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東巴女神的傳統(圖)

發表:2009-01-27 15: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普米族原聚居在青藏高原,是青海和甘肅、四川邊沿一帶的遊牧部落。後向水草豐茂地區遷徙,十三世紀以後陸續進入滇西北的蘭坪、麗江、淮西、永勝、寧蒗及四川木裡和鹽源等地定居下來。早期從事畜牧業,近現代以來以農業為主。由於歷史上的遷徙,形成普米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點以及由畜牧經濟轉為農業經濟的特徵,在服飾文化上既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風格,也受到南方其他鄰近民族的影響。

婦女能織多種圖案

普米族的衣著原料較豐富,有麻、綿羊毛、山羊毛、氂牛毛以及其他野生的植物纖維。雖然紡織工具落後,但心靈手巧的普米族婦女卻能織出各種紋路細密的布料。圖案多為馬頭紋、銅壺紋、燕鵝紋、魚紋、剪刀紋、波浪紋和竹節紋等。

成丁禮後換裝

普米族也有舉行成年禮之習俗,俗稱"成丁禮"。傳說忽必烈攻打雲南,路過川康邊境時,有兩位普米族人隨軍南下,當時年僅十三歲。他們英勇善戰,深得元世祖的賞識,死後普米族人民為紀念本民族英雄和教育後代,祝福兒童健康成長,便在兒童十三歲時舉行嚴肅的"成丁禮"儀式。在"成丁禮"儀式上,要由自己的父母或舅父母為他們換裝,男童改穿上衣長褲,少女則換成短衣、百褶裙。換上成年服裝便可交"阿注"(朋友),互換腰帶、飾物和內衣。

東巴女神的傳統

普米族尚白色,有以"白色"為善之習俗。除了他們的衣裙以白色為美外,在祭祀時用的動物也以白色為貴,連族名也有白色之意。普米族信仰"東巴教"(即原始宗教)和崇白虎。東巴女神是普米族崇拜的母系氏族的始祖。傳說她美麗能幹,身穿白衣、白裙,騎著白騾,只飲清泉和牛羊奶,不食五榖。這無疑是古代母系遊牧生活的象徵,也是普米族尚白習俗之由來。

来源:中華文化信息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