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粹——漢字書法

作者:海翔 發表:2010-03-02 14: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以漢字為依托的中國書法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有自身悠久、深厚的傳統。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裡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托,這是中國書法區別於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誌。漢字書法深受中國古代當權者和知識份子的重視;具有一定的書法水平,是中國古代社會高層人士的基本素質之一。很多皇帝本人非常重視書法的學習,有的皇帝甚至有很高的水平、是有名的書法家。中國書法直接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地書法的發展,尤其是其中以漢字為書寫內容的部分。

一、漢字的歷史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像形表意文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製並作改進,傳說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文字。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個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被稱為金文或鐘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從春秋時代開始,各地諸侯相爭,原本週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在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之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分文字有所差異,因此彼此文書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秦朝丞相李斯在大篆(秦系文字)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範和整理,制定出小篆作為秦朝的標準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分布均衡;它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

其後,由篆書簡化演變形成了另一種書體——隸書,也叫「佐書」、「史書」。隸書把篆書圓轉的筆劃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形象為筆劃化,便於書寫。隸書始於秦代,普遍使用於漢代,傳為秦代獄吏程邈所創。

至唐代又進一步形成為今日所用的標準手寫字體——楷書。楷書又叫「真書」、「正書」,形體方正,筆劃平直,始於漢末,流行至今。

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二十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文明的傳播分享有著重要作用。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包括漢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漢字促進了不同語族間的文化傳播,對中國的統一以及東亞各國的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二、漢字的字體及數量

1、漢字的字體

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漢代以後,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步從木簡和竹簡,發展到在帛、紙上的毛筆書寫。隸書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唐代時期隸書向楷體過渡,而且官方亦鼓勵多用行楷,並衍生出草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字體開始出藝術。古代印刷術發明後,出現了用於印刷的新字形宋體、仿宋體,傳入日本,衍生出明體(可能是在明朝傳入,現在臺灣、港澳、日本、韓國皆稱明體)。現在,漢字書法的手寫體仍以楷體為標準(鋼筆字)。電腦普及之後,為適應電腦屏幕點陣顯示,又陸續出現了筆劃大小粗細均衡的黑體等字形。漢字的基本字體是篆書、隷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

2、漢字的筆畫和結構

漢字的筆畫主要是「點」、「橫」、「豎」、「撇」、「捺」、「折」這六種基本筆畫。以書法為例,對各種筆畫都有多種不同寫法,尤其以折的變化最多。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

漢字由一個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維方式(歐語系是一維文字)在特定的正塊空間內組成,每個字佔據同樣的空間,因此有「方塊字」的別稱。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笑」、「尖」;左右結構,如:「詞」、「科」;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回」;複合結構,如:「贏」、「斑」等。

3、漢字的數量

漢字由於是開放集合,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數千字。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近代編集的字典收字量較多的主要有: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臺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大陸的《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最新的《中華字海》收字85568個,包含了《漢語大字典》、《中文大字典》、《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的所有收字。

至於常用字的數量;1988年頒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3,500字(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適用於中國大陸;1996年頒布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收錄4,808字,適用於臺灣;2000年頒布的《常用字字形表》收錄4,759字,適用於香港。在日本,1981年頒布《常用漢字》,收錄1,945漢字。在韓國,漢文教育用基礎漢字於1972年8月16日公布,數量約1,800字。

三、漢字書法藝術

漢字書法,又稱「中國書法」,即是以漢字為對象、以毛筆及各類硬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值得注意的是書法和寫字是兩個既有共同點又相區別的不同概念。一個強調藝術,一個強調實用。寫字只有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和思想境界之後才能成為書法。

一般來說,漢字的書寫工具是毛筆。漢字書寫能成為一種絕妙的藝術,與毛筆有很大關係。毛筆體圓鋒尖,剛柔相濟,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由於用筆力度、速度和方向的不同,寫出來的點畫線條可以產生輕重、緩急、枯潤、濃淡、藏露、方圓種種變化。書寫者的情感起伏和心理波動,也能從筆下微妙的起承轉合中表現出來,生動地記錄在紙上。總而言之,漢字與書法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中國人的文化身份。在中國數千年的文化發展中,漢字沒有中斷,書法也沒有中斷,正是由於漢字獨特優美的結構和毛筆豐富多樣的表現力,因而產生了中文獨特的造型藝術——漢字書法。

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書寫規律相比也基本相通。隨著書寫工具的演進,傳統的毛筆已經被鋼筆、原子筆和鉛筆取代,現時書寫一般都用硬筆書寫,無論考試、功課、書信等都是。新式的硬筆尖異於傳統毛筆的軟筆尖,漢字之美已經轉化為另一個新形態。雖然電腦的出現使我們寫字次數、頻率大減,但硬筆書法的教育和影響仍可說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漢字書法的發展史是人才輩出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書法具有非常高的參與程度,一般的知識份子都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學習書法,因而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著名的有:王羲之、歐陽詢、孫過庭、顏真卿、趙孟頫、虞世南、薛稷、柳公權、懷素、張旭、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徽宗、吳琚等。中國自從秦漢以來的各個朝代,都有相當多的書法作品被創造出來;其中最優秀者成為皇室、貴族和文人最珍貴的收藏品。此外,中國書法有豐富、完整、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這表明書法在中國古代已是一門很成熟的藝術。

四、文房四寶之選用

作為中國獨特的傳統書寫必備的文具用品與載體,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在中國的生產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均採用純天然原材料,利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而成。以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最為著名。

其一、筆

筆主要指毛筆,系選用具有鋒穎、彈性的動物毛髮製成。按原材料可分為羊毫、狼毫、紫毫、兼毫等品種。羊毫筆選用1-2歲公山羊的羊毛製作;羊毫質地柔軟,有彈力,經久耐用,稱之為軟毫。狼毫筆選用黃鼠狼的尾毛製作;狼毫性剛健、有彈性,稱之為硬毫。紫毫筆選用山兔毛製作,屬硬毫類。兼毫筆選用兩種以上的動物毛髮製作,多採用石獾毛與羊毫、紫毫與羊毫按比例配方精製而成,具有剛柔相濟的特點。

選購毛筆要注重圓、尖、齊、健4個字,即筆毫要圓,筆鋒要尖,筆毛要排列整齊,勁健有彈力。

用前須用清水或冷水先將筆毛全部泡開之後、再洗開黏質、再將水分吸乾、然後沾墨、稱為開筆。舊筆須於書寫前先用清水潤濕之後、再擦乾沾墨水、稱為潤筆。

書寫時、要順毫沾墨水、讓整支筆毫完全沾墨、書寫完畢再順毫洗乾淨、吸乾水份,掛在筆架上或筆卷內、乾淨是保養之最好方法。

其二、墨

墨專指書法、繪畫用的書畫墨。按原材料可分為油煙墨、松菸墨、色素炭黑墨等。墨主要採用桐油等植物油熏煉成的油煙,用松木熏煉成的松菸,用天然氣或煤焦油熏煉成的色素炭黑等,與動物膠混合,再添加香料、中草藥、防腐劑等,經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墨以質細、膠輕、色黑為佳;選購墨要選表面細膩、烏黑髮亮、放在手上有沈重感。要使用方便以墨汁較好。

墨在硯臺使用、磨墨時,要重按慢移、順方向轉圓、要小心避免墨汁外流、磨到墨汁稍成連黏狀之後、再用墨條推回硯臺池內、即可書寫。

其三、紙

紙主要指宣紙和書畫紙。宣紙:採用產自安徽宣城涇縣及周邊地區的青檀樹皮與沙田稻草為原料,按照嚴密的傳統手工藝製作而成;其特點是質地柔韌、潔白細膩、百折不損、不蛀不腐,具有千年壽紙之美譽。書畫紙:採用產自中國各地的青檀樹皮、桑樹皮、楮皮、水竹、三椏樹皮等與龍鬚草以及籐、麻類植物為原料,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而成,亦稱仿宣紙。初學者可先用毛邊紙、棉紙學習、熟練後再改用宣紙。

選購紙要選平整、潔白、薄厚均勻、聲音綿柔的。聽其聲「嘩嘩」作響者質量較差。

書寫時將紙放在墊布上面,要保持桌面乾淨。

其四、硯

地球上的岩石根據成因可分為火成岩、水成岩、變質岩三大類,其中只有水成岩(也叫沉積岩)或水成岩經輕微變質後,同時具備細、膩、潤特點方可制硯。其特點是細而不損毫,膩而能發墨,潤而貯水不枯,頗具欣賞與收藏價值;有端硯、螺溪硯、歙硯、石硯等。

選購硯時,首先要看石質是否達到細、膩、潤的要求;然後再看造型、雕工、包裝。

使用時墨汁要倒在硯臺池內、硯臺表面要保持乾淨、以方便整體筆毛齊順;寫完後將剩餘下來墨汁倒掉、再將硯臺洗乾淨後置於陰涼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