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在刻書史上的功勞(組圖)

發表:2011-01-01 22: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京城刻書史上,遼代有開創之功,而金代則有繼承之勞。金代的歷史雖然不是很長,僅有百餘年,北京作為金朝的都城,也就62個春秋,金朝遺留下來的文物本來就不是很多,作為當時規模宏大的金朝首都——金中都,卻沒有能夠遺 留下來,而流傳下來的金中都刻書就顯得極其珍貴了。金代刻書在古籍版本學中被稱之為「金刻本」,仿照這種命名的方式,我們就可以把金中都的刻書稱之為「金 中都刻本」。

要說金中都刻書,就不能不說一下金中都。

可考的金中都遺址在北京市舊城外城的西南部。

它是金海陵王在天德三年(1151),於遼燕京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其中的宮城為重建。貞元元年(1153)新的宮城建成之後,金朝由原來的上京遷都於此,並改名叫「中都」。金朝遷都的原因,其中有一個就是因 為金朝的仰慕漢族的文化,也希望通過吸收漢族的禮儀文化來加強女真自己的統治。另一個原因,是完顏亮當上女真首腦以後,為了打擊反對他的女真貴族,加上他本人對漢族的文化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將都城遷都北京。

據專家考證,金中都外郭城的東南角在今永定門火車站西南的四路通,東北角在今宣武門內翠花街,西北角在今軍事博物館南皇亭子,西南角在今豐臺區鳳凰嘴村。鳳凰嘴村南和馬連道附近的地面上,尚保存有 南垣和西垣的夯土殘壁。外郭城東、西、南各開3個城門,北城垣據《金史》記載有4個城門,總計13個城門。宮城位於全城的中央,平面呈長方形。前朝是大安殿,遺址在今廣安門外濱河南路西側,經鑽探得知面闊為11間, 與文獻記載相符。宮城正南門應天門、皇城正南門宣陽門和外郭城正南門豐宜門同在一條軸線上。豐宜門內大街、端禮門內大街、會城門內大街,以及豐宜門和端禮門之間東西向橫排的街巷,都已被勘查出來。據考古復原研究,金中都原屬於遼南京城範圍內的街道,仍保存著唐代街坊的形式,而金代新擴展的部分,則改變為沿 大街兩側平行排列街巷的形式。兩種不同形式的城市街道共處於一個城市之中,是金中都規劃的特點。


金刻曾子固先生集

金朝文化的這種融合性的特點,還體現在金朝 統治者對漢文化的嚮往方面,還在公元1140年的時候,金熙宗從上京來到燕京,在這裡住了一年,「得燕人韓昉及中國儒士教之。後能賦詩染翰,雅歌 儒服,分茶焚香,弈棋像戲,盡失女真故態矣。視開國舊臣,則曰無知夷狄。及舊臣視之,則曰宛然一漢戶少年子也。」在金朝還沒有進駐燕京以前,漢文化就已經成為金的主要文化氛圍。在這一年裡金熙宗還親自祭孔,並積極的學習漢文化典籍。這些為後來中都刻書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完顏亮攝取帝位以後,遷都燕京, 漢文化傳統得到優先發展。漢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典籍,成為這一發展的主流。翻譯漢文化典籍,是中都文化事業的核心工程。據《金史》記載,翻譯了漢傳世經典《貞觀政要》《白氏策林》《史記》,兩《漢書》,為了這一翻譯更加富有成效,還專門在中都成立了翻譯漢文化典籍的翻譯機構——「譯經所」,1183年該所翻譯了漢文化原典中的重要著作《易》《書》《論語》《孟子》《老子》《揚子》《文中子》《列子》《新唐書》。可以說這一翻譯活動,不僅在規模上,而且在書籍的質量上,極大推進了中都的刻書事業的發展。金世宗曾經對大臣們說:「我呀,之所以命令你們翻譯《五經》,就是想讓咱們的人也都知道仁義道德的標準。」1194年金朝又在中都設立了「弘文院」, 進一步翻譯大量的漢文化典籍。金章宗還下令收購《崇文總目》裡面「所缺書籍」,設立藏書之所。金朝在中都的最後幾年,金章宗還命令自己的侍衛人員35歲者,必須要熟讀漢文化經典。

為了配合金朝統治者吸收漢文化的需要,金朝官方在中都設立學校,這一措施拉動了人們對圖書的需求。學校分為兩極,國子監和大興府學,前者為國家一級的高等學府,後者為地方學校。這些學校的課程規定 了學生的學習課本。《易》用王弼、韓康伯的注本,《書》使用孔安國的注本,《詩經》使用毛萇註釋、鄭玄箋注本,《春秋左氏傳》使用杜預的注本,《禮記》使 用孔穎達注本,《周禮》使用鄭玄、賈公彥注本,《論語》使用何晏、邢昺注本,等等,《金史》中的「選舉志」對此又十分詳細的載入和說明。

金中都時期這種對於漢文化典籍的需求,囊括 了主要的經典。而遼代留下來的刻書技術,則為其提供了物質、技術基礎。中都刻書的機構有國子監、府學,同時一些政府機關也參與了刻書活動。國子監出版的圖 書著名的有《六經》、《論語》、《孟子》、《孝經》、《十七史》、《老子》、《荀子》等,這些圖書使用都是北宋舊版。金世宗還命令國子監出版《東坡奏 議》,金章宗命國學出版金代詩人劉迎所作的《山林長話》。因為有譯經所,使用女真文字翻譯的各種漢文經典,也在中都出版發行。所譯有《五經》、《史記》、 《漢書》、《貞觀政要》等。這些譯本都由女真國子監和弘文院刊印。金世宗還以女真文字《孝經》千部分賜給衛兵,讓他們學習閱讀。京城金刻無論從數量上,還 是從經籍的質量上,都超過了遼代,只是因為金代政權處於一種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刻書帶有明顯的過渡性質,只有到了明代,刻書才真正走向了成熟,不過正因為 有了金代的刻書活動,明代京城的刻書才有了基礎。金代取自北宋國子監的圖書,使歷史上的刻書中心隨著書版的北移,刻書中心也隨之轉移到了北方。

大致與南宋同時,金代統治的中國北方地區的 刻書中心,主要在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其刻書最為發達,雖然流傳下來刻本不多。著名的有《劉知遠諸宮調》和《趙城金藏》。金朝滅遼國、遷都燕京後,中都就成了金代刻書的中心之一, 與原來的平陽平分秋色。可惜這些代表著京城刻書歷史的實物,京城金刻本雖大都失傳,但金中都刻書,在京城圖書出版史上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