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仙竹天樂飄-排簫(圖)

發表:2009-12-18 19: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排簫是一種把長短不等的竹管排成一列,再用繩子、竹蓖片編起來或用木框鑲起來,以吹奏方式得到樂音的一種編管樂器,所以在古代"八音"的樂器分類中,排簫被列為竹類樂器。由於被編列的竹管長短不一,因此可以得到高低不同的樂音。

傳說竹子原來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裡,護竹仙子因為憐惜人類,一日,她趁王母娘娘多飲百花露沉醉期間,將竹種傳於人間。於是,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從崑崙山到喜馬拉雅山遍生翠竹:江浙紫竹、安徽白竹、貴州玉屏竹、雲南鳳尾竹、湖南湘妃竹......為製作排簫,同時也為製作笛、簫等竹類樂器提供了最佳的竹材。

早在遠古,已有用蘆葦編製的葦龠。相傳虞舜時期有"箾韶"樂舞,箾即原始排簫。《尚書.益稷》中記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以排簫演奏的遠古樂舞"簫韶",不僅招來神鳥鳳凰;並使得至聖先師孔子在聽聞後,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嘆為盡善盡美。夏商時期有編管的龠,甲骨文中的龠字,就像編管樂器的形狀,也就是後來排簫的前身。到了周代,簫和籥同被詩人們提及,被載入《詩經》。《詩經.周頌.目瞽》中提到了:"簫管備畢,喤喤厥聲。"《爾雅.釋樂》中敘述:"大簫謂之言,小簫謂之筊。"晉朝的郭璞為排簫作了註解:"簫大者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尺二寸。"

1978年,考古學家在河南省淅川縣下寺一號楚墓發現一支春秋中晚期的石排簫,白色,近似漢白玉,以石料製成十三個管身長短不等的編管,並依次遞減,是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排簫實物。1978年,在湖北省隋縣曾侯乙墓出土兩支戰國初期的竹製排簫,也是由十三根長短不等的細竹管依次排列,用三個竹夾纏縛而成;形制與河南淅川縣下寺一號楚墓出土的石排簫相似,但相應的管長有別。上述兩種實物都是屬於單翼形的早期排簫。

排簫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宮廷雅樂中,都佔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隋唐的九、十部樂中,清樂、西涼、高麗、龜茲、疏勒和安國等諸樂部即已使用之。

唐代以前,排簫通稱為簫。唐宋以來,由於單管豎吹的簫日漸流行,為了與之區別,便將編管簫稱為排簫。唐趙璘《因話錄》中記載:"古簫,都下所謂排簫是也,今簫管乃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唐杜佑《通典》所載:"簫,編竹有底,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長則濁,短則清,以蜜蠟實其底而增減之,則和。"這是一種等管形制的排簫,各管長度相同或稍異,但在管內以蠟封底,蠟底的高低形成上端管身的長短,因而可以吹出不同的音高。

元明兩代,排簫演變為精緻的櫝簫。大多為十六管,簫管外有木架外殼,上漆,描繪金鳳。明朱載堉在《律呂精義》中記述:"元史樂志排簫有櫝,每架黑漆搶金鸞鳳,今之排簫亦然,惟飾以朱漆耳。"

到了清代,排簫才由依次漸短的單鳳翼,改為對稱的雙鳳翼形制,並且按律進行編管,簫管外沿用元明時期的木製套架,木架外殼上朱漆,描繪金龍。

排簫的管數與長度經過歷代的流傳發展,其形制、大小有別,名字更富有特色,如:"底簫"、"雅簫"、"頌簫"、"舜簫"、"籥"、"籟"和"比竹"等;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對排簫有這樣的描述:"其形參差,像鳳之翼。";陶注云:"其形象風之翼,十管長二尺"。所以,排簫還有"參差"、"風簫"、"鳳翼"、 "短簫"、"雲簫"和"秦簫"等稱謂。


来源:靜心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