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中國人不懂中國話,所以才有了三峽工程

作者:王維洛 發表:2010-09-18 13: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

2010年7月下旬中國的因特網上廣泛流傳著一篇「三峽大壩能抵擋幾年一遇的洪水?」的文章,文章很短,只有四個標題。

「2003年新聞,三峽大壩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

2007年新聞,三峽大壩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新聞,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新聞,三峽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託在三峽大壩上」

問題就是三峽大壩,到底可以抵擋幾年一遇的洪水?

這時,御用專家就出來解釋了,不是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變小了,而是中國人不懂中國話,理解錯誤了。

中國普通的百姓不懂中國話,這倒不要緊,因為他們沒有決策權。不知道當時對三峽工程有投票表決權的全國人大代表,是不是也不懂中國話?中國的決策者,是不是也不懂中國話?

三峽工程的電照亮半個中國是什麼意思?

一位名叫笨小孩兒的網民是這麼理解的:那時新聞報導在地圖上畫了個圈,說以後圈裡都用三峽的電,不用燒煤了,當時我還特別感動。

一位名叫張飛第二的網民接著說:我也看到了這個地圖了,當時也挺感動的……以為用電不要錢了。

看來中國人真是不懂中國話。三峽工程的電照亮半個中國的意思是,三峽工程發的電供應華東、華中、華南和華北電網,而這些電網的覆蓋面積是半個中國,也就是新聞報導中在地圖上畫的那個圈。

其實三峽工程一年發的電,剛好能滿足北京市一年的用電,多了沒有。為了讓北京人用電,讓四分之一的北京人移民,北京人能幹嗎?

萬噸輪船從上海直達重慶是什麼意思?

這萬噸輪船不是人們看到的萬噸級遠洋海輪或者是豪華的萬噸游輪,而是由四條三千噸的貨輪捆綁在一起的船隊。而這樣的萬噸船隊也不是一年十二個月都可以航行的,最多只能航行四、五個月。從2003年6月三峽水庫蓄水以來到現在,既沒有一條萬噸輪船也沒有一隻萬噸船隊從上海直達重慶。

三峽船閘單向通過能力每年五千萬噸是什麼意思?

如果三峽船閘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運行,不會因為水流量大而關閉,也不會因為設備檢修而關閉,更不會因為多霧而關閉;如果通過三峽船閘的船隻都是萬噸船隊,如果通過萬噸船隊都是裝了貨物的,而且都是滿載,那麼三峽船閘單向通過能力可以達到每年五千萬噸。這樣的條件能滿足嗎?

三峽工程的泥沙淤積問題基本可以解決。這是什麼意思?

有三個答案可供選擇:

1、三峽工程的泥沙淤積問題可以解決。

2、三峽工程的泥沙淤積問題不可以解決。

3、不知道三峽工程的泥沙淤積問題可不可以解決。

問題基本可以解決,是工程可行性論證中的一種特別描述方法。意思是,一般的問題可以解決,特殊的問題難以解決或者不能確定是否能夠解決,也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三峽工程的泥沙淤積問題不是一般的問題,而是特殊的問題。再者,工程可行性論證要回答的不是問題可不可以解決,而是如何解決,具體措施是什麼。

最難讀懂的一段中文

前面談了不少中國人不懂中國話的例子。相信讀者的中國話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一段文章,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戴定忠寫的,論述的是三峽工程泥沙淤積為什麼能夠得到解決。文章比較難懂,特別是隱藏在句子之間的意思。當您讀懂了這段文字,您就理解,為什麼黃萬里先生說的三峽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

「三峽水庫是個峽谷河道型水庫,庫容量僅為年徑流量的百分之五,兩岸岩壁堅實,天然河道水流比較大,挾沙能力強,懸移質泥沙基本上是『穿堂過』,修建大壩後,水位抬高了,水流減緩,挾沙能力降低,造成水庫淤積,在運用的前十年,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但隨著淤積的增加,庫區河床抬高,水流挾沙能力增強,泄流排比也要增大。根據計算,運用三十年時的排沙比為百分之五十左右,運用六十年為百分之九十,八十年後為百分之一百,庫區沖淤基本達到平衡。」

讀懂文章的讀者請繼續往下看。

從字面分析,三峽水庫最後達到泥沙沖淤平衡,政治家以為三峽水庫的泥沙問題算是解決了。但是仔細一想;問題不是這麼簡單。

在建設三峽大壩之前,長江重慶至宜昌河段的平均水力坡度約為萬分之二,即每一百公里有二十米的水位差別,重慶至宜昌六百多公里,兩地水位差為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米。正如戴定忠所言,由於水力坡度大,挾沙能力強,懸移質泥沙基本上是穿堂過,沒有淤積。

但仔細分析三峽河段泥沙淤積的情況,並非所有時間段都沒有淤積。在汛期,三峽河段流量最大的時段,由於江水中所攜帶的泥沙多,水流不能帶走所有泥沙,以致一部分泥沙在河床底部淤積起來。

所幸汛期之後,三峽河段不是馬上進入枯水期,而是基本上於每年的九/十月份有一個過渡時期,此時流量仍然較大,但江水中泥沙含量少,水流有多餘的力量可以將汛期淤積下來的泥沙帶走,當地人稱「走沙期」。汛期淤積一些,走沙期沖走一些,縱觀長年,長江重慶至宜昌河段沖淤平衡,泥沙不在河床底部淤積,似乎便是所謂的「穿堂過」。正如戴定忠所說:「修建大壩後,水位抬高了,水流減緩,挾沙能力降低,造成水庫淤積,在運用的前十年,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

水庫為什麼會發生淤積?泥沙淤積在水庫的什麼部位?

我們可以看到,大壩壩址處的水位抬高最多。如果按照正常蓄水位計算,大壩壩址處的水位從海拔六十三米到海拔一百七十五米,足足抬高一百一十三米。大壩上游各地隨著距離的增加,抬高幅度逐漸減少。

而三峽工程最為重要的目標是防洪。所以每年汛期到來之前,將水位降低到海拔一百四十五米,把防洪庫容騰空,準備存儲洪水用。這樣大壩壩址處的水位抬高八十三米。由於壩址處的水位抬高(最少八十三米,多則一百一十三米),所以水流減緩。

水流減緩,水力坡度減小。三峽工程泥沙組認為:平均水力坡度從原來的萬分之二,減小到建壩之後的萬分之零點七,為原來的三分之一,與宜昌至沙市的上荊江河段平均水力坡度接近。上荊江河段為一淤積河段,泥沙是進來的多,出去的少。所以戴定忠說,造成水庫淤積。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意思是:進入水庫的泥沙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是穿堂過被衝出水庫,而百分之六十五的泥沙則淤積在三峽水庫中。那麼泥沙淤積在水庫哪裡呢?主要淤積在水庫末尾重慶處。這一點,戴定忠沒有明說,但已在文章中暗示。

必須指出的是,泥沙組在研究泥沙問題時,只考慮壩址處水位保持海拔一百四十五米時的情況,因這對於減少泥沙淤積最為有利。泥沙組不考慮防洪時抬高到海拔一百七十五米的情況,因為對泥沙組來說,水庫的「排渾蓄清」,比防洪目標更為重要。

戴定忠繼續寫道:「但隨著淤積的增加,庫區河床抬高,水流挾沙能力增強,泄流排比也要增大。根據計算,運用三十年時的排沙比為百分之五十左右,運用六十年為百分之九十,八十年後為百分之一百,庫區沖淤基本達到平衡。」

這裡戴定忠並未寫明:三峽水庫從淤積到庫區沖淤基本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水庫本身、以及受到此過程影響的周圍生態環境,會發生什麼變化。「庫區沖淤基本達到平衡」這一句並不重要。關鍵點仍然是哪裡的淤積增加?哪部分河床抬高?抬高多少?水流挾沙能力為何由弱變強?庫區沖淤達到平衡後,三峽水庫處於怎樣一個狀態?周圍生態環境將發生變化?

在水庫末尾重慶處淤積有三個發展,一是向壩址處延伸;一是向上游延伸;一是繼續在當地淤高。淤積向壩址處延伸,壩址處水深最大,也是水庫死庫容最大的地方,存蓄泥沙的能力大。淤積在水庫末尾重慶繼續淤高,就迫使重慶的水位繼續上升。重慶河床的淤高,迫使上游來水流速減小,產生淤積,所以淤積向上游延伸,也是必然的。

淤積向壩址處延伸,對於水力坡度加大,水流速度加快,水流挾沙能力增強,泄流排比增大,沒有正面的作用,因為壩址處的水位不會因此而降低到海拔一百四十五米以下。三峽水庫防洪限制水位海拔一百四十五米是一個不可能降低的高度。

只有水庫末尾重慶水位上升,加大了重慶和壩址處的水位差,兩地水位差加大,平均水力坡度也加大。水力坡度加大的結果是:流速加大,水流的挾沙能力增強。水流的挾沙能力不斷增強,排出水庫的泥沙也是越來越多,最後回到平衡狀態。

但是,水流的挾沙能力不斷增強,泄流排比不斷增大背後的生態環境變化,是戴定忠不便直接寫出,而需人們進一步去理解的:在三峽水庫從淤積到庫區沖淤基本達到平衡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泥沙在水庫末尾的淤積。只有重慶水位由於泥沙淤積的不斷加高,重慶和壩址處的水位差才會不斷加大,水力坡度才會不斷加大,水流速度才會不斷加快,水流挾沙能力才會不斷增強,泄流排比才會不斷增大,最後達到沖淤的動態平衡。

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戴定忠認為要八十年。八十年後,泥沙不在三峽水庫淤積,而是「穿堂過」,從這點上來說,八十年後又回到三峽大壩建設之前的狀態,這樣重慶至宜昌河段的平均水力坡度也回到建壩之前的狀態,重慶和壩址處的水位差也回到建壩之前的狀態。只是八十年後,重慶的絕對水位高程,已經不可能回到建壩之前的狀態。

如果政治家認為,八十年三峽庫區沖淤基本達到平衡,三峽水庫的泥沙問題已經解決,那麼「重慶」,便是他們為泥沙沖淤基本達到平衡所付出的代價。

中國人,您讀懂了這段中國話嗎?

結束語

正因為中國人不懂中國話,所以才有了三峽工程。

看中國編者註:此文來自共識網,注有來源:財新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