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優雅應對討厭的人

發表:2009-04-21 00: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人的身上有兩條蟲:一條是可憐蟲,一條是討厭蟲。可憐蟲發作的時候帶來憐憫,討厭蟲發作的時候帶來反感和不喜歡。諺語說了上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它缺了下句:討厭的人必有可學之處。

對討厭機制的研究,心理學家說:"當我們討厭某個人時,往往因為對方身上擁有和我們相同的缺點。"對方將我們的缺點暴露出來,所以我們也將討厭他的情緒表達出來。這是討厭發生的秘密。

明星、公眾人物、名人......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戀"的同時,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厭"。除此之外,價值觀、生活方式、認同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模式。細數身邊,總會有討厭的人存在。嘴上說"我討厭......"其實我們背後都可能是被別人討厭、被別人非議的對象,不論是職場上、家庭裡、朋友圈、傳播媒介上都會產生。老一輩人說,少說話,多做事,看看人家愛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後面的永遠是相對論,而不是他的婚外情"。

從討厭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

在沒有氧氣的地方,厭氧菌就會橫行。學習就是給氧和殺菌。

有評論家說:最討厭的人是世界的另一個我。此話不假,最討厭的人的優點是有待發現的幽靈。

有個著名的禪宗公案是講蘇東坡和佛印禪師,蘇東坡問佛印禪師看他像誰,佛印說看他像佛,蘇東坡則譏笑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佛印不語。蘇東坡高興地回家說給蘇小妹聽,蘇小妹說:哥哥,你這次又輸了,你看別人是什麼,你自己就是什麼,你的看法是內心的投射。

討厭是一種感性的說法,如果我們理智地看待,幾乎最討厭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之處。人們的普遍應激反應是同情弱者、討厭強者。強大者必有討厭之處,最討厭的對象往往是因為強大而"獲罪"。美國哲人愛默生講了一句話,他說:"所有的英雄最後都令人討厭。"人們用討厭的模式來取得某種平衡和平等,從而適應" 強者生存"的達爾文生態環境。

之所以有最討厭的人存在,因為那也是個我們不能勝任的人。沒有任何道理不去學習他。因此,從討厭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是對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討厭是剎車,學習是踩油門,在經濟提速的歷史快車道,討厭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機的滯速車道中,學習則使人進步。

最討厭的人是相對概念

中國人不只會情人眼裡出西施,也善於仇人眼裡出魔鬼--喜歡一個人,他就是天使;厭惡一個人,那他就是魔鬼。事實上,摒棄世俗的眼光,心平氣和地思考,我們所討厭的人,他們真的一無是處?恰恰相反,他們的許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學無定規。那些走在前列的人,開啟的是學習模式。可人們也會擔心,"我終於變成我所討厭的人"。這種風險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當你變成你所討厭的人時,你就成功了。"

沒有人可以取悅所有人,最討厭的人也是相對的概念。記住一句有用的話:"請你最討厭的人吃飯,而不是請你最喜歡的人。"




来源:39健康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