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發現多處長城遺址 秦漢長城最東端或在通化(組圖)

發表:2009-12-10 22: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山頭村崗上嶺長城遺址


三棵榆樹鎮歡喜嶺三隊烽火臺金斗鄉政府後山烽火臺快大茂鎮慶生村東山烽火臺 11處長城遺址在圖中橢圓區域內


通化市通化縣

今年,我省境內發現11處秦漢長城遺址。專家考證,秦漢時期長城遺址的最東端,很可能位於我省通化境內。

4處長城遺址已經確認

昨日,"走進白山松水的文明"大型展覽在省博物院開幕,將重點展示11處長城遺址。參與考察的專家昨日介紹了這些遺址的發現。

6月初,受國家文物局委託,我省成立長城資源調查小組,對吉林省境內的秦漢時期長城遺址展開調查。

調查小組歷時數月,對西起通化縣三棵榆樹鎮沿江村、東至通化縣快大茂鎮的範圍內進行調查走訪、挖掘,共發現11處遺址:南檯子古城址、狍圈溝南山烽火臺、歡喜嶺三隊烽火臺、川排溝烽火臺、大帽山烽火臺、三合堡六隊後山烽火臺、河夾信村西山烽火臺、金斗鄉政府後山烽火臺、山頭村崗上嶺、慶生村東山烽火臺和砬峰村後山烽火臺。其中4處已確認,7處有待進一步發掘考察。

烽燧性軍事要塞傳遞信息

"我省境內的長城,應該說是長城的附屬設施,當時應該是由士兵看管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宋玉彬介紹,此次對長城遺址的考古,是對地表遺址進行採集和考察,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長城遺址最遠的年代可以確定為秦代。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部主任、省長城資源調查工作隊隊長趙海龍介紹,當時,工作隊一邊走訪村民,一邊對疑似山林進行考察。在通化境內,發現類似或相近的山林等,都要進行考察,所發現的11處長城遺址,均分布在山內的河道兩側,視野開闊。

"出土的文物與中原同時代的器物相對比,我們初步確定為秦漢長城。"趙海龍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我省境內的長城遺址,包括遼寧境內的長城遺址,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烽燧性質的長城。

依據記載,這種長城主要是圍繞當地所設的郡或縣城,構成的一個總的軍事防禦體系,士兵依據的天險,可能就是一塊孤立的石頭,就近攏一些火,放狼煙傳遞信息,並不像人們所常見的北京八達嶺那樣的有城牆的長城,具有防禦和界限的功能。

我省烽燧性質的長城遺址,更多的是承擔信息傳遞的功能,烽燧之間能夠兩兩相望,平均距離大約在2.5公里~3公里,一個烽燧放狼煙,另一個烽燧就可以看到,把信息向更遠的地方傳遞。

趙海龍說,在烽燧邊上,工作隊發掘出一些瓦片、陶片、石器等,都是反映漢代特徵的文物,尤其是繩紋瓦、布紋瓦,都是在漢代比較流行的。從發現的11處長城遺址分布來看,基本是一趟線,依著通化境內河谷分布,但這些只是我省境內秦漢長城的一部分,再往東端還可能存在秦漢長城遺址。

受到國內外專家關注

"秦漢長城最東端的起點,很可能就在我省境內,這個意義重大。"我省發現秦漢長城遺址後,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它的發現,標誌著目前秦漢長城的最東端將重新界定為通化縣,而並非普遍認為的遼寧省新賓縣旺清門鎮孤腳山烽燧。

10月,在西安召開的全國長城考古工作會議上,中國長城資源調查的總負責人表示極大關注,我省境內秦漢長城遺址的發現,更大地豐富了我國長城資源,對我國長城申遺工作具有深切意義,他希望能有機會到吉林省境內來實地考察。

同時,在通化縣附近的山上,工作隊還發現了一個大型的漢代縣城遺址,有保存很完整的城牆和城內的建築,把出土的器物與中原同時代的器物相比較,確定該遺址為漢代縣城。

明年,考古工作還將向東推進繼續發掘,並對考察的長城遺址進行進一步試掘,將地表的樹葉、腐殖土等清除掉,對地下的遺物進行辨認,進一步對長城遺址進行確認。


来源:新文化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