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房產稅終將徹底取代限購令

作者:葉檀 發表:2011-10-31 12: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10月27日召開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於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住建部姜偉新表示,限購令是不得已的舉措,「更多地採取稅收辦法,對需求和供給包括房價進行調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見,也是對的。但是,現在確實有一個信息不是特別清楚的問題,我們正在努力建設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

當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成後,限購令或許就將退出。

的確,限購令充滿行政與計畫色彩,加重了戶籍體制的含金量,對於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十分不利,應該早日退出歷史舞臺。由於房地產在行政力量推動下的高速上漲,遠遠超過了中國稅收改革的步伐,超出了中國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的速度,可以肯定,限購令在近兩年內難以退出經濟舞臺。

限購令退場需要幾個前提條件:房價恢復平穩,房地產泡沫處於可控的範圍之內,貨幣泡沫被消化。房價恢復穩定需要貨幣緊縮與稅費調整,目前對房貸利率已經實行單向提升,而整體貨幣泡沫用存款準備金率儲存起來,並未被消化,稅費政策尤其是房產稅廣泛推出尚需時日。

這些前提條件均不具備。可見,被認為是短期政策的限購令,作為急性退燒藥難以停用,也說明根據目前行政主導的體制,急性退燒藥的作用好於固本培元的中藥。目前取消限購令,無異於自取其敗,調控主導者自取其辱。等到有一天,房產稅可以順利推出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半。

可以肯定的是,房產稅最終會徹底取代限購令。財政部部長助理王保安10月27日表示,中國將加快推進房產稅的實施,使它進一步發揮在房地產市場運行過程中的調控作用。他強調,下一階段有關部門將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完善稅制,加快稅收政策的制定,抓緊總結兩個城市的房產稅試點經驗,加快推進房產稅實施。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信息能推斷出,房產稅將在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推廣;不僅房產稅,在建立完善的資產信息平臺、取得足夠的信息之後,未來的財產稅等也將在這一平台上逐漸推開。

目前,住建部正在努力建設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準備先在40個城市進行試點。有消息指出,首批聯網的40個城市中,除拉薩和港澳臺地區之外,包括北京在內的全部省會城市,以及深圳、大連、寧波、無錫、蘇州、廈門、溫州、青島、北海、三亞10個房地產熱點城市。根據計畫,試點進程將先把40個城市自身個人的住房信息收集起來,然後盡快實行全國聯網。據披露,住建部從2009年就著手建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個人住房信息網路化在全國連通後,將可跨區域查詢個人住房交易情況,並據此對該購房者實施相關的政策約束,防止投資投機性購房。

一張房產稅的徵收網路呼之欲出。

先在不同區域的重點城市試點,而後通過聯網將房產稅覆蓋到包括幾乎所有省會城市在內的全國重點城市。房產稅的進展,取決於試點城市的效果以及信息網路的建設進展。與市場認為住建部有意取消限購令扶持房地產市場的觀點恰好相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僅將持續下去,還將通過房產稅實現常規調控。加拿大、德國等國房地產市場的今天,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明天。只有土地性質不同,其他全部相同。

針對房產稅的爭執將繼續,但無論如何爭執已經改變不了大方向。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走了太多的彎路,現在所能做的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房地產泡沫與房產稅之間,我們無從選擇。

理想主義者希望政府通過擠壓貨幣泡沫的方法對沖房地產泡沫,這當然是最好的辦法,甚至應該在房產稅之前實行。無論是加拿大還是德國,房產稅之外最重要的是常年執行嚴格的貨幣紀律。但是,很可惜,這樣的政策不可能得到實現,無論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是中國的基建項目,甚至在項目過程中的瀆職與腐敗,都需要足夠的貨幣之水沖刷壞賬。目前央行只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不是加息,就說明瞭一切。

包括房產稅在內的財產稅是實現社會公義的手段之一,但嚴格的貨幣紀律是經濟健康與財富公平的根基,有技術手段而不顧貨幣正義,房產稅改革將跛足而行。

来源:中國經濟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