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經濟教授夏業良:國企轉制的掠奪性

作者:夏業良 發表:2009-08-30 20: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關於通鋼這個事件,雖然瞭解的不多,但是這麼多年來,國內相類似的事情還是很多的,所以有一個基本的對宏觀情況的把握。

它根本性的一個問題在哪呢?就在於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來,特別是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那段時間,就是說國有資產的流失始終是人們所關注的非常大的一個問題。那也就是說,市場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路徑的市場化?是自由競爭的市場化呢?還是資源壟斷式的市場化?

還有人說從意識形態上來講,到底它是跟資本主義的市場化有什麼差別。當然官方早就下的結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且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加了很多的帽子、定語。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就是明顯的趨勢就是什麼趨勢?就是機會主義的趨勢,或講實用主義的趨勢。對他們不利的方面他們就會強調或者找一個藉口說是中國的國情,或者說中國的特色,或者說是中國的改革有自己的一個路徑跟別人都不一樣,而且說要慢慢來,不能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等等,有很多的託辭。

國有資產的流失,有一部分是流失到海外去了,還有一部分流失到了那些有權利的官員及其利益集團的私人腰包裡去了。而普通的勞動階層是被剝奪的,他們是一種犧牲品。

我們最典型的可以看到就有一些老工人,他們過去的幾十年都為中國奉獻了自己的精力、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汗水,應該說積累了很多的財富。但是改革開始以後呢,這部分勞動階層並沒有得到豐厚的這樣一個保障和回報,反而是作為一個被遺棄的、被拋棄的犧牲品。我們看到很多老工人,有些是退休以後得不到足夠的保障,無論是從退休、養老方面,還是醫療保障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甚至有的人離開企業以後,生活都很困難。

那麼一些在職的職工呢,他們也是,有的時候是工資非常的低,工作的強度非常大,然後經常被那些管理階層所剝奪,所欺騙。

那麼我們看到所謂的轉制的過程中,有很多是藉著資產重組的名義呀,或者股份制的名義,讓普通工人有些就集體的下崗。說是賣給外資企業了,或是賣給其它的公司了,所以叫他們下崗。給他們拿一點補償金,就所謂買斷,買斷工齡。或者乾脆就說:給你一筆錢你就回家吧,以後跟這個企業就沒關係了。這樣一種公然的掠奪竟然成為中國很多地方改制的一個主旋律。

一開始做思想工作或說服工作的時候說:你們是為國家作出犧牲,你們是為國家作出貢獻。但是後來他們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少數管理層的人在作出犧牲、作出奉獻,因為那幫人撈了很多的好處。國家的好處、國家利益在什麼地方體現呢?看不出來。所以改制的過程中,肥了少數人,而苦了普通的勞動階層。

所以這樣的話就激起了這樣一種情緒。大家看到你說改制也好,重組也好,最後倒霉的是普通的工人。而那些具有權利的管理層,或者是他背後的一些官方利益集團就能得到很多的好處。這樣話他們心裏就積壓了很多的怨憤。那麼當這種事情在有些地方再度出現的時候,大家的警惕性就很高。如果你公然的還想這樣做的話,大家也不像過去那樣容易被欺騙了。所以有一種很憤怒的反抗的情緒在積聚之中。

所以這次通鋼把這個總經理殺死的這個事件,其實不是針對總經理本人,因為他作為一個個體來講他的力量也是渺小的,他也不足以來代表整個的這樣一種剝奪的勢力。但是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就是工人們已經壓抑了很久,到了這樣一個釋點他需要暴發出來、釋放出來,所以就用這樣一種形式。當然我並不讚同這樣的形式,這種是極端的,比如說殺死人,不管你這個是出於正義的目的,還是什麼樣一個憤怒的報復,這都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方式。

但是從這個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就是這種矛盾、利益衝突已經是非常的嚴重了。所以不應該把這個案件看作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應該看作是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為什麼衝突會這麼樣的激烈?為什麼會這麼嚴重?要去尋找深層次的原因,想辦法來解決這些矛盾。

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在和諧社會這樣一個名義下,很多矛盾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解決,只是一種掩蓋的方式。他這樣做的話,其實能換來短暫的所謂穩定。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搞一個所謂的維穩的,有這麼樣一個機構,國家花很多的錢來維護穩定,維穩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因為每一年現在中國發生的群體性的對抗事件九萬起以上,甚至有的時候超過十萬起。所以從零九年來看,這個數字還在增加。那麼那麼高的維穩的成本,不是說你花越多的錢就越能解決問題。

包括過去上訪人員,那麼現在有很多地方出現了一些新的辦法,就是每個地方的單位都派自己的好多人,陪同人家去上訪,而且花錢想辦法讓他不去上訪。比如說你要到北京來上訪,他陪了好多人,陪你在北京玩,陪你在吃喝,所有的費用都給你報銷,最後陪你再回去。目的就是讓你不要達到上訪的目的,其它的條件都好辦。所以這樣的用經濟上的好處來換取人們對某些問題的怨恨的這樣一種暫時的掩蓋,我覺得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

所以說從通鋼這個事件來看的話,應該吸取教訓,引起高層的高度重視。因為現在的矛盾有可能類似於四九年以前,那時候工人跟資方發生的一些矛盾和衝突。而那時候的矛盾和衝突和今天還不太一樣,因為那個時候主要是資本家他都是私人的,私有經濟的;而現在我們的國有企業,背後的主人,或者是背後的利益主體是官方、是國家,所以這個問題就更加嚴重了。

現在雖然國家還存在這樣一個機構叫作國資委,但我們知道國資委從它成立到現在,國有資產究竟流失了多少?無論是流失到海外還是流失到國內的某些私人腰包裡面去,那麼這個可以完全有數字可以統計出來。所以國資委到底能夠讓資產保值、增值呢?還是說讓國家得到了多少的利益呀?或者是全體公民得到了多少的分享呀?無論是個人利益的分享還是福利的分享。這樣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圖景。

所以大家不太明白為什麼要讓某些國企繼續得到國家的保護,而另外一些國企被收購啊、兼併啊、重組啊,然後好處都流落到少數人私人的腰包裡去了。所以這些做法都讓老百姓越來越費解,沒有辦法來解釋。所以如果這個方面國家沒有一個明確的圖景和更多的解釋,或者是在利益上做出一些讓步,或者是分享的話,那麼將來這種矛盾和衝突會越來越嚴重。這是我所擔憂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現在我們看一下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一方面是最近這十幾年的經濟發展它有嚴重的失衡狀態,也就是過度的依賴於外向型經濟。那麼隨著經濟危機的蔓延,中國與出口相關的產業都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出現了大量的失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倒閉。所以在中國的經濟結構裡面呢,積壓了很多的矛盾。勞教成本在上升,政府的相關政策和制度環境越來越不利於中小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反而是越來越有利於國有壟斷企業、壟斷部門的發展。

所以在二千年左右的時候當時有一個提法,說是要讓整個經濟結構發生戰略性的調整,也就是國退民進。而現在我們看到的真實的狀況,結果卻不是國退民進,而是民退國進。國有壟斷企業和部門越來越強大。所以這樣的話我們現在發現政府主導經濟的思路有一種倒退的趨勢,也就是越來越計畫思維,而反市場化的政策干預或者是行政干預越來越多。

這個國家給人感覺越來越沒有方向感,這就是我們感到非常失望的。也就是說因為高層領導意圖和方向發生了混亂和衝突,所以在經濟生活層面也出現了很多混亂的現象,而且他們也不想進一步再推進市場經濟了。是往前進還是往後退呢?是向左還是向右?他們現在拿不定主意。所以中國經濟累積了這麼多年的一些結構性的矛盾,制度層面的缺陷,應該說會約束或者阻礙中國經濟下一步的繼續發展。

那麼最近這些年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這樣的一些企業,雖然經營效率低下,服務水平很低,但是它們竟然還經常能獲得暴力。即使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政府也大量的補貼它們。

相反民營企業,一再受到打壓,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就活不下去了,就倒閉了。還有一些比較大的民營企業,雖然做大做強了,但是又受到了政府權利機構的新一輪的清算。在中國有一個現象,就是誰上了富人排行榜,誰很快就會飛來橫禍。

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看到的就是黃光宇。黃光宇在發展的過程中完全是靠他個人的努力和打拼。但是後來官方的勢力不斷對他進行干預,甚至想從他那獲得好處,有些私人的高級領導人想從他那獲得好處,結果是把他也給拉下水了。所以黃光宇這種從表層上來看,他有他個人違規的一些經營行為,但他這些違規的經營行為是他成為首富之後才出現的,而不是在之前。

所以現在這個國家發展的趨勢非常令人擔憂,也就是說這種反市場化的倒退現象越來越明顯。然後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如果中國的企業又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專利發明的話,那麼中國的企業競爭力會越來越弱。從製造業大國,很大的出口國吧,慢慢會轉化為沒有競爭能力的這樣一個簡單的製造業大國。所以這是令人擔憂的方面。

這方面準確的數字,也很少能夠見的到這樣的統計數據,因為國家統計局也沒有這樣的專項統計,只有一些學者根據一些數據推算出來、估算出來的東西。但是可以肯定的說,改革開放最近的這二十年裡,應該是私有經濟在國民經濟所佔的比重超過了國有經濟,而且是遠遠的超過。現在私營經濟所佔的比重超過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據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這麼一個位置。

但是我們看到國企在轉制的過程中,它的經濟效益在下降,然後重組的目的怎麼來體現呢?按道理來講重組以後應該是越來越好啊,經濟效益越來越高,包括職工也應該有更多的收入和回報。但是我們看到的事實卻是:搞股分制啦,搞重組啦,搞兼併啦,最後企業並沒有增強競爭力,效益也沒有明顯提高,職工的收入也沒有提高,甚至職工基本的經濟地位都得不到保障。

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在有些城市,我所瞭解的一些中等城市,原來的所謂國營企業現在基本上都蕩然無存,甚至連那個廠房都賣了,賣了以後搞房地產開發;機器設備早都像破銅廢鐵一樣賣掉了。這種情況不是一個孤立的、少數的現象。在全國很多中等城市或者小城市裡邊,原先的國有經濟基本上都不再存在了,基本上或者被私營企業所收購、兼併,或者是搞成股份制企業,資產重組。但重組過程中,大部分的財富,大部分的利益是流入到那些少數權利者及其相關的利益集團手中,普通老百姓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前不久我還剛剛到過黑龍江,去了幾個城市,像佳木斯、像牡丹江啊這樣的城市。它們的情況也都差不多,跟我說的以前我在南方瞭解的一些中等城市也都差不多。所以說國有經濟它到底在哪些方面能夠體現出它的價值和意義?直到今天,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滿意的解釋。

他們現在就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一種利己主義,或者機會主義的做法,也就是說把一種特殊利益集團和他們的特權階層的利益結合起來。大家知道掌握權利的人,包括當年所謂打江山的那批老人,他們的子女現在紛紛掌握一些權利了。他們這樣一些人屬於特權階層,那麼特權階層加上現在在這樣一個制度環境中如魚得水的利益集團,從中撈到各種各樣好處的利益集團,他們會形成一種新的同盟。

所以他們始終說是在改革,但是越改讓普通老百姓失去的越多。雖然少數人說:我們生活有改善,但大多數人還處於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這樣一個維持原狀的狀態。所以說他們那些特殊利益集團和特權階級在最近十年裡撈到的好處是非常的突出。這種掠奪財產的行為,就是說別人辛苦用聰明才智和努力創造的財富,他們想輕而易舉的通過一些藉口把它掠奪過來。這是最無恥的做法。所以這個國家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再創造新的財富?

甚至現在網路上有一些人,所謂憤青啊,或者還有一批人,他們最希望是什麼?是希望中國再來一次革命,就是把那些富人的財富去奪過來,是這種心理。所以在這個方面反而助長了這些人的想法,破壞了民間財富積累這樣一個傳承的機制。

所以現在很多中國的富人有了錢,他如果沒安全感的話,他就想到要把財富轉移到海外去;或者他就和當官的溝通。但是話又說回來,跟當官的溝通或者勾結的話,最終的結果有可能連那個當官的跟他一起也都倒下去了。所以現在我覺得比較聰明一點的商人可能更多的會擇把財產最後轉移到海外。

現在各方面的利益集團,他們的手伸的很長,無論是太子黨還是什麼新上任的一些官員他們的親屬、他們的關係,都是盤踞了各種各樣的要害部門,而且是很多有利可圖的東西都被他們所優先佔領。這種情況非常的普遍。所以為什麼前段時間清華大學教授他們做了一個統計:說中國億萬富翁的人數大約是兩千多人,而在這兩千多人裡邊,高幹子弟佔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重。這就已經很清楚了,這種貧富懸殊已經不是通過市場經濟而得到的結果,它是一種權利的剝奪,就是利用一種強權和一種特殊的地位,或講特權,來剝奪普通老百姓創造的財富。

所以在中國有一個很不健康的趨勢,就是不是積極的去通過市場經常來創造財富,而是通過強權和特殊的地位,壟斷地位也好還是特權也好,去掠奪財富。所以這樣的社會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是一個腐敗的,是一個破壞效率的一個社會。因為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在這個社會中不受重視,還經常受到打擊。

所以過去民間所傳說的所謂太子黨如何如何,現在今天已經完全成為現實了。過去還遮遮掩掩的,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遮掩的,就是公開的現實。他的父輩曾經在哪個領域掌權,他的子女就在哪個領域裡獲得特別豐厚的這樣一個回報或者地位。大家都知道的像中國前總理李鵬,是水電行業他起家的,後來他的兒子和女兒分別都是水電行業中最大的企業的負責人。所以這等於是一種公開的權利割據和利益割據,讓老百姓已經沒有什麼指望了。

這個市場化改革改到後來大家發現已經不是按照市場化的路徑來走的這樣一種改造,而是按照少數利益集團他們所希望的這樣一種模式,來對它進行一些扭曲和變形。所以說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吳敬璉曾經說過有好的市場經濟和壞的市場經濟,是裙帶式的資本主義或者講是那種官僚、資本結合的資本主義。現在的情況是越來越顯現出這樣的一些特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