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 高允的境界(圖)

發表:2010-08-15 21: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魏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倒翁」高允,他經歷過五代君王,創造這個記錄,除了因為歷代君王的器重與喜愛,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他足夠長壽。高允信佛,他曾樂觀地估計自己會有百歲的壽命,結果活到了98歲。回顧他的一生,他的長壽絕不是因為佛祖保佑,或是他研製出了獨一無二的養生秘方,而是他生性豁達,總是把別人放在前頭,而從不掛念自己,是個典型的利他主義者。

有一天文成帝召開朝會,發現著作郎高允已經27年沒升過職,他本人居然從未提過這方面的要求,不由得大為感慨。他說:「你們這些人雖然每天手拿刀槍弓箭,在我一旁侍候,然後觀察我高興的時候向我乞求官職,這不過是站立的功勞,卻得到封王封侯。高允用一支筆輔佐國家,他的部下已經有一百幾十人都官至刺史了,他卻一直在做郎官,你們難道自己不感到羞愧嗎?」

大臣們聽了面面相覷,沒敢吱聲。這時司徒陸麗上前稟告說:「陛下教訓得是,高允雖然沒少受皇恩的恩寵,但家中貧苦,妻子兒女沒有家產。」

文成帝大為驚訝,馬上命令起駕,親自到高允家察看。

進得高允家的大門,只見院落荒疏,僅有草屋數間。屋裡炕上的被褥都是用麻布做成。家人穿的都是用舊棉絮做的棉袍。廚房裡只有一點食鹽和青菜。文成帝看過,不住嘆息:「古人的清貧也不至於到這步田地啊!」他招手讓高允過來,詢問原因。原來北魏的官吏都沒有工資,他們的生活主要靠皇帝的賞賜,或者經營些田產取得收入。高允當年隨太武帝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得到的賞賜無數,但都被他分給手下的士兵了,他自己則過得非常窘迫,以致有時無米下鍋,只好經常讓兒子們上山打柴採菜,以補貼家用,維持生活。

文成帝深受觸動,當即下令賞給高允絹帛500匹,谷米1000斛,任命他的長子高忱為綏遠將軍、長樂太守。高允三番五次地上表推辭,稱其不可當此大用,文成帝態度堅決,不予批准。

照說人要上了年紀,往往都愛考慮養老無憂和為子孫留點看得過眼的遺產,這些對高允來說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但他卻越發視富貴如雲煙,依然一如既往地堅持有飯大家吃,有酒大家喝。孝文帝曾專門為高允頒布一道詔書,說:「高允年逾古稀,但家貧無儲。命令主管宮廷音樂的太樂署,抽調10名演奏弦樂器和竹管樂器的藝人,每隔五天到高允家中演奏一次,使他心情喜悅。」不久又下詔令每天早晚為高允供應飲食,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贈送給他牛肉和美酒,每年的春秋兩季贈送給他各種山珍海味,還要按月發給衣服絲綿和綢緞。高允十分高興,留下鼓樂,因為他特別喜歡聽音樂,其餘的賞賜又全部發給了親屬和故舊。

98歲那年,高允身體略感不適,孝文帝忙派御醫李脩登門探視,李脩回宮秘密報告說高允氣血有變化,恐怕情況不太好。孝文帝心裏很難過,派使者賞給高允皇帝享用的各種精美食品,從美酒糧米到食鹽肉醬,以及床帳、衣服、被褥、幾杖等,非常齊備,總計有一百多種,都是當時的上等產品,把庭院堆得滿滿的。高允喜形於色,摸著這些東西說:「皇上認為我太老了,賞賜這麼多東西,正可以分發給客人了。」

心中無我,唯有他人最為念:無慾無求,粗茶淡飯自心安。這就是高允的境界吧!高允曾作《征士頌》,回憶當年曾一起應詔出仕的那些人,感慨「往日的喜悅,變成今天的悲傷」。因為「朝廷中的官員都是晚輩,街坊鄰里也看不到熟悉的面容」。98歲的高齡在那樣一個不甚發達的時代實在是一個讓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那又何嘗不是對他一生想別人多,想自己少的報償呢?

摘自《文史知識》

来源:鄭州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