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 從調整臟腑、氣血著手

作者:鄭綿綿 發表:2009-06-05 08: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醫治療失眠從調整臟腑、氣血著手。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陳偉坤表示,中醫對失眠的治療,必須依照病證的輕重,病程的久暫,病人的年紀,認清病因,辯證治療。一般而言,年輕患者的失眠問題大多需要降火,以改善實證;而年老族群則多有腎氣不足因素所致,應配合補腎氣調理。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臨床上常見年輕的患者多實證,須用瀉火。更年期患者多陰虛以滋陰安神為主。而年老者多腎氣不足,則須補腎氣。臨床必須注意調整臟腑陰陽氣血,以"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失眠中醫常見的辯證治療,針對"心脾兩虛"者,常見不易入睡,或睡中多夢,眠淺易醒難再入眠,心悸健忘,頭暈目眩,易感倦怠,治療可用歸脾湯。"陰虛火旺"者,常見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手足心發熱,口渴咽乾,治療可用黃連阿膠湯。而"心腎不交"者,常見心煩不寐,頭暈耳鳴,煩熱盜汗,咽乾,精神萎靡,腰膝酸軟無力,治療可用交泰丸。

若為"心火上炎"者,可見面紅目赤,夜難入眠,口燥唇乾,口破,身熱口渴,心煩意亂,頭昏頭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治療可用涼膈散。若為"肝郁化火"者,常見失眠,性情急躁易怒,食慾差,口渴,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治療可用龍膽瀉肝湯。

陳偉坤表示,其他臨床常應用治療失眠的方劑,還有如酸棗仁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甘麥大棗湯、溫膽湯、加味逍遙散、導赤散、天王補心丹、血府逐瘀湯等。

穴道治療對於失眠也有幫助。中醫師陳偉坤表示,針灸治療失眠仍依中醫理論辯證取穴,具有相當好的療效,並可輔助藥物的作用。一般常見治療失眠的穴位如內關、神門、百會、印堂、安眠、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太沖、安眠穴等。耳穴耳針及按摩可選用神門、心、枕、神經皮質下等穴位區域。

来源:臺灣新生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