘陽,漫不經心地在古城裡行走,就會看見江南第一衙成片的瓦屋頂和錯落有緻的馬頭牆,古縣衙屹立於古城,籠罩在一片晚霞之中,彷彿在傾訴歷盡了千年的滄桑,所有的權勢和威嚴都消失在朝代的更迭中,撿也撿不回覓也覓不到蹤影。

  第一次認識浮梁,是在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詩句裡,當然只是一掠而過,沒有留下什麼印象。當古縣衙突然聳立在我眼前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這是一處絕不應該被一掠而過的古縣衙。

  "七品芝麻官",是人們對縣官的通俗叫法,而浮梁縣署是全國唯一的五品縣衙。為何得此殊榮?因為浮梁縣"水土宜陶",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裏一直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朝廷派出的督陶官是正五品,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正七品的浮梁縣令不能直接向督陶官匯報工作,於是浮梁知縣得以欽賜正五品銜,所以浮梁縣署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房屋三百餘間,比一般縣級衙署規模大得多,它是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縣衙級別最高、建築規模最大、建造時間最長的五品縣衙,也是全國僅存的幾處古縣衙之一,故稱"中國第一古縣衙"。

  步入古縣衙,鳴冤的大鼓,威嚴的石獅,拴馬的石柱,在歲月的煙雲裡變得朦朧,唯有幾株蒼翠欲滴的古柏萬年青,還能憶起往日的情愫。再行幾步,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錯落有緻,廊道相接渾然一體。代表徽派建築的青磚黛瓦馬頭牆和中國特色的古縣衙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堂前那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的匾聯亦成為為官者人格的借鑒。大堂與二堂之間,是一處天井。在這封閉的古縣衙中,也只有仰仗這天井使人與天地相通,融於自然了。

  我走出古縣衙站在台階上東望昌江,一條青龍似的玉帶向南奔湧,河風帶著土地的味兒飄進古城。王朝的背影已隨風消逝,唯有這千年的古縣衙成為游者探幽訪古的佳境。

  千年紅塔千年風霜

  紅塔夕照,大雁南歸,為浮梁古代八景之一。紅塔的雄姿被一位僧人寫進了詩歌。詩歌到現在還很動人和出名。這首詩歌便是佛印大師的:"塔古鐘聲寂,山高月上還;古塔私自笑,有夢復何痴?"塔壁上拓刻著這首詩,字是清人唐英寫的。唐英,清朝督陶官。性情滲透了筆墨,字是又流暢又瀟灑。

  美麗的傳說,千年的景觀,固守著一種久遠、古樸的文化韻味,傳播出一種令人心醉的濃濃鄉情。

  據《浮梁縣誌》記載:西塔寺在西隅,唐太和六年(833年)僧度創。塔高十三丈,宋建隆二年(961年)縣黎文表倡造,明萬曆三年(1575年)塔重修。塔身六角七層,高40.47米,塔座85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樓閣式寶塔。它為中國名塔譜72座名塔之一,與西安大雁塔、開封鐵塔、安慶鎮江塔、南京靈谷塔、蘇州木塔、杭州六和塔齊名,是江西建造時間最早、迄今保存最好、塔身最高的江西第一塔。始稱"西塔寺"塔,始名"西塔",又稱"大聖寶塔"。後因塔身長年受雨水侵蝕,致使塔身被外滲紅壤漿液染紅,故而又得俗名"紅塔"。

  紅塔獨踞江南,莊嚴顯赫,乃歷代著名風景名勝,凡來浮梁的名僧名士必登高攬勝,流連忘返。紅塔入門處一副對聯引人注目:出入有僧皆佛印,往來無客不東坡。

  夜遊紅塔好像去赴一個千年的約定,美麗而神聖。

  夜深深,在紅塔邊緩緩散步,看風中低語的古樹,看樹葉滑落潭水,看綠苔暗侵石階,看夜鳥夢囈巢穴,看紅塔四周獨有的寂靜。

来源:明心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