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南蘇丹獨立,中共尷尬

發表:2011-07-13 11: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11年7月9日,脫離蘇丹的南蘇丹,正式宣布獨立。這是非洲的第54個國家,聯合國的第193個成員國(即將)。在此之前舉行的南蘇丹全民公投中,近99%的當地人支持獨立。出席獨立慶典的,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30國非洲國家領袖、以及蘇丹總統巴希爾。

蘇丹曾為英國殖民地,1956年獲得獨立。但同時爆發南北內戰,歷17年(1955至1972)。隨後的和平日子,僅持續了11年。1983年,再度爆發南北內戰,歷21年(1983至2004年)。在國際社會持久壓力和調停下,2005年,南北蘇丹達成和平協議。

蘇丹內戰,被稱為二戰後持續時間最長、過程最慘烈、死亡人數最多的內戰。尤其第二次內戰,前後共計近200萬人死亡,約400萬人流離失所。2003年,更發生慘絕人寰的達爾富爾大屠殺:由蘇丹軍政府支持的北部阿拉伯民兵,攻擊南部達爾富爾地區,實行搶光、燒光、殺光的「三光政策」,30萬南蘇丹人慘遭屠殺,200萬人流離失所。蘇丹總統巴希爾由此遭到國際法庭以戰爭罪、反人類罪、種族滅絕罪等罪名的起訴和通緝。

蘇丹內戰,有兩大成因。其一,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北部,信奉伊斯蘭教;以土著黑人為主的南部,信奉「萬物有靈」或基督教。1983年,蘇丹政府頒布法令,在全國強制推行伊斯蘭教,立即遭到南部激烈反對,內戰驟然引爆。其二,蘇丹富有石油資源,但大部分油田位於南部,蘇丹政府壟斷石油的手段,讓南部人感覺被掠奪。圍繞石油資源的分配,雙方激烈爭奪,互不相讓。

南蘇丹組建「人民解放軍」,從幾千人發展到5萬多人,且驍勇善戰,歷經艱苦卓絕,最後打敗政府軍,迫使蘇丹政府最終承認南部的自治、直至獨立地位。

周邊各國,或多或少,捲入蘇丹內戰。而國際上,以中共介入最深,美國次之。中共方面,力挺蘇丹當局,源源不斷地為後者提供軍火,包括大批殲七戰機。借用中共武器,內戰中,蘇丹政府軍長期佔據優勢,尤其在達爾富爾大屠殺中,「所向無敵」。

中共力挺蘇丹軍政府,首先是意識形態的認同。1989年6月,中共軍頭鄧小平調集軍隊,血腥鎮壓中國民主運動;同月,蘇丹軍頭巴希爾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這一大一小的兩個軍事獨裁政權,同步受到國際制裁,卻彼此引為「知己」,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以至於,巴希爾遭到國際法庭通緝後,中南海仍然與之打得火熱,就在上個月,還高調接待巴希爾到訪。顯示中共為了自身獨裁利益,不惜藐視國際法庭、與國際社會作對的頑固姿態。與此同時,通過蘇丹軍政府,中共逐步壟斷蘇丹石油資源。動盪的蘇丹,成為中共第六大石油供應國。

與中共相反,美國支持南蘇丹人民為自由、人權和獨立而進行的奮鬥,並力促南北和解。蘇丹內戰,人口僅為全蘇丹五分之一的南蘇丹,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最終擊敗北蘇丹,贏得獨立。由此延伸的國際意義,也呈現兩個大國博弈的結果:中共大敗,而美國大勝。

南蘇丹獨立當日,美國和中共都宣布承認南蘇丹。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指出:南蘇丹獨立,「象徵(南蘇丹人民)流淌的鮮血、灑下的淚水、投下的選票以及千百萬人夢想的實現。」

中共方面,不免尷尬,雖也立即承認南蘇丹並宣布建交,卻沒有解釋任何理由。除了對南蘇丹人民的虧欠和心虛之外,實際經濟利益,才是中共做出此選的動因。中共深知,南蘇丹據有原蘇丹70%的石油資源,豈敢輕忽和怠慢?

由此,也進一步佐證中共政權的實用主義與勢利心態。這個一向高唱「打擊分裂」、「反對獨立」的獨裁政權,再度表現其雙重標準:面對中國範圍的獨立或自治訴求,中共一概擺出鎮壓和威脅的凶悍嘴臉,對「台獨」、「藏獨」、「疆獨」等,罵聲不絕,竭盡妖魔化,並鐵腕鎮壓,不惜流血千里;但對國際範圍內的民族自治與獨立,中共或趁火打劫,或見風使舵,毫無原則可言。

(2011年7月12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