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中多數人關心的是如何找到一份收入豐厚的工作,躋身許多專業人士的行列。目前,中國經濟正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不過,說到容易做到難。去年夏季,中國有近500萬大學應屆畢業生要找工作。而今年夏季,又將有560萬畢業生走出校園。
這些普通高校或職業學校畢業生中,有不少是家裡第一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因此抱著很高的期望。但儘管經濟蓬勃發展,就業市場還是僧多粥少,他們的期望往往難以實現。
"有句話說‘畢業即失業'。" 夏鼎(音)說,他去年畢業,跟許多同學一樣,因為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就決定申請讀研。
《中國日報》援引教育部的數據稱,2007年秋季,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為73% 。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指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的出生率非常高,那些嬰兒潮期間出生的人已經是成年人了,他們的孩子現在20多歲,很多上大學了。
他研究發現,中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局面將持續至2015年。
中國的大學校園硬體設施得到提升,但畢業生還是難以抵擋大批"海歸"的競爭壓力。
高薪難求
"大學生希望薪水更高,但他們沒有工作經驗," 哈繼銘表示,並稱企業寧可去其他公司挖人,也不太願意冒險僱用剛畢業的大學生。
他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於教育體系,看它培養出來的是適應社會的學生,還是只知道死記硬背一些概念。
為幫助畢業生就業,教育部組織了不少網路招聘會和現場招聘會,吸引了成千上萬名前來求職的年輕人。
"要是還能像以前一樣包分配,很多人都不會介意。" 夏鼎說。畢業包分配的制度是在1990年代後期才逐步退出舞臺。
當時畢業生都殫精竭慮,避免被分配到貧困地區,因為工資低且事業前景黯淡,但那些沒有特殊社會關係的人也只能無奈接受。
在當今高度競爭的經濟環境下,由於畢業生太多,往往起薪比較低,許多人擔心自己永遠都買不起房子。
1990年代後期的房地產改革,帶動了地產業繁榮,許多人一夜暴富,然而年輕人卻買不起房子。
"現在的畢業生面臨很多壓力," 夏鼎的母親憂心忡忡地說。她估計,貸款利率上調,意味著畢業生每月淨收入至少5000元人民幣,才可能供得起房貸。
"他們必須有房有車,要不然怎麽結婚?"(完)
来源:路透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