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出口柴油 賠錢也要保國內高價

發表:2013-05-09 11: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遠東很多煉油商都在責難中石化,因為它突然大量出口柴油,致使該地區柴油價格出現暴跌,這些煉油商毛利不斷下降。」5月7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易貿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自2012年10月以來,中國柴油出口量即開始大幅增加,從最初的月出口14.4萬噸,一路飆升至今年3月的42萬噸,增長几近3倍;與此同時,新加坡柴油價格也開始大幅下滑,從最初的130.27美元/桶滑落至5月6日的115.8美元/桶。

一向擔負國內「保供」責任的中石化,怎麼會突然大量出口柴油呢?

「由於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用柴油消費量已經長時間低增長了,可是國內煉油產能還在不斷增加,中石化只能把部分柴油出口到遠東市場。」有瞭解內情的跨國油企人士坦言:「一季度,中石化已經把上半年的出口指標消耗得差不多了,現在正在申請下半年的指標。」

事實上,自2008年石油業內關於中國煉油產能過剩的爭執就已吵得不可開交,由於汽車消費量仍高速增長,汽油消費量仍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因此中石化等石油央企的煉油開工率仍維持在很高水平。

然而,在汽油消費得到了滿足的同時,柴油卻已過剩。雖然幾十萬噸的量相比國內總消費量並不大,但如果將它們放入國內市場,還是會衝擊國內柴油價格,這也是兩大集團所不情願的。

但易貿研究中心分析師奚佳蕊也指出,根據他們監測,國內柴油即將進入供小於求的失衡區間,農用柴油等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隨著5、6月份用油需求量的進一步增加,國內的柴油供應形勢可能會繼續抽緊,出口量繼續大幅增加的情況有望結束。

出口量翻番

中國突然增加的柴油出口量,迅速打破了遠東市場上原有的供需平衡。

「由於原油價格高企,現在煉油業務的毛利已經很低了,一般就在10%左右,然而中石化出口的突然增加,令市場價格出現暴跌,將煉油毛利完全吃光了。」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易貿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中國的柴油出口量也在不斷地增大,不但逐月環比增加,而且較去年同期也有了驚人的漲幅:10月14.4萬噸,同比增長9.1%;11月30萬噸,同比增長123.9%;12月36萬噸,同比增長490.2%;今年1月38萬噸,同比增加295.8%;2月25萬噸,同比增長242.5%;3月42萬噸,同比更增長650%。

隨著中國柴油出口的大幅增加,新加坡柴油市場均價也持續走低,從最初的130.27美元/桶滑落至今年4月的117.19美元/桶,跌幅達11.2%左右。

「至5月6日,已創出115.8美元/桶的階段新低。」奚佳蕊說。

據瞭解,中國油企一直是遠東市場的大玩家,但十年前它們主要是出口汽油,大量採購柴油,甚至有時還需與臺灣中油等遠東煉油廠簽訂中短期的採購協議。「那時中國私家車擁有量小,汽油也就消費量小;而農業、建築業由於經濟向好,柴油消費量增速很快。」上述知情人士說。

然而隨著中國私家車的普及,汽油消費佔比已在中國能源消費中大幅提升。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顯示,2012年,汽油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上升至20%左右,高於2005年的17%,而同期柴油消費的佔比始終穩定在33%。

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回落,過去的用油大戶建築業更是一直維持在較低的開工水平,於是柴油的消費量出現下滑。

「可汽油還是在增長,為了保證汽油供應,中石化等不得不維持較高的開工率,但與汽油同時產出的柴油銷路就成了難題。」上述知情人士稱。

保護國內價格

2012年中國柴油消費量達1.7億噸左右,今年3月42萬噸柴油出口量顯得很小,但中石化並不願將這些資源留在國內那樣做,將會衝擊其現有的價格體系。

「當市場上有過剩資源時,終端價格不是向平均價格看齊,更不會向高價格看齊,只會向最低的價格不斷逼近。只有當低價資源消耗光了,市場供需重新平衡了,終端價格才會出現抬升,這就是市場的短板效應。」易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鐘健說。

「哪怕賠錢出口,畢竟這塊的損失比把過剩資源留在國內所造成的損失要小很多。」有支持鐘健「短板」理論的經銷商說。

他指出,畢竟在原油、成品油進出口權尚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壟斷的前提下,國內資源供給量的大小還是由兩大集團說了算的。

事實上,2009年前後中石化等也曾運用這種策略,將國內過剩的成品油資源出口,以收緊國內供應,從而最大程度上維護了當時的市場終端價格。

「那時金融危機後,國際油價暴跌至33美元/桶,國內需求疲弱,經銷商也不敢進貨,更不要提囤貨了。直到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出臺後,國內經濟形勢迅速轉好,油企的出口才又開始回落。」上述經銷商說。

煉油產能過剩

相關機構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一次煉油總能力達到了6.4億噸,隨著湛江中科石化等新建產能的陸續投產,到2015年一次煉油能力將達到7.5億噸。

這比此前國家發改委等規劃的中國汽柴油消費增速要快很多,也意味著柴油過剩的難題也注定會長期存在。

「目前兩大集團面臨兩大難題,第一是汽油消費增速到底未來會怎樣;第二是中東煉油化工產能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石化產品的價格走勢,只有弄清楚這兩點,才能準確地判斷中國煉油產能是否過剩。」有石化業內專家說。

他認為,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油消費量的繼續增長是無疑的,但相應會出現柴油過剩問題,只有國內經濟繼續快速增長,才能消化柴油的過剩。

目前中東石化產能規劃很大,上馬也很迅速,預計2015年前後將對整個國際市場,特別是遠東地區的石化產品價格產生巨大的衝擊,因為這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也是它們一開始就設定的目標市場。

「由於中東產油國石化產品成本低,因此在很多產品的價格上我們是很難與其競爭的。如果確定我們的一些煉化企業競爭力弱,那麼就該早點整合產能資源,將資源集中在那些有競爭實力的煉廠上。」他最後說。

来源:經濟參考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