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擷圖)
戈德史密斯《沒有屢試不爽的方法》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他對「阻礙你登上成功寶座的20大不良習慣」的探討和結論:
1.過於爭強好勝:
戈德史密斯指出,超越他人的超競爭需求幾乎是「造成所有行為問題的根源所在」。
2.增加過多的價值:
也就是你總是情不自禁地修改同事或者下屬已經很成熟的想法。戈德史密斯認為,「成功人士很難做到耐心聆聽其他人告訴他們一些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即使聽他們也會事先聲明‘你說的我都知道’或者‘我知道有種更好的方法’。」這種行為的缺陷在於,雖然可能對某個想法稍加完善,但卻會導致其他人的積極性急劇下降。
3.做出判斷:
「在訊問別人意見的時候不要做出判斷……即使你提出問題並且對問題的回答表示贊同。」戈德史密斯建議「雇」個朋友,當你每次在不需要做出判斷的時候做出判斷就必須支付10美元的罰款。
4.做出有害的評論:
人有時候都會有些喜歡捉弄別人或者甚至是有些卑鄙,但當我們覺得有必要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必須知道負面的評論可能會傷害工作關係。比起問‘這是真的嗎’,可能問‘值得這樣做嗎’會更好。對於這個習慣,戈德史密斯也建議用罰款的方法來糾正。
5.習慣以「不」,「但是」,或者「然而」作為開場白。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這個習慣,而其中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習慣。但戈德史密斯說,只要你留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人們是如何利用這些字眼來獲得或者鞏固自己的權威。你還會發現人們對這些字眼的牴觸情緒有多麼強烈,這種情緒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以及它們是如何讓討論陷入僵局而不是打開局面。」這個習慣也可以通過罰款來自我更正。
6.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聰明:
「這是另一個我們需要克服的壞習慣。」
7.憤怒的時候發言:
見第四條。
8.喜歡否定別人,或者說「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那樣做不行。」:
戈德史密斯認為這種行為是「打著幫助的幌子對別人的觀點進行真正徹頭徹尾的否定。」
9.保留信息:
這點跟爭奪權利有關。戈德史密斯認為即使最善良的人也在不停地發生這種行為。「有時候太忙了我們沒有時間回覆別人有價值的信息,有時候忘記叫某人參加會議或者討論,有時候把任務分配給下屬但又沒有明確告訴他們該怎樣完成任務,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在故意地保留信息。」
10.不認可他人:
「這其實也是變相地保留信息。」
11.獲得不該得的榮譽:
為幫助自己意識到這個問題,戈德史密斯建議列出在某一天之內我們獲得的所有讚譽,然後再逐項檢查,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是值得這些讚譽。
12.為自己找藉口:
包括直截了當地辯解(聲稱因為交通問題、秘書的過錯等外部原因造成自己的失誤)和巧妙的藉口(自嘲地解釋自己改不掉遲到的習慣,天生比較拖拖拉拉或者脾氣暴躁,希望以此告訴別人,「我生來就是這樣的」。)
13.抱殘守缺:
「假如你的問題是接受過去,那麼理解過去完全是可以的,但如果你的問題是想改變未來,那麼理解過去可能無法解決你的問題。」戈德史密斯指出,我們常常固守著過去,因為這樣就可以找藉口逃避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14.喜歡談愛好:
這種做法會形成溜須拍馬的風氣,而對溜須拍馬的行為加以肯定則會培養出虛偽的領導。
15.拒絕表達遺憾:
「一句‘對不起’可能讓你多個朋友,甚至多個合作夥伴。」戈德史密斯教給客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每個願意幫助自己的合作夥伴道歉,而且是當面道歉。」
16.不願聽他人的意見:
這種行為的潛在含義就是,「我不在乎你」,「我聽不懂你的話」,「你是錯的」,「你真愚蠢」,或者「你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17.不願表達感謝之情:
「說句謝謝既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考慮浪費資源,感激之情就像空氣一樣豐富。我們在接受別人謝意的同時卻忘了表達自己的感謝。」戈德史密斯建議通過不停地向儘可能多的人說謝謝來更正這個習慣。
18.懲罰送信的人:
這種惡習結合了第10、11、19、4、16、17條的不良習慣,同時摻雜著強烈的憤怒情緒。
19.推卸責任:
「我們可以用這點來評判我們的上司,它所造成的影響就和足智多謀、勇氣非凡等優良品質一樣顯著。」
20.過分宣揚「自我」:
「把自己的缺點製造為優點」,因為這些缺點會反映出我們真實的自我——但是這將可能成為我們長期的行為改良之路上最難以逾越的障礙。
戈德史密斯在書中還指出另一個嚴重的不良習慣:即太專注於目標,或者說太過於追求成功,以至於搞不清楚我們努力工作的原因以及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来源::日本新華僑報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