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行將「過熱」?

發表:2013-02-07 09: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值此中國經濟剛剛見底回穩之際,談論經濟是否過熱的問題,似乎有些杞人憂天。最近公布的一些宏觀經濟數據,也不支持宏觀經濟行將過熱的判斷。

中國國家統計局與中採聯日前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官方PMI為50.4%,雖繼續高於50%的榮枯線,顯示中國製造業處於擴張區間,但無論從絕對值看,還是與預期相比,都難堪熱的評價。在此之前,市場普遍預期,1月官方PMI將錄得50.9%的相對高值。

但在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卻透露出了那麼一絲過熱的信號。據國內媒體報導,工、農、中、建四大行1月份新增信貸已超過3700億元,市場普遍預期當月新增貸款規模將突破萬億。而據外媒報導,中行與工行上個月收到了中國央行關於信貸投放超標的警告。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央行1月底約談數家銀行,要求嚴控信貸規模,保持貸款平穩投放,並且按月給出貸款配額限制。體現在信貸投放節奏上,四大行1月前 10天新增信貸投放達2600億元,之後驟然「失速」;當新增信貸超過3900億元後,各行有意通過壓縮票據貼現等方式控制發行節奏。

實 體經濟的部分領域也表現出相當的「過」特徵。在中央政府重點調控的房地產行業,1月的供需兩旺。有研究機構日前發布報告指出,20個典型城市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05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9.2%,一、二、三線城市全面爆發。與此同時,房地產商也加大了拿地力度,京滬穗等十大典型城市1月土 地出讓面積26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7%,出讓金收入為562億元,同比增長263%。這種土地與商品房成交量雙雙井噴顯示,央行對於中國經濟行將過 熱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這樣的經濟形勢頗有些微妙。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中國的製造業仍然受困於產能過剩與高庫存壓力,難有進一步回升;但在被重點調控的房地產行業中,卻已出現了「過熱」的苗頭,並引發決策層擔憂。分析房地產行業在1月的超常表現,大致可歸因於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需求抑制後的放量反彈;其次則可能與中央政府對「新型城鎮化」的持續強調有關。尤其在後者,受經濟體制侷限,市場對「新型城鎮化」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投資+房地產」的層面上,在概念催化下,房地產行業的景氣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坦率而言,中國經濟這種冷熱不均並不正常,也為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開出了難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八大後屢次強調,中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普遍存在 「過熱衝動」,需要始終強調防範通脹。從今年的形勢看,物價水平已進入上行通道,今年的控通脹壓力並不輕鬆——這可能也是央行對待信貸超發如臨大敵的根本原因。不過,央行的謹慎正遭遇中國經濟結構性失衡的困境,冷熱不均下,宏觀經濟調控表現出諸多侷限性。

跳出短期調控的分析框架,當前中國經濟的癥結在於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剖析房地產與製造業的冷熱不均,眾多線索均指向中國經濟賴以發展的「土地經 濟」,地方政府與企業無不圍繞著土地做文章。我們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支撐起這一輪經濟復甦的要件是自去年中以來的「穩增長」,依靠公共投資、基礎設施建 設以及房地產撐托起產業鏈上的企業。遺憾的是,這種「穩增長」不過是既往「土地經濟」模式的慣性延續,難以稱得上經濟轉型。而在可視為轉型的「新型城鎮 化」,尤其是「人的城鎮化」上,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與各經濟部門尚未得出統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来源:FT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