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酒德:漫談古代酒德

發表:2008-09-18 10: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文有文德,武有武德,飲酒自然有酒德。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古代飲者就已經開始注重酒德。

早在西周時期,周公就總結,王朝敗於酗酒,提出飲酒要限制的主張。春秋時期,孔子對飲酒有了鮮明的個人見解「飲酒以不醉為度」,「唯酒無量,不及亂」。當時的「君子」對飲酒的態度是「酒以成禮,不繼為謠,義也,這裡的「謠」是指飲酒過量。為了引導人們崇尚酒德,古人還專門制定「酒禮」,《禮記·樂記》中說到:「一獻之禮,其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所備酒禍也」。說的是在繁冗的禮儀中,採取延長每喝一盅酒的時間來防止酒禍。當時飲酒之禮規定具體,能飲酒的人,可以飲;不能飲酒的人,可以不飲,決不可以強灌,要做到不沉不湎,飲而成歡,不生是非。更有趣的是在酒席上,為防止有人不遵酒德,還採取處罰的手段,如果有誰喝醉出言不遜,或隨意罵人,失態損德,就罰他上交無角的羚羊,就連飲酒器也在警示人們節制飲酒,如用來罰酒的斗製作人形,意在提醒酒友不要重蹈國君酗酒而亡國之後塵。

為了強化酒德,周代曾專門設置一種叫「萍氏」的官職,督察提醒人們飲酒須謹慎有節制。另外,古人反對在夜間飲酒,明代人陸容在《菽園雜記》中寫道:「古人飲酒有節,多不至夜」。前秦苻堅的黃門侍郎趙整目睹苻堅與大臣們終日泡在酒中,就寫了一首勸戒的《酒德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識,儀狄先知。紂喪殷邦、桀傾夏國。由此言之,前危後側。」以前人酗酒亡國之例警訓苻堅,使之反省而接受這一勸諫。對一些執迷不悟的酒徒,古人習慣以形象實例規勸從酒德。元朝名相耶律楚材一天指著酒槽對酗酒無度的元太祖說:「這是鐵器,都被酒腐蝕得這個樣子,更何況人的五臟?」

酒德更牽涉到文明禮貌。古人吳彬提出酒要禁忌「華誕、連宵、苦勸、爭執、避酒、惡謔、噴穢」。程洪毅在《酒警》中指出飲酒要「警罵座」、「警苛令」、「警趨附」、「警喧談」、「警煞風景」。

從醫家的角度來說,也極力提倡酒德。戰國時期名醫扁鵲就說:「久飲酒者潰髓、蒸筋、傷神、損壽」。元朝忽思慧《飲膳正要》文:「飲酒過多,喪身之源」,明朝李時珍也說:「過飲桔,殺人頃刻」。顯然醫學是從保健角度看待酒德的。

有許多醫學史書中記載這酒和醫學的密切關係。我國最古老的醫學著作《內經》就記載了 「湯液醪醴論」的專章,「醪醴」就是治病的藥酒;東漢名醫華佗在其所《中藏經》中載有「延壽酒方」,即以黃精、蒼朮、天門冬、枸杞等製成補酒,用以延年益壽,醫學家對酒的評價,如《養生要集》說,酒者「節其分劑而飲之,宜和百脈,消邪卻冷」。

可見,正是有了此類警訓式的酒德,才使我國古今刮不起酗酒之風,中華民族酒文化是一部文明而健康的藝術文化寶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